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ong wrote:
這句話是套用在政治人...(恕刪)
您的引言可能會讓人誤會那句話是我說的...請稍微修改...我不想提是哪位神聖的"它說了就算先生"說的...明眼人都看到了...在第22樓
不過我同意您...那句話不適用"一般人類"...
明彥 wrote:
感謝資訊, 能否告知...(恕刪)



hudayaniu wrote:
這種算法是做減法
爲什麽日本公佈的數字會那麼少呢
小弟目前對兩個數字都表示懷疑
01高人可以解釋一下嗎? 謝謝...(恕刪)
liu1120_3 wrote:
儘管事後在戰史上的記載,日本人對於防守衡陽的第十軍充滿敬意,但是在戰時,侵略者的手段卻絕對談不上仁慈,甚至武士道精神。根據白天霖的記述,日軍的攻擊總是先以飛機轟炸,砲火轟擊,並且加上毒氣。...(恕刪)
Soong wrote:
大陸這份資料有幾個問題:
1.您引用的資料年份,是1931~1945年,共15年的時間,而非8年抗戰或二次大戰的界定時間。
2.將台灣納入中國戰場(事實上,台灣當時屬於太平洋戰爭跳島戰術中的一環)。
3.日本在中國死亡的人數,不能通通歸於【被國軍擊斃】,老死、病死、事故的也是一堆。
4.日本戰死人數,除了太平洋戰爭之外,還有東北邊和俄國的戰爭,佔領南海時,與英軍的戰爭,此外,還有各佔領區游擊隊的擊殺人數....不能通通歸於【國軍】的戰績。
多數戰爭傷亡人數統計,還是以該國家統計為準(有完整的戶籍資料)。
加上當時日本是亞洲擁有最完整戶籍和軍隊編制的國家,
我想以日本人的統計應該比較能信服大眾。
此外,文中也說了,何應欽的統計資料是八年抗戰中,日本在中國的死亡人數為四十八萬餘人。
這數據比起大陸的說法,我想比較不離譜。...(恕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