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美食王國嗎? 還是沒人敢說實話?

真的是閒 wrote:
由於南北經常跑,回...(恕刪)
123是南門市場的臭豆腐,45是一般市售的臭豆腐,手邊沒有圖,都是Google的 從外觀可以看出產品的不同, 6是我提到的豆腐乳, 78 梅香馬友魚,今天真的是晚睡了 6删了免生意外
simonsu8879576 wrote: 喔喔喔... ...
不好意思,得罪您了。

不敢不敢,我只是覺得樓主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很不公平。
就像你說的,各地還是有真材實料的好餐廳,不該以偏概全。
嘻嘻嘻... ...
好說,好說。
其實,口味這回事還關係到生長的背景。就比如被不少大大嫌棄到不行的起司來說吧!是真的走一趟歐洲的超市,才能體認到這裡面高下也不啻天壤。什麼樣子的起司作什麼菜,或是當副食品搭配什麼酒。學問可大著。但是對於大部分(非假掰)的東方人來說,能接受者已經少有,遑論欣賞。
上頭閒大提到了萬有全,勾起了劣者滿肚子委曲。我本嶺南人,曹白魚蒸肉餅,鹹魚雞丁炒飯,一直都在私房食譜之列。無奈太座不欣賞,一律不准進門--說是老頭子血壓高啦,鹹魚會引發鼻咽癌啦...可她動不動就滴溜著一袋臭豆腐:“今晚賞你吃宵夜。”
-----分隔線-----
閒大:不好意思,應該是“蝦(子)麵三坨”。匆忙間忘了該怎麼寫。話說這玩意兒如今即便是在香港都已經是有錢也買不到的希罕物了。
燕皮,自從鬧非洲豬瘟之後,已經斷了庄。不知道台灣哪裡有人還傻呼呼地手工生產。
早些年,這個時候,正是自家燉醃篤鮮的時候。萬有全的扁尖、家鄉肉,配上木柵象頭埔的綠竹筍,深坑黑毛豬的五花肉,敢誇不輸隆記。可現在也都成了白頭宮女啦。
"你沒到國外,不知道甚麼是好吃" <---- 挖~好狂妄喔,原來只有出國的才是最厲害

simonsu8879576 wrote:
嘻嘻嘻... .....(恕刪)
現在精神好多了,看看這幾篇文,太TM尷尬了, 睡前固定會再巡一遍, 最後一站到此精神已經渙散了, 俺都是在Google文件裏面編輯字再復制貼上,東漏西漏的結果就是前言不搭後語不知所云前一段時間非洲豬瘟正熱的時候,好像有人以為燕皮不是豬肉入海關還被查到 有一段時間住在東門市場附近,但是採買還是舍近求遠跑到南門,以前重口味,豆腐會隨意掰成四五塊,上面放上開陽火腿豆鼓辣椒蒸,無需再加調味,最后撒上麻油香菜,為了佐證比較,貼的一些圖片,怕犯了天條塗塗抹抹東刪西刪蠻麻煩 俺出門了再聊

水云 wrote:
我記得電視上有介紹...(恕刪)
現在非常風行的短視頻,有一支手機裝的是陸版把範圍縮小在吃的 ,對這方面雖然有研究,還是覺得大開眼界 活到老學到老

simonsu8879576 wrote:
嘻嘻嘻... ....
曹白魚蒸肉餅,鹹魚雞丁炒飯,一直都在私房食譜之列.(恕刪)

夏天到加個金華火腿的火腿丁冬瓜湯....流口水
臘味飯

simonsu8879576 wrote:
嘻嘻嘻... ....燕皮,自從鬧非洲豬瘟之後,已經斷了庄。不知道台灣哪裡有人還傻呼呼地手工生產。
早些年,這個時候,正是自家燉醃篤鮮的時候。萬有全的扁尖、家鄉肉,配上木柵象頭埔的綠竹筍,深坑黑毛豬的五花肉,敢誇不輸隆記。可現在也都成了白頭宮女啦。.(恕刪)

