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2919 wrote:
別再井底蛙了?誰才一...(恕刪)


Remo大的想法觀念很不錯!

事實上我也不喜歡很多當老師的人,
但是我也要承認,現行的師資培育其實已經相當完善了!
培養出來的教師已經不像我們小時候遇到那麼參差不齊!

但如果一味的只將教育問題歸咎在老師能力上,未免也太天真了!

「也就是因為人人都可以當老師,學生自然會看不起老師。」

這句話實在很值得玩味,如果有興趣可以到國中小去當故事志工,
光是站在講台上面對下面30位學生而不膽怯,還要能完整的教學,
這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更別提站在司令台面對下面幾百名學生!

要有初級會計的能力,因為要負責收錢!
要有初級旅行社的能力,因為要規劃校外教學、畢業旅行!
要當警察的基本,因為要排解學生的紛爭,
要有心理師的相關知識,因為要輔導學生,
要觀察到學生是否身體不舒服、
要幫助學生戒除壞習慣、
要協助指揮交通…………以下不勝枚舉。

能說出「人人都可以當老師」,我才覺得需要討論討論!

算啦!言盡於此!
mitchelskuo wrote:
為了我們乘車的生命安全,要求這些不過份吧!

您可以提呀!
您提出來,如果多數人認同,自然就會有滿足這樣的需求的計程車規範。

您不提這樣的需求是你的事,怎麼會來問我?

上面寫的那些,都是一個社會對老師的基本要求(mitchelskuo不就寫了一整排!但恕我沒辨法理解他的內文和他矛盾的結論之間的邏輯發展關係)。既然提出要求了,國家就應該制定律法、制度,來保障消費者權益,每個行業都是這樣呀。更何況教育是特許行業,全天下哪個行業是被「規定」一定要去消費的。

================

哈囉,上面幾位大哥,如果你們認為教育不是商業行為,要不然你們說說它是什麼?

如果霍金已經沒有賣點,那留他在校園幹嘛?
如果一個服務20年的老師,因為學習能力下降,吸收新知的速度甚至比不上學生(比如不會用FACEBOOK、比如沖印藥水已經沒人在用,但他又學不了PHOTOSHOP…),那選到他的課的學生不就倒了十八輩子的楣!還是你以為五十歲的美術老師還學得會3D、四十歲的體育老師還可以學極限運動?
現今技術的翻新速度驚人,別說學會PHOTOSHOP啦,請問教製圖的老師該要學會UG還是PROE還是AUTOCAD還是SOLIDWORK…。要不要試試你五十歲還要每年翻新好幾套軟體。就算在公司裏,常用的功能也就是和產業相關的那幾行幾令,也不可能年年換新版本,但是消費者要進來學,要的可是新的、要的可不是只想學「幾行指令」耶。

市場要的是服務,學校要的是利潤,跟不上來就是滾蛋,每家公司都是這樣的,這很殘酷,但這就是現實。
務實來講,人的年紀大了,不可能還有多強的學習能力。年紀大了,大概就只剩經驗,偏偏經驗這東西在現今教育市場沒有價值耶。你只是個老師,又不是什麼大公司的管理決策階層,誰跟你講「經驗」呀,連FACEBOOK是什麼、夜店是什麼、同人是什麼都不知道,你的子弟被這種人教到,你會不會要求賠錢?

當「這個人」對產業沒有價值、對消費者沒有價值,誰要養他?你嗎?
你們有沒有想過產業的經營,有沒有想過市場的需求?

當你的能力下降時,公司砍你會客氣嗎?公司不砍你,對股東交待得過去嗎?您以為學校沒有股東嗎?還是你們以為國家投資教育是因為錢太多?

