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與公務員月退俸比較,真的差這麼多嗎?

特偵組 wrote:
我只怕這兩萬,恐怕跟現在的6000塊差不多?
而且因為通膨因素,越領幣值越貶,領到10年後就很悽慘了


基本上勞退是逐月提撥
如果20年後兩萬跟6000塊差不多
那你現在以四萬薪資提撥, 到時候也應該以大概15萬薪資做提撥了

所以你到時候應該領的遠比2萬多

特偵組 wrote:
舉例而言,年滿60歲時可以請領勞退月退金時,當時個人帳戶總額假如200萬元,若平均餘命23年計算,未來這200萬元就是要分23年、276 個月領,等於勞工每月可以領約7246元
要領兩萬 恐怕帳戶餘額要有600萬
有點難度


這個舉例是錯的, 個人帳戶總額如果200萬, 分23年領, 不是一個月領7246
因為這兩百萬還沒領出來的部份, 還是會繼續滾利息的
所以總額200萬, 分23年領大概是領12000-13000左右
總額有300萬大概就可以月領兩萬了

總額300萬很難嗎?
不難
薪資假如固定在43900, 提撥12%, 依勞退過去十年平均收益
年資26年, 就會有了

IBIZA0408 wrote:
基本上正期生基本服役年數是10年, 一般來講無心軍旅的, 幹完十年通常就會退役


我那時代少校很容易升,,混個營部作戰官就準備上去少校,然後接下來就脫離營部單位,轉到上級單位,如旅級等

混參謀認識長官人脈,通常中校營長缺比較難,但是參謀缺就有機會混到組長科長等中校,

長官也是學長也是人,你沒犯大錯,他也沒必要礙著你的路,非要讓你難堪不可,熬20年很多人都能熬到

除非你要更上一層樓,那就得非去搶中校營長缺的資歷不可,

特偵組 wrote:

我那時代少校很容易升,
混個營部作戰官就準備上去少校...(恕刪)
好像五年前開始就不容易升了.
十幾、二十年前, 不要太黑應該都可以混到中校.
現在混到中校大概是以前的上校, 混到少校還比以前的中校難一點...
特偵組 wrote:
我那時代少校很容易升,,混個營部作戰官就準備上去少校,然後接下來就脫離營部單位,轉到上級單位,如旅級等
混參謀認識長官人脈,通常中校營長缺比較難,但是參謀缺就有機會混到組長科長等中校,
長官也是學長也是人,你沒犯大錯,他也沒必要礙著你的路,非要讓你難堪不可,熬20年很多人都能熬到
除非你要更上一層樓,那就得非去搶中校營長缺的資歷不可,


國軍編制是一個蘿蔔一個坑, 上面有人退, 才會空出缺來讓下面的補上
沒有缺就是升不上, 也不是誰礙著你

這十年來由於國軍編制裁減, 加上大環境不好, 志願退休的人變少, 要升校官是越來越難
IBIZA0408 wrote:

國軍編制是一個蘿蔔一個坑, 上面有人退, 才會空出缺來讓下面的補上

沒有缺就是升不上, 也不是誰礙著你



這十年來由於國軍編制裁減, 要升校官是越來越難


所以很多長官會跟你說,我升你但是你明年自己丟辭呈

就是因為一個蘿蔔一個坑,

只好拔蘿蔔拔快點讓後面的補上

去年不是有條新聞,某人升將軍後沒多久就自動請辭?

長官作面子裡子給下屬,當然下屬會知道拿到好處了就快滾,不要礙著別人

軍方這種事情很多

讓你當中校領月退,滿20年了你就可以滾,

讓你當少將,嫂子變成夫人,同學會面前也不算難看,退役少將可不等同那些尋常校級軍官

出入的場所都有特別限制

中校營長缺比較少,特別是編制縮編,但是參謀很多,

現在應該很多都是旅級的參謀退下來,

好懷念以前還有師部的時代,幹參謀的通常先弄去師部,才有好的長官緣,當年編制大 營長缺當年很多,旅長比較少,

反正不幹上校巴望將軍之路,幹到營長領月退也就夠了


此外當年的上校其實競爭超級大

除了旅長 外 師部的參謀長也是上校

軍部的也有上校 軍團內的參謀也一票上校

你校過來我校過去的 要爭師長的位置 那可難了

後來軍單位取消了 一海票上校不是往軍團內塞 就是往師部塞 不然到總部去

當年看到 星星 真的會發抖,這是擊敗多少狠角色才能發的角

不過也有很多轉任其他公職或是教官職的混的也不錯


有些人邏輯很怪...

