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德國廢核 瑞士/義大利相繼宣佈廢核


Dr.LDS wrote:
GOOGLE要擴大投資綠能領域 加碼到太陽能光電板
日本首富 軟體銀銀總裁孫正義要建10做太陽能廠 相當東京電力產能.


閣下才是不知現實的,美國跟台灣不一樣,不要拿來一起比
他們有土地,有人力錢力,他但可以把一個洲都蓋太陽能,我們有嗎?

GOOGLE因為在歐洲被釘的滿頭包,他們不斷在歐洲作"好事"主要是想作個好形像
再者能源是一個很大的利益市場
問他們兩個敢不敢在日本和歐洲本土作太陽能材料
你真當他們是佛心來的

而且你貼這兩篇作什麼!?投入計畫是一回事
但作不作的久是另一回事
還不如祈禱NIF快點成功

luger wrote:
閣下才是不知現實的,...(恕刪)


基本上樓主的態度是凡有在試驗有在投資有在研究的
就當作可以拿來商業運用可以取代現有的能源
如果台灣還沒有這方面的進展,沒關係,趕快開始

至於是不是都堪大用
那不重要
重要的是先廢核

說真的
我看反核的10幾年來都一樣夢幻

歐洲可以這樣玩
因為他們有跨國電網可以買來買去
除了法國的核電
還有丹麥的風力
以後還可以接上東歐的核電與火電
不管怎樣
也許電費會貴
可是不會沒電
不會出大亂子

台灣呢?日本呢?韓國呢?這三地的共同點就是:只能靠自己

我還在看日本究竟會有何種反應
不過猜測一樣也是嘴砲廢核
也就是樣子姿態作足
但情勢不會有改變

古人云"勿為天下先"
何況你一點條件都沒有
衝啥衝?






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 宋聖榮


地球為一個巨大的散熱體,時時刻刻源源不絕地散出豐富熱能,地表每年散失的熱量高達2.4x1017千卡,約相當於燃燒1.68X1010桶石油,也相當於全世界一年所消耗能源的43%。過去三十年,隨著材料和技術的進步,世界各國的地熱資源發展相當快,約增加6-7倍(從1,300增長至9,450佰萬瓦),且持續快速增加中,預計2020年可達到30,000-40,000佰萬瓦,是目前的3至4倍。美國能源部於公元2000年便開始推動Geopowering the West的計畫,預計於2020年地熱能可達20,000佰萬瓦;我們鄰近的菲律賓,在美國的技術和資金的支助下,積極的開發地熱資源,目前已經裝載了1,931佰萬瓦的發電量(佔該國總發電量的13%),僅次於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地熱發電的國家,估計未來的十年內其地熱發電潛能可達4,335佰萬瓦。美國歐巴馬總統2008年上任後即通過3億5千萬美元的預算,用於地熱能源相關技術的開發,網路巨人Google公司也加入地熱能源方面的投資,向Alta Rock和Potter Drilling兩家地熱公司各投資625萬和400萬美元。

相對於傳統淺層地熱能之利用,蘊藏於更深部地層(3,000-10,000公尺)之熱能更是龐大,且較不受地域限制;美國麻省理工學院Tester教授等人的估計,全球深層地熱發電潛能約為地球石化燃料發電潛能的300倍,並倡議使用「地熱加強生產系統」擴大傳統地熱生產的規模,以開採利用3,000公尺以下或更深層的地熱能源,以取代快速耗竭的石化能源。

全世界地熱資源主要分布於環太平洋兩岸的火環帶,而台灣正是座落此區,所以有豐富的地熱資源。根據1980年以前之探勘及普查資料估算,全島淺層地熱預計有近1,000佰萬瓦之發電潛能。1981年所建的清水地熱發電廠,曾使台灣成為全球第十四個地熱發電的國家。但因地熱井結垢阻塞和機組選擇不當,而於1993年關廠,甚為可惜。

近年來因探勘技術進步,初步研究顯示台灣整個中央山脈都是地熱高區,尤其是北部宜蘭清水和東南部知本兩地區。另外,北部的大屯火山群更蘊藏比前面兩地區還高的地熱量。台灣地區可發電量以清水地區為例,傳統地熱徵兆區約有1.4平分公里,初步的發電量評估約為10至30佰萬瓦。而其鄰近宜蘭地區廣約100平方公里的地底下都有相似於清水地區的地熱蘊藏量,故估計其可能的發電量可高達700至2,100佰萬瓦。

