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市場是被創造出來的
再加上平面/電子媒體上不停的洗腦,
變成大多數的人都認為"一定要去月子中心".

你父母親生你那時侯有月子中心嗎?

在月子中心, 只輕鬆那段時間不太用顧小孩
離開月子中心後, 帶小孩都不會累?
http://mamibuy.com.tw/talk/article/51125?utm_source=FB-mmb&utm_campaign=regular&utm_medium=post

這篇文章寫得很詳細,產後會發生什麼狀況都寫得很清楚,在月子中心馬上有人可以協助,可以輕鬆做月子,就不會有人想這麼辛苦做月子,很多東西無法一一詳述,要自己體驗過才知道,如果不清楚就多上一些媽媽網站做功課,盡量避免這些狀況。

媽媽時代坐月子很辛苦,所以就有這麼多月子中心出來解決媽媽的困難,可以開車上班難道還會想走路去上班。

練笑話是一種藝術 wrote:
你父母親生你那時侯有月子中心嗎?...(恕刪)


對啊!

以前的人都隨便養也可以長大!

不用做產檢, 不用打預防針, 不用念幼稚園, 不用安親班, 不用補習班, 沒有手機, 沒有網路....

自自然然的就長大了, 多好!
記得以前月子中心還不流行的時候,比較潮的說法是:歐美有在坐月子的嗎? 那麼多奇奇怪怪的規矩根本是庸人自擾

現在月子中心流行了,(在月子中心)坐月子忽然又變成了一個現代、先進的代名詞?

有些人想去,是不花白不花,反正錢不是自己出,這種的就是20萬匯給她,不去月子中心就把錢自己留著,這時想法通常又不一樣了,對老公也好,給別人賺不如給老婆

另一種要朝聖、要打卡的,住個一星期也就算了,通常這種住超過2週,就會嫌無聊、想出去走走、雞排、奶茶,什麼坐月子的規矩? 時空環境不同啦

只要不是拿著一些假議題操作,是真的想坐月子,能堅持養身住一個月的,經濟情況允許的話,月子中心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住月子中心吧!
頂多住25-28天而已,因為生完小孩會有3-5天在醫院裡

接著才是去住月子中心

滿一個月就可以回家了

住月子中心才是真的休息,耳根清靜,小孩有專人照顧

新手媽媽要忙著學擠奶,擠母奶也是要練習的,做月子期間趕快衝母奶量(睡眠充足母奶比較足夠)

以後6個月內小孩有足夠的母奶喝,可以省3萬元奶粉錢(奶粉一個月約5千元)

而且太太在月子中心因為可以專心做月子不必忙家務,也不會被打擾

以後她會跟別人說她的月子有做好,沒跟婆婆有衝突

至少以後的日子裡,少一個不滿的事情記在心裡

有的月子中心還有跟醫院婦產科小兒科合作,有免費衛教及育兒課程,在月子中心上課,很不錯的

又有醫生及護理師每天定時檢查小嬰兒及產婦的生理狀況,還會做憂鬱指數測量,有護理人員幫忙注意各種問題

例如每天檢查小兒黃疸指數,你自己查就知道了,這個月子中心每天都會幫忙測量

還有每天吃六餐,每天免費洗衣服及打掃房間

這些服務+醫療,當作住醫療型飯店,其實還好,一輩子是能生幾個小孩?

這段時間一定要處理好,對女性往後的身體健康也比較有幫助,不然很容易落下病根,生小孩往往是身體走下坡的開始
還在聊阿


那我也繼續跌塊磚

昨晚跟朋友喝酒講幹話(一個實習醫生啦 )聊天
畢竟他也算專業人士 (那算半個好了 等等又被人吐槽 )

之後又花了三小時
看一些 網路醫師資訊


然後才去睡


跟大家分享

1 大家說的洗澡洗頭 :月子期間產婦不洗澡洗頭 病毒病菌滋生容易引發疾病 所以老觀念錯了啦 呵呵
我們推斷是 以前不能洗頭 是因為他媽的沒有吹風機拉 呵呵呵

2 到底要躺在床上多久: 生完休息24小時 就差不多可下床活動了 月子期間運動很重要
PS 房間常保空氣流通



3 懷孕這段時間 要去上媽媽教室: 上課就是為了學習如何照顧小孩 跟其它知識 好讓你生產完後 上手



再來關於新生兒
我貼上 曾志仁醫師 的網頁
自己觀看
內容很詳細

http://www.csh.org.tw/dr.tcj/educartion/teaching/baby/%E5%85%92%E7%AB%A5%E4%BF%9D%E5%81%A5%E6%89%8B%E5%86%8A/%E6%96%B0%E7%94%9F%E5%85%92%E7%9A%84%E7%85%A7%E9%A1%A7.htm