我是主張...照顧退休公務人員是OK的,但是十八趴到底符不符合公平原則?

現在如果銀行利息有十趴,公務人員十八趴我接受啦!

問題現在利息才幾趴?

真正靠利息再過活的退休族在這種低利時代活得很痛苦的

如果你繳的稅是來造福一些原本就很穩定生活的人那是不是那些急需幫助的人直接去投胎算了?

你繳稅也白繳的,票也白投的,因為我們政府是選票考量,只做對他有利的事

你要的政府如果是這種政府,跟北韓和中共有什麼差?

投票投假的
tetjk wrote:
很高興您弄清楚了!
勞保年金對大家來說, 跟公務人員來比, 當然是小數字,
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說, 卻是來的有點驚喜..
只是我比較擔心, 勞保年金會不會垮掉...
勞保年金垮掉, 我想公務人員的月退俸也別想領了....


基本上勞保年金跟公務人員退撫新制一樣, 都是提撥自償
有發生虧損就是提高提撥率來敉平
所以理論上是不會倒掉的

不過也就跟健保一樣, 法律明明規定多少年檢討一次
但是因為怕民意反對, 所以往往拖了很多年也不敢調
即使調, 大多也都不敢一次調足
如果勞保要垮, 大概就是這種情況吧
者龜 wrote:
有些人邏輯很怪...
我是主張...照顧退休公務人員是OK的,但是十八趴到底符不符合公平原則?
現在如果銀行利息有十趴,公務人員十八趴我接受啦!
問題現在利息才幾趴?
真正靠利息再過活的退休族在這種低利時代活得很痛苦的
如果你繳的稅是來造福一些原本就很穩定生活的人那是不是那些急需幫助的人直接去投胎算了?
你繳稅也白繳的,票也白投的,因為我們政府是選票考量,只做對他有利的事
你要的政府如果是這種政府,跟北韓和中共有什麼差?
投票投假的


18%你真的要分開看


真正18%肥貓, 是84年之後退休
卻因為有84年以前年資而可以又領較高基數月退, 又領18%優惠存款的這批人

反觀有些民國七十年代退休的老公務員, 退休金只有幾十萬
又因為優惠利率的關係, 本金長期被鎖在台銀帳戶
沒有在當時把錢哪去投資房地產、股票
這些人沒有18%是真的活不下去的

這也是為什麼政府會用所得替代率去處理18%問題, 而不是直接取消18%或調低優惠利率的原因
保留18%, 給民國七十年代退休的老公務員, 實施所得替代率, 避免84年後退休兼領18%的這批人替代率過高
這算是兩全其美的解決之道

基本上民國95年實施所得替代率, 18%問題算是解決了
民國84年後退休的公務員, 18%利率大概只佔總月退的10%左右
最近吵18%真的吵的很沒意思, 政客炒話題謀取政治利益而已

IBIZA0408 wrote:
基本上勞保年金跟公務人員退撫新制一樣, 都是提撥自償

有發生虧損就是提高提撥率來敉平

所以理論上是不會倒掉的


退撫基金恐怕連舊制都熬不過去

至於新制,提撥自償,公務人員分三各單位,個人 機關 政府

假如一個老師一個月提各2千多,機關要提2千多,政府也要提2千多

差不多6-7000

相對於 勞工的6%,要十萬的薪資,或是5萬自提6%

但是所得替代率換算下來勞工就算自提6%還是遠低於公務人員的8-9成

地方政府的財政扛這個提撥怕是會扛不下來 然後最終機關的提撥 跟地方政府的提撥全都轉由預算




ddr2286 wrote:
不行啦~政府眼中只有...(恕刪)


真是中肯啊!
工務員過真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