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礎底子來說,學歷越高的程度越好,有時工作用不到,但有時需要,程度好的就變的出來!以研究所教育好了,若在國立名校的大師級實驗室待過兩年,被折磨壓榨後實力與反應能力都不錯,有的都可以投一篇知名的期刊論文了!隨便一個案子要限期趕出來,也有可能自己憑自己的基礎去看書變出來!以一個大學生來說,主管可能給你50%已知,其他50%自己變出來,碩士是30%對70%,博士級是只給你念頭,其他要你生出來!當然實務經驗可以補足學歷的問題,但我們現在是在討論畢業新人!
以程度來說,理工最基礎的是數學吧,EE是三電,ME是材力動力流力自控,以我的經驗這些基礎學科國立研究所的後段班我都認為功力不足,底子不夠做應用可以,但要有融會貫通自創武功可能還有點難!以工數來說我倒是覺得博士班考過資格考的才是最強,有的還可以自創公式,當然這是做基礎研究所必備的,業界應不大用的到!
學歷好的學長姐大都優秀,很容易遇到主管是自己人,剛開始都不認識,要攀親帶故的自然從學長姐的關係叫起!
若已畢業的同學也不是沒有機會,畢竟台清交畢業人數不多,灑出去後大都往有名公司跑,所以小公司還是有機會,但職場看能力,就算是自己是兔子睡著了也是會被烏龜趕上,而烏龜更要認命比兔子還認真還是有機會!我不相信學歷低的人隨隨便便就有高位可以鑽,一定是非常努力那種才能成功!
除了考量學歷外也不是沒有盲點,公司不可能把一個優秀人才一輩子都當工程師用,而是希望有溝通協調的能力帶領一群人往前衝,這時沒有領導能力的人就會吃虧,只會死讀書的人不善溝通的宅男就吃虧,以台灣這種領導職掛率的地方只有好功夫是出不了頭的!
當然上述這些都是在職場對新人的要求,但上班族永遠都是替別人賺錢,永遠賺的不會比老板多,當然要當老板有當老板的特質,不是隨便人都可以,薪資無上限也無下限甚至負債!所以就算是高學歷高能力的人要賺大錢也是要靠機運,無法強求,不是有本事就能賺大錢,過個像樣的生活才是奮鬥的目標!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phila wrote:
竟然被圍剿,嚇我一跳...
其實大家的論點都是,大部分公司都這樣,所以這樣是對的。那如果公職也這樣搞,大家還會說是正常的嗎?當然是不正常的,薪水應該跟能力成正比,這樣訂規定顯然HR沒半點分辨能力,照本宣科就行了。如果說是中央大學物理系,跟中原大學資工系同時應徵軟體工程師,難道私立還是該少領嗎?會不會很怪?
你不覺得你的例子很怪嗎....
首先要比的當然是如果都是一樣唸相關科系的啊
中央資工的coco比中原資工的容易錄取and新水高點我想是沒問題的吧
公職看的只是"最低標準"
私人公司那樣搞........公司是要賺錢的...不是做公益的......
而且我也認識過念中文系可是她也會寫C的....
雖然她最後去做了文編....不過那是她不想寫code想去爬格子 @@
沒人規定哪個系畢業出來就只能會那部份相關的吧
我一個表哥也是念物理的
現在在做的是表面物理的相關研究工作
在跑實驗數據的東西也是自己寫的啊....
我想他寫程式的功力可能比我還高竿吧 @@ 我現在是軟工沒錯... Orz
而且你的中央物理 vs 中原資工這個例子個人是覺得其實大有問題
沒錯啊~ 工作看實力的
中央物理系畢業要應徵軟體工程師....拿得出他自己寫的code 或是相關能證明他真的會某些語言
一樣錄取的情況下..他薪水比較高點一點都不會很怪啊
所以是要開始戰公立 私立大學了嗎~? XD
還是公立私立學校或是大學技職出身.......
我覺的就業時的觀念決定你在職場上的高度跟薪資的高度.....
就以目前本人的行業來說....(建築業:事務所)
姑且不論素質好壞...但觀念就差很多.....
自己唸書時在事務所打工做模型....
建築師說什麼時候要..二話不說排除萬難..準時交貨....
中間沒有任何多餘的問題..(除了圖面上...)
現在找工讀生...說什麼時候要還得要配合工讀生的時間.......
難道競圖還等工讀生的行程嗎....二話不說自己做比較實際.....
也聽聞同業遇過某知名大學碩士....
剛畢業當完兵一進事務所就想要做設計...拜託..連個設計準則的法規條文都不懂就要做設計????
還連基本的電腦軟體使用都不懂....
也不懂的積極的去學....只是打混準備考建築師職照.....
所以..這種人你會用嗎???
實力是慢慢累積...而觀念..是教改後所有大學生都應該重修的一門課題....
而不是一畢業就問...薪水多少???
而是應該問剛畢業的自己在觀念上....值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