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ger wrote:誰說的!??,出於哪...(恕刪) 這種不用明說,你自己開goolemap點一點歐美的街道就知道了,跟本不用什麼文件。外國沒禁止,但用重稅、停車位等方式限制私人載具,這種方式下,連有一台汽車都都滿難了,還騎車。至於強姦什麼的比喻跟本風馬牛不相及,不好的交通環境本來就是一個因素存在。
t30314 wrote:這種不用明說,你自己...(恕刪) 是嘛?倫敦機車進城免收塞車費、可使用公車專用道,高速公路合法鑽車縫,加拿大已經開始實施機車免收停車費,法國原擬禁止機車鑽車縫,不只騎士反對,連汽車駕駛都反對,怎麼看都不像是限制使用機車,反而還鼓勵使用機車、減少開車,google一下就知道了。
Jedsxohe wrote:Image: Pre...台北的問題是人口密度太高, 大眾運輸無法負荷.(一個盆地塞了700萬人口)(恕刪) 只要到農曆過年外來人口一回家台北都沒有汽車機車太多這問題問題癥結就是 外來人口 產生
tansywen wrote:是嘛?倫敦機車進城免收塞車費、可使用公車專用道,高速公路合法鑽車縫,加拿大已經開始實施機車免收停車費,法國原擬禁止機車鑽車縫,不只騎士反對,連汽車駕駛都反對,怎麼看都不像是限制使用機車,反而還鼓勵使用機車、減少開車,google一下就知道了。...(恕刪) 我也覺得汽車太多
tansywen wrote:是嘛?倫敦機車進城免...(恕刪) 你只拿幾個國家來比有什麼可比性,歐美只有法、英、加拿大嗎,你要不點一下googlemap歐洲其它國家,點歐洲機車密度最高的義大利,機車有幾台?再說,你跟本沒搞懂我的意思,只在限不限制騎機車打轉,我說是的是根本不鼓勵「私人載具」,考慮到稅、停車位等等的問題,你是個歐洲人,你會先考慮汽車還機車嗎?在這種政策下,不鼓勵騎機車的目的,自然就達到,還需要明文禁止嗎?
t30314 wrote:你只拿幾個國家來比有...(恕刪) 英國加拿大法國不算歐美國家嘛?事實上這幾個國家冬天都還下雪,機車買回家有半年的時間是放在車庫裡的,根本也不需要像你說的刻意限制,也不需要明文禁止,但也懂得鼓勵大眾在能騎的季節盡量使用以避免汽車過多的擁塞狀況。而最適合使用機車的國家就是亞熱帶國家,但台灣卻反而制定限制機車路權政策來鼓勵使用汽車,然後大家通通塞在路上,開再多路也不夠汽車塞,這實在是很令人匪夷所思的事。
機車的機動性與便利性真的很好~只是台灣限制太多~不然更多人騎機車通勤對於交通一定比一人汽車能夠更舒緩許多~要是高速公路能開放150或125上去就好了~不過反對一定還是會有~大概不可能發生~至於想要取代交通工具~等人會飛來飛去或是傳送來去的時候應該就有可能~
比奇堡最速魚 wrote:機車的機動性與便利性...(恕刪) 既然一般機車車重不夠時,遇到側風也會偏移路線要開放上高速公路或是上快速道路,最好還是紅黃牌優先會比較好!況且國產黃牌很便宜,白牌多貼一點錢就可以入手!是很經濟的方案,車重也夠用!
tansywen wrote:英國加拿大法國不算歐...(恕刪) 的確...只要看到路上一些硬要擠到機車道的白癡就覺得火大原本機車道的機車都很順暢就因為一台車要搶快,把汽車當機車開到機車道上擋路結果他也沒比較快, 反而機車因為這台車檔路而開始塞車每天上班都重複上演這樣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