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912577 wrote:
發這種文章及附和這種...(恕刪)
衛生紙跟面紙,本來是兩種不同的東西。
用英文看就可以很清楚知道。
one is called "toilet paper" and the other called "tissue"
直接翻譯的話一個事馬桶紙 另一個是面紙。
在歐美,馬桶紙本來就是丟馬桶,
邊邊的垃圾桶,是給你放衛生棉用的,或者是用來丟電馬桶蓋的襯紙,
我還看過男廁沒有放垃圾桶的勒,因為他除了供應衛生紙之外沒在放襯紙了。
難道說歐美的男生上完廁所是把用過的紙放在口袋裡的嗎?
所以這件事情,我覺得是應該放在教科書裡面好好的給下一代教育的。
台灣很多東西都是學半套,東學一點,西學一點。
不是針對,只是看到文章讓我想起了台灣許多的事情,有點感慨。
許多東西,台灣都是做到能用,或是堪用,不是好用。
讓我們的生活習慣變成現今的狀況。很可惜。
YOYAGE wrote:
還是要放垃圾筒吧,不...(恕刪)
稍微長大一點,曾經想到過,怎麼從來沒在家裡廁所看過衛生棉?既沒垃圾桶這用過的衛生棉又丟哪去呢?想想應該是家人自己準備了小塑膠袋或者衛生袋(紙的),然後包起來隨手拿去外面或者是自己的房間丟掉了。只要有綁緊不會有異味。
如同你樓下那位寫的也可以參考看看。
peeguwang wrote:
說得好!!!!
我...(恕刪)
這個建議很好,但只怕老師敎了之後小朋友回家照做卻被被罵一頓。因為家長不了解啊。
e912577 wrote:
發這種文章及附和這種...(恕刪)
很歡迎你提供意見,但應該客氣些!
文章裡面有提到過,有可能是因為過去對管線沒那麼講究...........或者真的是因為衛生紙製造技術還不夠好.........這樣意思的文字已經提供在裡面了。
時代已經不一樣了,儘管過去有些原因導致這樣的習慣,現在的人卻無法對衛生紙的使用在心理上解嚴。我相信大部分的人會照著前人的習慣繼續如此做,只是很簡單因為被要求照做,而不是什麼必要性。所以我這位導遊才會用越描越黑的方式來解釋。能遊走國外見識已經比別人廣,但卻沒刺激她多一點思考,繼續用遠古聽來的錯誤說法來回應。
我對這點很好奇,也關注許久,但這是第一次化為文字來此"宣導"。賣衛浴設備的大盤商、作建築的、室內設計的朋友我剛好認識幾個,也都有跟他們聊過這點。反應皆然,不是說沒必要另外放個垃圾桶裝衛生紙,就是嗤之以鼻。
這是長期的觀察不是什麼靈光乍現,更不是想當然耳就拿來當聖經叫大家讀,只是因為在上班不好意思花太多時間寫東西;若把我全部所想寫的都寫出來,大概還得比原稿多個五倍。所以我舉的是比較生活化且簡單的例子,因為稍微思考一下就通了。例如A4紙看起來很強韌泡水也會爛、衛生紙很脆弱拿來擦臉會滿臉豆花等等。我能寫的出一番長篇大論大道理,不願意接受的人還是可以說我沒做過實驗,沒有對照組與比較組........。我想做的只是化為簡單的文字來說明,反而有恍然大悟的效果。
紙質良莠不齊是必然的,不同價格怎可能買到相同品質。去國外買衛生紙不也一樣?買到劣質的衛生紙,該考慮的是會不會傷身體,而不是會不會傷馬桶。
萬一買到劣質的衛生紙怕沉澱或者附著在管壁與化糞池底,那麼糞便很優質都不會沉澱與附著囉?
開個小玩笑,無惡意。買衛生紙是個人選擇的問題,我希望闡述的是大方向與原則,並且期望某些人看到能認同並且認為這是可以改變的。
畢竟雙方的"認知度""推廣度""執行度"真的有差別
國內的大家只是看到不良的然後牴觸
但是真正優異的卻只會畫皮毛反犬類
紙張問題你說對嚕
製造就是一個問題
可溶解材質畢竟成本貴上很多
台灣目前是掌聲響起
纖維可是很營養的呢
再加上會偷偷的少張數變相漲價
因此在台灣真的不適合把衛生紙丟到馬桶裡
其次大樓透天管線差異
日本大樓平均每五層樓會有集中槽作分解動作
台灣是借你家天花板暗藏管線直達一樓
兩邊工作態度也不一樣
畢竟台灣買個房子消費者已經學精了會問公設比多少
剛剛看到網友發一篇文
日本將於今年核發"手機證"
讓販賣的手機業者專業度提升
如同調酒師般回應顧客的專業性問題
手機性能使用軟體作業操控問題以及詳細的資費問題
台灣一樣充斥販賣經驗
在手機發展迅速的今天
問他哪隻500萬的拍照不錯
它只會回答店內搭配資案利潤最好那隻
問他拍照差異性在哪邊
只會用一推虎虎虎來蓋過
所以這是兩邊某機關文案執行力問題
當然我絕對不會說
日本是優良的典範
大家各司其職絕不跨行干預
大藏省專司金融
教育部專司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