既然生了小孩
就是需要花時間 在小孩生上

身處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
有更多管道 可以學習到最科學的資訊

不迷信
不怕難
偶要花灰出偶最強的型態
才能成為完全體

畢竟 偶還要帶偶的女兒腦婆 繼續完成 未完的旅程


我接下來要開始專研
如何辨別產婦 新生兒 各種症狀
簡易排除


以上






基本上月子中心

也是醫護人員來教你很多事情
保你一個心安

擠奶啦
奶擠不出來啦
惡露啦
小孩臍帶
身體哪裡不舒服啦

身處在一個完成資訊的時代
要解決方法 有很多正確的管道

比起古代人
更是應該要親力親為
努力學習

遇到問題 就不會慌 不會怕

像是該如何擠奶阿

上網股溝大神
U吐都有影片了

舉個例子如何擠奶
其實網路太多資訊可以自己解決了

http://health.ettoday.net/news/632872

沈貞俐 (俐兒診所院長)

「如何手擠奶」是每個母奶媽媽都要知道的知識


首先要澄清的是,雖然說是手「擠」奶,但其實並不是我們想像那的,像擠牙膏那樣把奶擠出來。英文的手擠奶,其實是「Hand Express」,也就是「用手把乳汁移除」的意思。

第一步先請媽媽坐好,上半身稍為往前。(如此可以方便收集乳汁,乳汁比較不會沿著乳房往下流。如果有人可以幫擠,也可以讓媽媽側躺著放鬆,然後擠上方那邊的乳房。


第二步先輕輕按摩。不一定每個人都需要按摩,直接開始擠也可以。按摩的目的在於刺激噴乳反射,記得我們前面說的,有噴乳反射,才能有效擠奶。

請不要對乳房做刮痧的動作
另外,也可以用梳子「輕刷乳房表面」,刺激噴乳反射。很多媽媽常用的疏乳棒,其實也是用有顆粒的那端,輕輕刷乳房表面即可,目的也是刺激噴乳反射而已。千萬不要像刮痧那樣用力刮乳房表面,記得,暴力只會讓乳房受傷,是不會收集到更多奶水的。

第三步把食指跟拇指放在乳暈外。每個媽媽的乳暈大小不一樣,所以沒有一定是乳暈外幾公分。以乳頭計算會是比較好的方式,約離乳頭三到四公分。

但依據媽媽乳房形狀的差異,有時還是有些微調。像影片裡的黑人媽媽,乳暈跟乳房都比較大,但還是照這些基本原理運用手擠奶的技巧。

手指不要在皮膚上滑動
之後在擠壓時,兩隻手指都是一直放在「一開始定位的地方」,並沒有在皮膚上滑動。常常看到媽媽們手擠奶,卻把乳房的皮膚都搓受傷了,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第四步是關鍵的一步,就是食指跟拇指,要先往胸壁的方向壓 (press)。再來兩隻手指面對面擠壓 (compress),然後兩隻手指再放鬆 (relax)。

然後反覆這三個動作:「往後壓」、「擠」、「放鬆」,「往後壓」、「擠」、放鬆」。(從影片03:00處可看到連續動作)

記得一定是先往胸壁的方向往後壓,注意不要撐開乳暈,會不舒服,直接往胸壁壓就好。然後食指拇指再一起合起來按壓「乳暈後面的乳腺組織」,這個過程,兩隻手指都是定點的,並沒有在皮膚上滑動。

沒乳汁出來只是噴乳反射還沒來
一開始不一定會有乳汁出來,這時並不是手指要更用力。我前面說過,手擠奶要靠噴乳反射。此時沒有乳汁,表示噴乳反射還沒來,並不是沒奶或是塞住,不用擔心。

你可以重複這個動作刺激乳房,不久你會發現,同樣的力道擠壓,乳汁卻比較多了,表示此時你的噴乳反射來了,是移除大量乳汁的好時機。

會痛都是不對的方式
另外在擠時,也不要用力的擠出一滴,讓乳汁滴下來,那樣乳房會很痛、手也會很酸,又痛又累,噴乳反射就會來得不好,手放鬆擠就好。反覆用同樣力道擠壓,當噴乳反射來的時候,滲出的乳汁自然會快速的集中成一滴,再用湯匙或奶瓶接住即可。

第五步可以左右換邊。噴乳反射是單邊乳房刺激,雙邊乳房反應,所以可以左右輪流接奶。換邊刺激也可以讓噴乳反射較快來。

此外可以改變擠壓的方向,看看哪個方向乳汁比較多,一樣食指拇指都放面對面的位置,例如本來三點鐘、九點鐘方向,就可以改成一點鐘、七點鐘方向。接著重覆「往後壓」、「擠」、「放鬆」三個動作。

「往後壓」「擠」「放鬆」 輕鬆手擠奶
反覆練習,就可以越來越上手了喔!再次提醒,會痛的擠奶方式,都是不對的喔!