你真老台北食客,隆記,算算也吃了50年了,至今黃豆湯還是忘不了.
三友,可惜啦.
cougar2015 wrote:
你真老台北食客,隆...(恕刪)
60年代俺家都往博愛路上的大利菜館 、還有竹林川菜餐廳、﹝師父是從重慶南路峨嵋川菜餐廳支援過來﹞ 後來就往阮林街?的錦江飯店、隆記、老爸喜歡聽歌 就近可到東方飯店看天才小童星 圓環路橋旁的永安飯店隔壁,有個江浙菜全福樓, 咱家當了幾年血汗老闆、當年長沙街口這裡有個六國飯店主打川楊菜粵菜
,性質跟延平北路的蓬萊閣很像, 老闆是老蔣的御用理髮師姓仇、沒想到在這裡碰到上海菜的愛好者、 認識滿多上海菜江浙菜的師傅,早期的小楊父子,小趙〈中猴〉要唸台語,在馥園待了很多年,前來來飯店的行政主廚許堂仁〈小胖〉簡的〈鬍鬚〉小陳〈鴨子〉、早期南門市場周邊的天然台、長沙曲園 湘菜、對面的龍鱗川揚菜、還有後來的小魏川菜、地下道旁邊還有一家湖南菜嶽雲樓吧 ?結交最廣的還是上海菜和川菜,60年代算是川菜的巔峰時代沿著松江路南京東路雨後春筍的開了十幾家 最有名的一家現在看起來當然是榮安川菜


文筆太差要不然就可常常談餐飲界和一些菜的典故
說個小故事俺到來來作客主厨送了一道菜 "銀芽龍肝"叫我猜猜是什麼肝做的?答案是鰻魚肝,江浙菜的酒席宴經常有栗子河鰻、冰糖河鰻,河鰻一桌大概用兩條、結婚旺季的時候一天有幾百桌 ,大厨交待打雜的就會把肝挑出來、所以100桌的酒席大概可以炒一盤, 每一顆大小比酸梅小一點口感像蝨目魚肝


已經盡了最大的能力有錯別字和文章不順請不要笑得太大聲


真的是閒 wrote:
60年代俺家都往博...(恕刪)

嘻嘻嘻... ...
跟著閒大重溫多少舊夢。啊,那些已經消逝的美好時光!
好啦,假掰結束。
昨天聞說閒大要聊聊吃肉。劣者有一事不明,又恐得罪了令尊令堂。如鯁在喉幾天,還是忍不住請教閒大和各位饕家先進。
劣者其實是因為小時候跟著長輩上西門町看電影。用餐大概就昆明街巷子裡的川菜,理教公所前面的江浙菜為主。小孩子很好騙的,油爆蝦、蠶豆酥是當時的最愛,配上一碗雪菜肉絲麵就算是打牙祭了。是在婚宴的場合,記得是善導寺附近有幾家:悅賓樓、(只有模糊的印象,有錯請更正)狀元樓,還有現在麥當勞的那棟樓,在蒙古烤肉更早的時候,已忘記名字。到中後段總會端上一客沙鍋獅子頭。沙鍋是一尺直徑八角形深底直身的磁鍋。裡面四個肉圓。湯是清高湯。要用湯匙舀,入口即化。和咱們所熟悉上海館子裡的紅燒獅子頭差異頗大。
及長,拜讀唐魯孫先生的食記,謂真正的“揚州獅子頭”,必須是“細切粗斬”,稍挼幾下,略沾醬油太白粉水,輕油慢煎,再入沙鍋小火細燉。感覺和婚宴上吃到的類同。
早先兩岸需要轉機,大概都從廣州進大陸。三通之後,就改道上海了。德興館、五芳齋、老正興...都是紅燒獅子頭,只有已經收起來的得月樓有清燉獅子頭。可是口感卻較富彈性,已經有類貢丸。
劣者比較喜歡早年吃過的口味。銀翼的湯汁是大火滾的濃湯,肉圓又類似紅燒獅子頭,口感偏硬。不知道閒大,以及各位先進知道台灣-最好在台北-哪裡還吃得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