你們不能放炮放了半天,盡是講一些不食人眼煙火的話,學校要經營、客戶有他們的需求要被服務,要不然你們提一個可以滿足兩方需求的「可行機制」來聽聽。

透過商業機制,學校可以賺錢、客戶可以滿足需求。不透過這個機制,請問你們要怎麼保障買賣雙方的權益。

我一直覺得你們只是在替老師講話,但說實在的,在商業機制裏,基層員工本來就是可以被消耗的(不管你喜不喜歡,商業經營的法則就是如此)。當能力與報酬不對等,這行就沒人幹,老師這行就自然淘汰,從古至今哪個行業不是如此。現今你上哪去找挑扁擔的、或是代筆寫家書的呀?醫科的內/外/婦/兒當年都是賺大錢的,現今都沒人要幹了,現在熱門的是醫美,這就是市場機制。

要說服別人,就請說說讓老師特外於一般市場機制約束的道理在哪裏!要不然就只是嘴炮。
remo2919 wrote:
“拿市場機制來套用在教育上,這樣真的可行嗎?”

真的有夠可笑的啊!

我又不是總統、也不是教育部長,這又不是我講的。
有GOOGLE,你是不會用喔~切!

可笑?人家至少是經51%以上的人的同意所選出來的,那你又代表多少人的意見?
不會又想拿小豬出來講吧。二億,吼,暈倒。
二億在現今的工業社會,可能連一台機台都買不到。趕快離開農業社會吧。

前面就已經講了,重點不在於體罰是不是罪,或是教育該怎麼走。在商業體制下,客戶不喜歡的東西,本來就會自然淘汰,體罰自然會消失。

現今的重點在於(這個前頭也講過了),如何讓自己進入贏者圈,就算沒有產生影響力,至少也有能力自保,看不爽產業教育政策,你自己可以請家教呀。
你們現在卻選擇在那裏怨天尤人,你們抱怨了半天,社會會因為你們而改變嗎?
成功者之所以為成功者,失敗者之所以為失敗者,你們在自己身上沒有看到影子嗎?如果沒看到,這樣的情形下一代還是會繼續循環下去。
有人私下PM給我以下這一大串大家都知道的廢話,後面還有結論咧。

他自行把自己和所有人定義為工奴。
但說真的,我不知道為什麼他不認為自己「該」是企業主或是股東、或是「立志成為」企業主或是股東。
這樣消極的想法,難怪只會站在M型的那一面看世界。

積極的想法,讓人有積極的成就。
消極的想法,註定消極的一輩子。

半滿的杯子,有人看到空的一半、有人看到滿的一半。
社會的轉變,有人看到不利的一半、有人快速抓住機會的那一半。

繼續抱怨吧,社會不是依你的標準而生。感謝您。
XXX wrote:

來看看大型企業對國家.社會.人民的影響:

一 . 超大企業對國家的影響

答 : 1 .超大型企業 是國家的重大稅收之一

2. 經濟動脈集中而統一

3 . 增強國家對外貿易的競爭力

4 . 滿足執政者的虛榮心

5 . 政府必須傾全力保護 ( 以免倒閉 )



二 . 超大型企業對社會的影響

答 . 1 . 享盡國家資源 ( 政府補助利息 土地 減稅 ... )

2 . 消滅中小企業 ( 同性質的不被擊垮 也賺不到他們的錢 )

3 . 增加自己的關係企業 ( 圖利自己 )

4 . 富可敵國 可以影響政治走向

5 . 財富會集中在這些大財閥手上 ( 貧富會越來越懸殊)

6 . 不會倒閉 ( 政府用社會資源全力保護 )

三 . 超大型企業對人民的影響

答 : 1 . 沒有中小企業 .: 人民就全部成為上班族 打工仔

2 . 任何投資都要數億 : 人民只好上班 打工去

3 . 政府的補助 減稅 福利..全部由超大企業主所得 : 跟上班族 打工仔無關

4 . 國家社會的經濟 財富全部集中在大財閥手上 : 上班族 打工仔成為工奴

5 . 大企業主一年賺進數百億 : 上班的工奴 頂多年底多個幾天的年終獎金

6 . 上班的工奴 要過好一點的日子: 那得看企業主的臉色 要不要賞口飯吃?

7 . 沒有聽過上班的工奴 上班領薪水能領到大富大貴吧 !