本文作者:沈貞俐醫師 (現任俐兒診所院長)






這是過程
要勇於面對


我只能勇敢~ 順其自然~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猜猜哪首歌)






根本就沒有食神 !

或者人人都是食神!




當初我生第一胎時

傻呼呼甚麼都不懂,也不會網路爬文查月子資訊,每天就忙著工作,做到落紅要生的那一天

---正文開始---

在我預產期快到的兩個月前,

有一天我婆婆突然跟我先生說,去找月子中心,她出錢

那一兩個月,我先生三不五時被我婆婆罵:「要當爸爸了,你還沒幫小孩買衣服啊? 月子中心快去找,

你老婆要生了你還跑出去放她一個人在家裡?」

我婆婆都不會罵我,因為她看我每天工作到7點才下班,很心疼,常常叫我要早點回家休息(大概肚子裡的金孫太重要了)


所以我先生很認分的去嬰童商店買衣服(紗布衣,大概也是店裡的人教他的),我只要待在家裡就好,

剛好我做月子期間老公去美國,也買了一些小嬰兒衣服、套裝及用品回來


我呆到不知道嬰兒要穿衣服,以為嬰兒穿紗布衣用大毛巾包一包就好,

所以等我做滿月子,和公婆一起去餐廳吃飯,看到隔壁桌的嬰兒有穿外出服,我才知道有嬰兒服這種事情,

這段時間一直以為只有紗布衣和貼身內衣褲

跟老公說我想去買一些小孩的衣服,他帶我去京華城買,那時候小孩都出生4個月了,

我還沒自己為小孩買衣服這段時間,都靠老公買的衣服和親朋好友送的滿月禮衣服在過日子,

他們都送質料很好的衣服,讓我稍微懂一點小孩衣服的事情

我和先生都蠻呆的,我先生有照顧過他姊姊的小嬰兒,懂得比我多,只是他有時候裝死想等別人送禮物來

結果他就被我婆婆罵

我生小孩當天,也不懂甚麼待產包,甚麼都沒帶,只帶人和錢包

我先生當天還被護理師教導去買尿布及產婦要用的東西

想想真好笑,但是也很慶幸,這個家庭的家人真的很NICE!

有時候,花一筆錢,人家會記一輩子說你全家的好話,錢再賺就有了。



我去月子中心,護理師也是分享要天天洗澡耶

我也是天天洗

不過因為是剖腹產(12公分的內外傷口),只要不要讓傷口碰到水就好

洗頭髮的部分,我先生就推著輪椅帶我去醫院內的美髮部洗頭髮

到月子中心時,隔壁就有美容院,我通常就5天去一次,跟美容院說我是隔壁婦產科月子中心的產婦坐月子中

所以洗頭髮要洗快一點,他們會安排在沒甚麼冷氣吹到的地方,也會快速處理好我的頭髮

我去月子中心的第一二天,還趕快到附近的百貨公司採購三套長袖的棉質前開扣睡衣睡褲

方便擠母奶,而且生完小孩做月子期間突然好怕冷,跟生小孩前很熱相反,變成要穿長袖的(我的情況,別人的狀況我不知道)

對了

版爸,我沒把中間的2-最後一頁看過,

我是看了你的第一篇文就進來了

所以不知道中間你們討論了甚麼

我先生也是醫療人員^^ 中醫

所以我回家以後月子餐繼續吃,都是他煮的,通乳藥方和通乳茶也是他煮的 ^^



練笑話是一種藝術 wrote:
你父母親生你那時侯有月子中心嗎?
...(恕刪)


我爸媽那年代,我祖母都嘴巴咬一咬就拿出來餵我了
因為那時我家沒果汁機...

練笑話是一種藝術 wrote:
在月子中心, 只輕鬆那段時間不太用顧小孩
離開月子中心後, 帶小孩都不會累?...(恕刪)


累,跟會不會,是兩回事
剛出生滿月前,你根本什麼都不會

可以問問生第一胎跟生第二胎的差別啊
一樣累嗎??

為什麼說第一胎照書養,第二胎照豬養
心理壓力絕對差不只10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