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贊成蓋蘇花"高速"公路嗎?一條安全不坍方的路.


小南 4841 wrote:
台灣就有兩條很失敗錯誤道路

中橫和新中橫

...(恕刪)
不應該開發建設這2條路嗎?

山區的物產如何運出

niniline1999 wrote:
不應該開發建設這2條路嗎?



山區的物產如何運出


新中橫本來就有一條道路只是比較狹小不方便

物產和這些年死在那條路的人和維修經費和土石流成本

那些村子不用種植政府給錢養還比較省錢

有個國小還被土砂流破壞三次重建

還有去了解一下賀伯當時死多少人記得沒錯好像有三位數人命?

最新的是二年前一個媽媽丟下幾個小朋友走了還在告國賠

我看過當時景象不敢相信自己看見的景物

賺錢的只有沙石業

有些事錯誤是沒辦法回頭花錢興建破壞自然容易要恢復自然花在多錢也沒用
我是道地住花蓮的花蓮人
以前很反對蓋蘇花高,覺得這是政治人物的口號
現在不那麼反對了。
如果能夠將這條路弄的更安全,不管用甚麼名字
蘇花高,蘇花快,蘇花替都好
不過我對於現在的工程技術跟臺灣的施工品質不
抱太大的希望。(一條馬路要弄平都是一種奢望)
如果能蓋出高速公路等級規模更好,如果不能保證
在這樣地質能蓋出來,不如多想想怎樣改善現在的
蘇花公路比呼口號來的實計。
常跑蘇花,實記只要記住幾個原則,大雨天跟過後
在危險路段小心,多觀察天氣,目前的蘇花高以經
比十多年前好開了。
政治人物提出傷亡人數是全台九道路數據,蘇花
只是台九一部份不是全部,不要給政治人物牽著走。

小南 4841 wrote:
新中橫本來就有一條道...(恕刪)


其實蓋不蓋也無所謂了
再兩年就2012了....
老是覺得自己喜愛的品牌被抹黑與打壓,是一種被害妄想症的徵兆,請儘速就醫!

小南 4841 wrote:
新中橫本來就有一條道...(恕刪)

中橫養活了台灣多少人口算過嗎?

也因有中橫創造出多少經濟利益
這與天災也要相提並論


niniline1999 wrote:
中橫養活了台灣多少人口算過嗎?



也因有中橫創造出多少經濟利益

這與天災也要相提並論


中橫現在還不通那些人有餓死嗎?

要說的是梨山是嗎??

當年政策錯誤結果

梨山根本就不應該開發種高高麗菜和梨子高冷植物

政府早就很想收回土地也討論和研究過不敢執行


農藥化學肥破壞水資源中部地區的人應該都有喝到

包括水土保護都應該回歸自然保護

那裡種高麗菜還蠻賺錢的年薪百萬不是問題





小南 4841 wrote:
中橫現在還不通那些人有餓死嗎?

要說的是梨山是嗎??

當年政策錯誤結果

梨山根本就不應該開發種高高麗菜和梨子高冷植物

政府早就很想收回土地也討論和研究過不敢執行

...(恕刪)

早年台灣窮的到處借錢你當台灣是 有錢人 哩

國家窮就要創造商機,梨山為何不應該開發種高麗菜梨子高冷植物

政策有何錯誤?

早年梨山不是以開放觀光為主,也沒北橫通梨山也沒清境這熱門景點

榮民上山開墾種植蔬果可是多艱苦的事,也因此賺進多少外匯,

現在全變成錯誤?

北迴鐵路這次似乎除了淹水中斷一段時間之外,似乎沒有像蘇花公路這樣柔腸寸斷。
北迴鐵路的興建(1973~1980)與雙軌工程(1992~2003)好像也沒什麼口水的就這樣完成。

那如果仿造鐵路路線規劃一條相對安全的路,會不會少些口水呢?
E7 wrote:
北迴鐵路這次似乎除了...(恕刪)

北迴線只是將日本沒有完成的工程給完工,路線其實早就訂好了。
國民政府時代規劃的南迴線就沒這麼好命了。
最近幾年每逢颱風水災必斷。
這個是人的問題。

niniline1999 wrote:
怎會沒關係,國土開發...(恕刪)

自由買賣是有限度的,基於國土安全,必要的時候政府必須以供權利強制介入。
否則同為高人口密度國土面積俠小的日本、新加坡為何要嚴格限制國土開發區域?

niniline1999 wrote:
早年台灣窮的到處借錢...(恕刪)

換個角度想政府今天開放山區種植蔬果讓這些農民賺了蠅頭小利,政府有增加了微薄的稅收。
但當發生災害的時候,卻要花數倍的成本去救災及重建。
無形中不是浪費掉更多社會資源?

當年經濟起飛,那種完全不顧環境保育的開發方式如今已經漸漸產生惡果。
如果還不能記取教訓,未來不是還得犧牲掉更多人民的生命財產?

jack456 wrote:
我是道地住花蓮的花蓮...(恕刪)

蘇花替目前正在進行審查中,沒說不蓋。
但若是審查過程不嚴謹,完工之後不是就無法達到改線的效益?
後續還要投入更多不必要得資源去重建?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niniline1999 wrote:




早年台灣窮的...(恕刪)

沒有這些先烈血和汗 現在窮苦的人更多
去年我們就已經證明了啦,男人啊!不用過40啦,基本上滿18就已經剩張嘴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