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法務長^^ wrote:樓下的有人提出這樣的質疑,想請問那十九兆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如果按照公務員減薪所有的事情就可以完全解決?有那麼容易?....您要不要找出十九兆裡面的趴數原因,不要又另找問題或其他國家的制度再來討論。
台灣的實質國債已經高...(恕刪)
混血法務長^^ wrote:
台灣的實質國債已經高達19兆,國際評鑑機構也因此開始調降我國的信用評等。情況雖然非常嚴重,政府(尤其財政部)卻滿不在乎。
每人平均背負86萬元,德國人平均要工作45年、年滿67歲才能領取退休月退金,每月領取金額是全部月薪(從最初第一份到最後一份)平均之後所得的4成多而已。台灣軍公教每月繳交的保費不過薪水的7%,退休卻可以領到十成的月退
胡扯, 德國人如果退休金替代率只有四成多, 還配叫社會福利典範國家嗎
蘋果日報黃瑞明亂寫, 你也跟著亂講就是了?
一般先進國家的退休金計畫分為三個部份, 政府、企業、私人
德國也不例外
私人準備的退休金部分不論
德國在政府退休金方面, 國民應繳老年年金, 等到退休後可申請給付
原本65歲可申請給付, 現提高為67歲, 給付公式為 年金積點*年金類別係數*即期年金係數
企業年金/職業年金部分, 和台灣的勞退類似, 分為企業提撥跟報酬轉換兩部分
企業提撥指企業需按月提撥退休金給指定保險公司或退休保險基金, 作為員工的退休年金
員工也可以要求將4%以下的報酬轉換為退休年金
德國的勞工退休金係由這兩部分構成
根據2002年的調查, 德國勞工退休金替代率, 大概是67%-75%
混血法務長^^ wrote:
台灣的勞工,在勞退基金每年獲利4%的前提下,也才有40%所得替代率
不像台灣公務員,幾乎100%的所得替代率
看了那麼多資料,美國、日本、德國、希臘、韓國、新加坡的公務員都沒有台灣公務員來的爽
又在胡扯了
我前面的文章你都沒有在看的嗎?
台灣勞工退休金只有勞退嗎? 勞保年金呢?
台灣的勞工退休金目前分成勞退跟勞保年金(國民年金)兩部分
以月薪43900的人來講
年資30年
勞保年金的部分每月可領20414
勞退的部分, 假設固定提撥6+6=12%
專戶年收益4%, 每月可領21860, 3%可領16876, 最差也有10151
算起來所得替代率最低69%, 4%的話有96%, 如果超過4%的話可能破百
另外台灣公務員的平均替代率並沒有那麼高
之前媒體是用可能拿到最高替代率(年資30年, 年資橫跨84年)的這批人
才算出破百的替代率
現在因為公務人員退休法修正, 替代率已經不可能破百了
混血法務長^^ wrote:
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的...(恕刪)
你資料引一半,這資料被批評有爭議點未納入

第1個爭議點:短期負債不列入公債。截至2009年9月底為止,一年以下的國庫券與短期借款高達2650億元,卻被公債法排除在外,不計入債務。
第二個爭議點:非營業基金的自償性債務不算債務,和國際脫鉤。截至2009年6月底為止,非營業基金自償性債務高達5897.44億元,也被公債法排除在外,而且這部分的舉債金額也居高不下。
光是短期負債與非營業基金的自償性債務兩項,加計就有8547.44億元不列入公債。
台北商業技術學院財政稅務系副教授孫克難說,依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定義,這兩項都算負債,各國也沒有自償性債務分類方式。顯然台灣未與國際接軌。
第三個爭議點:潛在負債未單獨列表揭露,政府債務難以控管。 潛在負債是指政府未來要支付的支出。
根據IMF規定,潛在負債必須加以備註說明,才能讓財政透明化,國民才能知道政府還有哪些必須支付的項目,例如公務人員退休金、勞保退休金不足數等。
「台灣這一塊就高達9兆5860億元,完全沒有揭露在財政報告內,未來將成為政府財政的嚴重負荷,」立法院預算中心指出,社會安全基金等預算不列入債務就算了,總不能連備註都省了吧,以公務人員為例,先進國家都會足額提撥預算,台灣就算公務人員不是一次性退休,至少也必須要逐年提撥預算。
如公共設施保留地或已徵收的公園用地,政府都必須支付給老百姓費用,這些卻被列入潛在負債裡,難道還沒發出去的錢,就不算債務嗎?
包含那些蚊子館及徵收土地的錢其實都沒列入在你提出的負債內,你知道嗎

加油好嗎

chiang:01上嘴砲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