8 . 富的富上天 ( 數千億 ) 窮的窮到趴在地 (口袋不時都空空 )

9 . 貧富懸殊 差距越來越大 人民生活的痛苦指示會越來越高


結論 :

要說的太多的太多 怎麼說都會說不完 在此僅列出一些淺顯易懂的一些例子 做一些思維性的說明

如果一個國家的超大型與大型企業比率太高 中小企業自然就會萎縮 中小企業的消失那是社會的不幸與不安 也就是一般平民百姓痛苦的開端 暴亂的引火線 身為一個執政者 不能不注意 不可一昧的發展超大型企業 而拋棄中小企業 讓中小企業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之下自生自滅 這是不負責任 沒有遠見的執政者

其實超大型企業 就像癌細胞一樣 為了自身的發展 吸盡國家社會的所有資源 因而崎型發展 這對國家社會有害 對人民不利的

我們再淨心想一想 王永慶的六輕石油廠 投入幾千億 政府還配合撥地 貸款 政策配合 吸盡國家社會資源 現在六輕的石油以大量在生產了 對你我有什麼好處 ?對社會有什麼貢獻 ? 什麼都沒有 ! 但這家超大型的企業主 卻賺進社會大眾的大量鈔票 那這家超大型的企業賺了這麼多的錢 有可能平均分配給他的員工嗎 ? 這家工司不是有很多工奴在努力工作嗎 ? 那公司賺這麼多的錢 不平均分配給員工 這是不用說 大家都知道 這是不可能的 那這樣 這家超大型的企業 對社會 與百姓有什麼貢獻 幫助 與好處 ?

更可惡的是其對環境 空氣的污染 全民必須無條件的承受 而錢它們在賺 !公安事故一再的發生 地方政府也拿他沒摺

這些超大型的企業 真的對你我有幫助嗎 ?

我不怪你找個藉口要網管刪了我的文,嘴炮是弱者僅有的能力,不是嗎?
chris5718 wrote:
7 . 沒有聽過上班的工奴 上班領薪水能領到大富大貴吧 !

其實通篇都只看到消極的那一面,但這一句話忍不住要特別拉出來反駁。

人家三代公務人員不止可以幹到富甲天下,還幹到副總統。這你要怎麼說!


erc wrote:
他自行把自己和所有人定義為工奴。


你不是一直說教育就是為了幫工廠培養員工(非贏著圈的人)
所以也就是大家都應該去工廠上班,而不是去創業
既然是去工廠上班,那就是工奴阿
這也只是符合你的邏輯阿
你怎麼在那裡自相矛盾呢?

erc wrote:
我不知道為什麼他不認為自己「該」是企業主或是股東、或是「立志成為」企業主或是股東。


請問進入贏者圈的人比較多,還是沒進入贏者圈的人比較多?
應該是沒進入贏者圈的人比較多吧
所以應該比較多人去工廠上班
上班的人多,工廠自然也會變大,工廠變大所需員工也會比較多,員工變多工廠也會變大,周而復始
而且你也說教育就是為了幫工廠培養員工(非贏著圈的人),所以這些人都會去工廠上班,而不是去創業
去上班的人多,去創業的人少,自然而然的中小企業就會變少,大型企業會變多
所以當然是變成工奴,而不是變成企業主或是股東

erc wrote:
這樣消極的想法,難怪只會站在M型的那一面看世界


以上只是根據你的邏輯而產生的
所以請不要再自相矛盾了

erc wrote:
我不怪你找個藉口要網管刪了我的文,嘴炮是弱者僅有的能力,不是嗎?


原來你的文被刪掉了阿


erc wrote:
其實通篇都只看到消極的那一面


也許是比較消極
但是請再把石油廠的例子看一遍

erc wrote:
你們抱怨了半天,社會會因為你們而改變嗎?


那教育有因你而改變嗎?

有分贏著圈跟非贏者圈嗎?

請不要自相矛盾了








贊成体罰,不打不成器~
wesley100 wrote:
我覺得個人贊成體罰我...(恕刪)


erc wrote:
繼續抱怨吧,社會不是依你的標準而生。


教育也不是依你的標準而生

再重複,請不要再自相矛盾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