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ting.lin wrote:
何謂適度體罰??請定義!!根本不能!!打還有分程度嗎?(恕刪)


這句話就有問題了,犯了研究上的邏輯錯誤----以概念定義概念、邏輯關係也不通
體罰一定是要「打」嗎?
這是今天大家(社會大眾、教師、家長、版上諸位大德)討論的焦點
今天是立法時未把「處罰」跟「體罰」定義清楚
造成整個社會無所是從
您身為老師
怎能連這樣的概念也不清楚呢?

如果真的不清楚
那可真要擔心您所謂的蝴蝶效應了!
高中、大學這種教完就可以拍拍屁股閃人的地方要唱高調當然輕而易舉,煩請進一下中小學現場體驗一下,連吃午餐都要全程監督學生的感覺吧,這位偉大的高等教育教師網友,我內人大概就是被你們這種人給整到差點抓狂哦
5th P.W.T.F. R.O.C. Armed Forces
yanting.lin wrote:
如果沒辦法不打帶班,就不要教書,老師大學時期都有修過教育學程,課程裡面都有方法,
代表愛靠打人帶班的老師其實都不夠格,回去重修,交回教師證...(恕刪)


那可不一定喔~
小弟是師範體系出來的 很多教授是從基層教師一路當到大學教授
也確實有兩把刷子
可是也有很多是純粹出國念個博士 回來就在大學教書
而且是半點實務經驗都沒有的人
就算有也是國外小班制的那一套
我們家女王當初念研究所的時候
學校也有開教育學程
那個時候正好是教育部推動師資多元化的時候
所以開放教育學程非常浮濫
浮濫到什麼程度呢?
竟然可以找護理學位的老師充當教育學程的老師!
教育部也沒啥審核 反正各校提出來 基本上都會通過
一直到後來發現教師缺額沒那麼多 造成流浪教師太多 才踩煞車
所以要說教育學程裡面有教 那可不一定
而且我自己也體會到很多課本上寫的那也是國外的情形和制度
台灣不盡然如此
再說教育學程也很少會提到教育的黑暗面
那個只有在社會大學裡面會出現

各位 其實禁止體不體罰 根本不是重點
而是教育部規劃政策已經變成政治掛帥 沒有去做全盤規劃
應該深切去盤算教育未來十年二十年要怎麼走
如果禁止體罰 是不是更應該去規劃輔導體系的落實與健全

講句良心話 如果校園輔導能夠專業化而且去行政化!(就是不要再淪為統計數字和應付公文的單位)
老師們在遇到問題學生時 就可以避免直接的衝突 而是透過第三者的專業輔導員來處理
這樣不是更能讓教師、學生、家長製造三贏的局面?
(如果這樣老師還體罰 那老師就也該送去輔導了)
各位所擔心的個案學生無人管教的問題也可以獲得處理
老師也不需要為這些學生造成其他學生的不便而煩惱
豈不是一舉數得?(只是國家願不願意投資在教育上面罷了~

yanting.lin wrote:
何謂適度體罰??請定...(恕刪)


是您無法定義適度體罰,而不是不能,體罰不是只有打

各個時期的小孩子本來就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到了高中大學,本來就不適合以「打」來管教
但是國中小學時期,對於某些性向的小孩,以體罰(不一定是打,罰站、跑步、體能...等等)來規範他的行為,是教育心理學裡面比較適合於群體教學的方式之一

以目前國中小學的教學編制來說,純粹以零體罰的「愛的教育」,基本上來說是無法施行的
況且因應不同程度的小孩,要有不同的方式,完全不體罰並不適合所有孩童,尤其是面對三四十人的大編制,又有課業進度的壓力

感覺上,需要回去重修教育學程的您也該有份
敗家真是無底洞阿~
水昆兄 wrote:
...(恕刪)
講句良心話 如果校園輔導能夠專業化而且去行政化!(就是不要再淪為統計數字和應付公文的單位)
...(恕刪)


狂推這句話,以目前國中編制,15個班級配一位輔導老師,然後加上兩到三個行政人員,一個主任,一個輔導老師一星期配課18堂

老實說,我實在不知道「專業」輔導要怎麼做下去,能照顧好幾個個案就算很不錯了
敗家真是無底洞阿~
甚麼!!??
立法院三讀通過0體法的法案喔
真是太好啦
可說得上是遲來的正義

我也覺得本來就不需要體罰
最好是連管都不用管
學校不是有訂一種東西叫校規
國家不是有訂一種東西叫法律
就像前面某位板友說的"一切照規矩來!!!"
該關就關
該罰就罰
這樣立委、議員&什麼有力人士也不用那麼麻煩
還要"服務選民"
國家吃緊的財政也可以有一些舒緩
這不是皆大歡喜嗎

所以我說那些一天到晚管教學生的老師
真的是吃飽了撐到了
沒事愛多管閒事
大家說對不對~~~~
所謂的大人就是「好吧,算了」凝結而成的團塊 by SOLANIN

水昆兄 wrote:
講句良心話 如果校園輔導能夠專業化而且去行政化!(就是不要再淪為統計數字和應付公文的單位)


這也讓我想到, 目前中輟生嚴重程度的衡量指標, 居然是以每校 "中輟個案" 來計算
完全不管該校的學生總數、學生家庭背景等差異條件, 實在讓人難以苟同
Lutz wrote:
這也讓我想到, 目前中輟生嚴重程度的衡量指標, 居然是以每校 "中輟個案" 來計算
完全不管該校的學生總數、學生家庭背景等差異條件, 實在讓人難以苟同...(恕刪)


更悲慘的是各校的輔導成效也是看數字
報到教育局 教育局在報到教育部的也都只是帳面上的數字
結果是:與其盡責輔導一個孩子 不如辦一場活動
與其深入輔導一個孩子 不如和一群孩子「談話」
另外防治幫派進入校園就很像警察為了績效而隱匿吃案一樣
全部的人都知道校園裡有幫派 就只有教育部和教育局不知道
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等心眾生,謙下無礙
馬克蘇 wrote:
是您無法定義適度體罰...(恕刪)


不想筆戰,有修過在發言吧,高中可不簡單
你看過整排在後面抽菸,吃檳榔的嗎!!比你還狠的 飆車高中生
沒有熱誠就別教書,很多老師只是混口飯吃,心靈方面很不夠格,只是想混完時數又希望學生安分

體罰是完全不行的,包括任何的運動,罰站,皆是禁止範圍,你無法知道學生有啥後遺症
體弱多病,影響受教權等,你應該都不知道吧,
這都是蝴蝶效應,你將造成學生對未來學習發展有嚴重的影響
相信各位"大人"應該還記得你"小時後"的事吧,尤其是那些令你不堪難過的事
即使已經過了20~30年

嚴格禁止各類肢體逞罰,與語言暴力

最後,再把老師寒暑假的薪水,退休金18%刪除,讓真的還有熱誠的人進來教書
而不是只會當個教書匠,而不是大家都當是鐵飯碗,不尊重自己的專業

yanting.lin wrote:
不想筆戰,有修過在發言吧,高中可不簡單
你看過整排在後面抽菸,吃檳榔的嗎!!比你還狠的 飆車高中生
沒有熱誠就別教書,很多老師只是混口飯吃,心靈方面很不夠格,只是想混完時數又希望學生安分


那您可以談談您是如何對待這些學生, 對他們的期望如何? 以及對他們的教學成效如何嗎?

或許您的分享可以讓其他人看到另一種有熱忱, 且具成效的教學方法

也或許您可以再思考看看高中與國中小對孩子的期望, 以及要負的責任形式的不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