相對於傳統淺層地熱能之利用,蘊藏於更深部地層(3,000-5,000公尺)之熱能更是龐大。故國科會在2008年所推動能源型國家科技計畫報告書中,更估計台灣地熱的發電量可達7,100佰萬瓦,相當於2.7座核四廠(發電量為2,600佰萬瓦)的發電量。

地熱能源在台灣具有廣泛的分布、不排放二氧化碳對環境友善和獨特性、不受氣候和其他能源發展的影響、運轉率高(平均可達90%以上)又可作為基載電力,且有多方面的應用效能,以及具有永續發展等特性,符合現今再生能源的發展趨勢,是一種極具開發潛力、應用於發電和直接利用(包括地熱唧筒、空間加熱、溫室加熱、水產養殖、農產品乾燥加工、泡湯和家用冷卻和加溫等)的再生能源。若能善加利用,不僅可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和達減碳的效果,更有益於能源開發應用之多元化與自主性。





Dr.LDS wrote:
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地...(恕刪)


貼這大家都看過的文章幹麼?
探討缺點,風險,成本的文章多找來看看吧...
地熱發電~ 聽起來不錯
只是在台灣要開發地熱發電
有那麼容易嗎 ?

光要不要蓋條東部高速公路就搞不定了
大舉開發中央山脈地熱區 環保團體不會叫嗎 ?
fisheries wrote:
貼這大家都看過的文章...(恕刪)


要多看看文章真的是你啊
視野廣一點 想法開闊點 理性多一點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
不然老是回覆言語無味 毫無內容. 讓人失望
Dr.LDS wrote:
要多看看文章真的是你啊
視野開闊點 想法開闊點 理性多一點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
不然老是回覆言語無味 毫無內容. 讓人失望

你PO的文只有投入計畫這點
後面的問題,優缺點,可行性都沒提出
就如他所說,你貼這個要作啥
如果這是一個大學報告,提出一個地熱發電的報告
你一定死當,因為完全沒內容
我問你,你認為世上有什麼材料可以耐的了地熱的高溫和腐蝕
另外,你把這些東西打入地下怎麼深,你敢說不會對地質造成什麼影響
真的是.....
到現在一個肚子有水的反核的都沒有
倒是一堆連水都沒有的中二廚
還有,等一下要找資料是建議從英文下手
中文的有時會跟原文有所出入

Dr.LDS wrote:
要多看看文章真的是你...(恕刪)


老實說~我對LDS大現在的舉動很失望~

妳等於打了反核團體的一巴掌~

這種文章~我想妳要多看點書~

不要紙上談兵~會很吃虧

國內的研究很少有跨領域的~等妳投下來也還不遲~

現階段~LDS大妳還是在打高空砲~

醒醒吧
現在那些綠能產品
真的環保嗎??
生產的過程所造成的污染呢??
現在的環保和節能
早就淪為一種商業口號罷了...

小時候~
隨便一條小溪都可以看到魚
還可以下去游泳...
現在呢!?
每一條水溝都黑的跟什麼一樣...
才短短的幾十年而已耶!!

還回的去嗎??
過去的環境...

luger wrote:
到現在一個肚子有水的反核的都沒有
倒是一堆連水都沒有的中二廚...(恕刪)


反核不必肚子有水啊

就是因為肚子沒水,對核能恐懼才反核啊!

聰明的人,就是知道自己幾兩重,選擇不做可能會害死自己的事情


我倒認為擁核比較需要肚子有水

因為核電的運轉可是現在進行式阿!

核廢料的處置可是馬上要面臨的問題啊!

核災時,沒有適宜可行的災變處理程序,死的可是大家啊

看你話說的那麼滿,很有水??

日本核災現在搞的一團亂,沒請你去當總指揮實在太可惜了
AM TSR/BF PR/BIRDY Ti/BIRDY Capreo/BROMPTON M6L/DAHON PSL/DAHON Jxp/DAHON III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