Panchrotal wrote:即使佛本人,該頭痛的...(恕刪) 也許可以想成還「現在進行式」的業因為凡夫起心動念行住坐臥無不是業?過去的好幾張上百萬的卡債,就只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了?是否,一切的原因還是來自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小弟一句私房感想的好話,跟大家結好緣,雖然我也只是一時的靈感想到感到,希望有人歡喜一切的一切都是福報
Devin1927 wrote:最近常看到這句偈語歇即菩提由來故事建議樓主可以去找善知識學禪坐或靜心靜坐 禪定是六度之一, 姑且不論能否成佛, 但對安定心思應該有所幫助, 不知有哪位善知識, 知道如何自學禪定之道?身體日漸行老,心思紊亂如麻,如能修習禪定,必得般若智慧!
真正要踏上學佛路,末學我這三、四年的體悟,建議要努力尋找、親近善知識,聽從善知識講解佛經的道理。世間有資格上座弘法、轉法輪的人並不太多,真的遇到了要好好珍惜。個人自行從經文去理解,往往會被個人意識心所誤導,將佛學變成一門學問在研究,而不是真正在學佛了。善知識因為有修証,比較能夠闡示佛經文字蘊藏的義理,有很多境界是未經歷過的人無法說明的。有一種小乘的修行,依本師佛當年人身的那一世,大約八十年左右修行、得道、弘法的過程,只照著這樣作,經文大概也只看四阿含經;也不是不行,修行法門何其多,這也是其中一種,能精進努力也非常好。淨土宗念佛,一句佛號直到底,說易也易、說難也難,至少是最普及的法門,無師可自通。禪宗反而是(個人)覺得很困難的,已經不太適合現代生活(資訊太繁雜、人心不純了)。若說本師佛目前仍存在法界某處,繼續渡看不見的眾生(包括我們),不知大家信否?若依大乘修行,肉眼不見之處,十法界眾生,數量無數,照顧我們的佛菩薩、龍天護法也非常的多,只要願意相信,依普賢十大願(標準的大乘行門),可以慢慢得佛菩薩加持,消除業障、增添福慧,累積修行資糧。經由有緣善知識的協助,指點一個適合自己修行的法門,今生就依此一門深入修行。大乘行門,講求因果公平,三世輪迴,善惡有報。這世間沒有人能佔到別人便宜的,欠人的要還(可能是來世),偒人的或對不起人的就變成債務,依照八識的功能像電腦一樣巨細糜遺地記錄在第八識,這個帳本生生世世都在。最基本的,守五戒行十善,求來世得保生善趣。想要了脫生死,則必須依佛教導,行解脫道,將輪迴多生以來虧欠這世間、眾生的債務慢慢還清,就能愈來愈自在。我上面所講的,除了唯識的理論之外(屬於相法),還有版上許多先進的問題,在金剛經裡面都有答案。敬請大家可以細讀金剛經,若有緣份可以參考一些金剛經註解,或是聽善知識講經。如有發心誦經者,可以跟我一樣,有空的時候持金剛經,大約二十~三十分鐘就完成一部,日久功深自知其效。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cman4434 wrote:禪定是六度之一, 姑...(恕刪) 個人覺得自學是最好不要的去找身邊周遭看到知道覺得有緣分有名望的修行團體去親近或報名就對了看佛教台去選也可以,看哪位法師講經自己最法喜最有緣,就去參加結緣之後若覺得不合,就換,試到自己最合的就定下來六度我個人的感想是,就是「智慧」,說是六,其實是一,或說那個「一切」的總稱就是「智慧」,例如,慈悲、平等、活在當下、愛………等等,指的也是「智慧」,那個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說是智慧,既非智慧的「智慧」,那個只能用一大堆手指指的「月亮」當有什麼煩惱苦痛不順不懂揪心…………那就表示你的智慧不夠修行最重要的也就是修慧,慧命最重要一點粗淺認知心得經驗,供大家參考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