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名字差異看兩岸大不同


潘達 wrote:
只有才能而沒有正確的態度和適配的品格又是如何?...(恕刪)


你念著前仇不忘,跑這一棟樓報仇。你不反省自己小鼻子小眼睛,反倒怪我拿名字做文章是「品格有了問題」,這是甚麼公道?

請問:你能報個什麼仇?你在這主題上能插上幾句話?

《韻語陽秋》提到,歐陽修看了蘇東坡文章,告訴梅聖俞:「老夫當避此人,放出一頭地。(我該閃一邊,他太厲害了,讓他出鋒頭去)」你連躲都不會,跑來硬碰硬,又碰得自己不開心,何必?
Tarunaka wrote:
俊宏 俊雄 俊明
宏雄 宏明 明雄
別打迷糊仗,甚麼「中國人常用的名字」,你想得出來有幾個中國古人是叫上述名字的?(恕刪)
要不,翻翻早期官校的名冊,這是外省人居多,有幾個叫作俊宏、俊雄、宏雄、宏明的?(恕刪)

很好,終於肯正面回答了第一個問題
但是,一開始你講的是這樣的組合嗎?不是
你說的是「俊」、「雄」、「宏」這樣的字常出現在本省人名字內
我說這些字本來就常出現在華人名字內
結果你又改口什麼俊宏俊雄的組合

明明是獨立的字,誰在跟你講組合?
討論題目還可以這樣急轉彎的喔?
到底是誰在硬凹,死辯?

這三個字單獨使用,古代很多,現在也很多
跟日本統治完全無關,這是我的重點
即使在現代,你去沒有被文革和日本污染的香港,新加坡或是海外老僑區
也是一堆男性的名字用這三個字
(香港和新加坡有短暫被日本統治,但影響不大)

不過,既然有人半途改題目,後面就沒什麼好討論的
潘達 wrote:
這棟樓開到現在除了你的自我陶醉外,引起了多少正面的共鳴?引發了多少的不認同?是因為你的技能造成的還是有其他的原因?若想不透就繼續保持下去吧~~~~(恕刪)

不過我是蠻欽佩他的毅力
能一直回覆到現在
也是不簡單

Randolph wrote:
很好,終於肯正面回答了第一個問題
但是,一開始你講的是這樣的組合嗎?不是
你說的是「俊」、「雄」、「宏」這樣的字常出現在本省人名字內
我說這些字本來就常出現在華人名字內


對不起,我只能列舉這些字,但我不能把所有排列組合都提出來,所以只能列出單字。

台灣僅管受過日本統治,但不見得每個家族都受過很好的日本教育。有時誤把男人名字用在女孩身上,也是有可能。

Tarunaka wrote:
台灣僅管受過日本統治,但不見得每個家族都受過很好的日本教育。有時誤把男人名字用在女孩身上,也是有可能。(恕刪)

有些的確是因為教育程度不高而誤用
也有的是想生男生想瘋了,結果又生了女生,取個男性名字當男生養
或是期望女兒巾幗不讓鬚眉

Randolph wrote:
也有的是想生男生想瘋了,結果又生了女生,取個男性名字當男生養...


我有個朋友,母親就叫做「招弟」。

等到真的生了一個弟弟,母親就被改名為「韶麗」。一個俗不可耐的名字,搖身一變,成了「有質感」的名字。

我之指望於大陸同胞的,就是這個:當政治影響力已經弱化、民間的陋俗也不存在時,就讓取名也解放吧!比起清末民初,大陸的單名實在太多,缺乏美感。

Tarunaka wrote:
你念著前仇不忘,跑這...(恕刪)


No no no~~~~

我沒有生氣,說有點興奮倒是真的。

很久沒那麼耐又那麼主動的出現了。不好好珍惜怎麼對得起自己和大大您呢?

說聲感謝都不為過的啦~~~~
Tarunaka wrote:
「貴」閣下的「貴」是個贅字。

你中文真的不行。...(恕刪)


我有說過我中文很行嗎?

建議您,不懂還是藏拙就好,
不要到處嚷嚷,暴露缺點!

聽過柏楊先生吧?
到google上,請用「貴閣下 王后之死」找看看,
你就會看到許多貴閣下了!
王后之死只是柏楊先生書海之中的一本書罷了,
他的每一本書幾乎都有這個稱呼,
所以你也要說柏楊「你中文真的不行」?

悲夫



buzzbee wrote:
我有說過我中文很行嗎...(恕刪)


朱自清、陳之藩、王鼎鈞的文不錯。柏楊的雜文不算是好的。


buzzbee wrote:
建議您,不懂還是藏拙就好,
不要到處嚷嚷,暴露缺點!


我全在抖包袱,沒藏拙。

閣下等同「殿下」,本身就是敬語。加了「貴」,成了不知所云的東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