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你的反應,我就想到
體罰教育的通病:不重溝通,所以台灣有很多人不想講道理也沒能力講道理
只認得權勢、金錢、暴力
【藍青/台大醫院復健部兼任主治醫師】
日前報載桃園縣與彰化縣均有學生因「交互蹲跳」而產生肌肉痠痛、無法步行及血尿。交互蹲跳本是一種運動,適度練習有助於下肢肌力,但若當作體罰的工具,一旦過當,就可能造成學生的傷害。
肌肉過度收縮會引起肌纖維崩解,肌肉細胞內的肌球蛋白流出後,隨著血液流到腎臟,將腎小管堵塞,可能造成急性腎小管壞死或腎衰竭,嚴重可能致死。這種毛病稱為橫紋肌壞死,最早發現於在剛入伍的新兵身上。
筆者有位學弟,為家中獨子,考上國立大學後去成功嶺受訓。新兵除了每天出操外,還做許多交互蹲跳,伏地挺身的體能訓練。此外,暑期天氣炎熱卻沒時間喝水。入伍一兩周後,肌肉痠痛無法步行,尿量減少,臉部浮腫。住進軍醫院後,診斷為急性腎衰竭。
在民國六十年初,軍中沒有洗腎機,無法排尿,只有限制飲水。患者口渴難耐,寫信回家叫父母帶西瓜、飲料來看他,家人聞訊帶大批水果趕到醫院,已回天乏術。英年早逝,不但是社會的損失,更是家人心中永遠的悲慟。
引起橫紋肌溶解的原因除了過度運動外,還有肌肉創傷、中暑、癲癇大發作後、吃搖頭丸狂舞終夜、及某些藥物副作用等。
橫紋肌溶解的主要症狀有小便呈可樂色或紅色、肌肉腫大、疼痛、無力及僵硬。其他症狀可能有小便減少、體重增加、疲倦、關節痛、抽筋等。抽血可發現肌肉酵素明顯升高,驗尿可見肌球蛋白陽性。
輕微的橫紋肌溶解在門診很常見,多數在體罰或劇烈運動後產生。交互蹲跳在國小及國中似乎常被用做體罰的工具。此外,有些體育老師會以仰臥起坐或伏地挺身的次數來評分(如做一百下得一百分),有許多學生因為要拚成績,考試後集體發生局部肌肉腫痛,通常局部冰敷即可。
較嚴重的橫紋肌溶解應該要住院,補充大量水分(用靜脈注射),幫助腎臟排除肌球蛋白,直到病情穩定。如有嚴重腎衰竭,可以做血液透析。 要如何預防橫紋肌溶解呢?
從事運動要循序漸進,如未經訓練,不要貿然參加劇烈運動。體育課考試或入伍前要先鍛鍊體能,以免肌肉受罪。此外,從事劇烈運動應適當補充水分。最重要的是,老師們千萬不要用青蛙跳或交互蹲跳來處罰學生,軍中操練應符合漸進原則,以免釀成不幸。
我、我、我只有這一點錢...可以算便宜一點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