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學佛的大大可以解感一下嗎?

真經偽經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獲得「真實智慧」。
人家覺得是真的,自己覺得是假的,那是道不同,
八萬四千法門,總有適合自己的,聖經、四書五經都很好。
cman4434 wrote:
只是活在當下嗎? 金剛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恕刪)

以目前來說

我們無法回到過去

也不能抵達未來

而我們擁有的現在,就是要依據現狀來見機行事,順勢而為,

也不是說想怎樣就能怎樣;

例如,小弟素人我現在想要瑤瑤當我女友,有可能嗎?

想也知道不可能,

所以,現在就是要走向彼岸,

如同道家典籍道德經說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一切順其自然。

以上有錯煩請糾正
cman4434 wrote:

禪定是六度之一, 姑且不論能否成佛, 但對安定心思應該有所幫助, 不知有哪位善知識, 知道如何自學禪定之道?

身體日漸行老,
心思紊亂如麻,
如能修習禪定,
必得般若智慧!





若尚未能領悟(比量)緣起性空或是親證(現量)緣起性空的境界(二現隱沒),

心念與執著就無法斷除,

雖然一開始無法用領悟或親證緣起性空的智慧斷除心念與執著而達到禪定,也還有其他方法。


觀無常法,念生死無常,或以相互觀待之理來觀察苦樂的本質,再者精進持戒。

這些都能減少貪嗔癡,讓心念達到不受外境的影響,進而達到禪定之功效,


有了禪定,再搭配閱讀佛經中所講述的緣起性空之理,

便能更加容易理解佛經所述的緣起性空之理,進一步達到親證的境界,


一但有了親證境界,更能加深禪定的力量,兩者是相互增上的,

等到不需要用功也就是無功用運轉,就能達到止觀雙運,


而佛最圓滿的功德也在此,佛能一方面寂靜,同時也能幫助眾生,

佛就是圓滿覺悟真相的有情,每個有情都能夠成佛,因為我們本性俱足,

只因眾生迷而暫且看不到自己本性俱足的光明本性。
延伸, wrote:
佛經真偽是建立在眾生平等的基礎上,分別心太現在念多少經都是偽經,分別心滅啥經不用背你就是真佛經了...(恕刪)

我有能力知道什麼是我需要,但太多人唸六個字卻連是啥意思都不知。都說人身難得,難得的人身中大半生這麼做會不會是浪費...
我覺得各位想得太複雜了...

佛祖釋迦牟尼祂的想法是說:

留在這個世間很煩,祂想要離開這世間動身前往最高殿堂。

當然進入最高殿堂前,要拋棄掉不少東西。

要如何拋棄這些"東西"方法,就是各位看見的佛經與修行。


如此而已。


-----------------------------------------------------------------------------
為什麼要拋掉這些"東西"??

最高殿堂就像是一個安靜的圖書館。

把這些"東西"帶進圖書館又要吵吵鬧鬧的,

又得要找另一個圖書館了。


白話的意思就是說:

大家跑了宇宙一圈,累了歡迎進來好好休養一下,不要想太多啦!也別來亂...
延伸, wrote:
觀自在...幹嘛

「行」深度的智慧的作用
『照』〔見〕眼耳鼻舌身
的緣起性空本性
《度》(過) 一切痛苦的時空環境

全部是動詞 全部是行動

這樣到底算是有為還是無為呢? 我不知道

有一種譬喻

如果有為的話,這面心鏡,會被吹皺一池春水

『照』的〔見〕的,都是歪七扭八的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vu84vu wrote:
真經偽經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獲得「真實智慧」。
人家覺得是真的,自己覺得是假的,那是道不同,
八萬四千法門,總有適合自己的,聖經、四書五經都很好。

有 茶經 棋經 琴經 也都很好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Panchrotal wrote:
我有能力知道什麼是...(恕刪)

每個眾生都各有知所需,也都是有能力各有答案,佛的能力答案再完好並也沒抵過眾生,或說佛的完好能力答案是拜眾生所現

人身難得,佛身更難得,看下面那位佛女水云兒,他只會在眾生答案上打轉,佛女從來不會自居答案...

總之佛是取決於眾生,眾生任何答案皆成佛,人生自幼學習不就都是從無知開始...你要說否定無知,那是否定人身
Panchrotal wrote:
但是佛沒有在日常生活實際教人念經迴向往生,如果唸六個字就有大功德,應該到處教人。

釋迦摩尼佛在《悲華經》勸進轉輪聖王及王子們,還有無量大眾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成佛...

佛講了很多,也教了很多,《悲華經》裏的轉輪聖王就是之後的阿彌陀佛,當時也是釋迦摩尼佛(當時是轉輪聖王的大臣)勸進他將所做功德、福德迴向給未來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佛也教大家念佛,執持名號(南無阿彌陀佛或阿彌陀佛),一心不亂,便能往生阿彌陀佛的西方淨土。

佛有講、有教,是眾生自己不用功,非佛之過。




註:「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佛說阿彌陀經》
延伸, wrote:
善者神佛天堂,惡者...(恕刪)

基督徒或天主教徒會不會下地獄?

《驚爆焦點》是天主教神父性侵醜聞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
神父性侵兒童最後是上天堂還是下地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