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sbetty wrote:回這樣的文?你是在台灣長大的嗎?不是這些髒亂臭傳統市場..你家人都上哪去買菜的阿..嫌人家髒亂臭?哼~... 嗯!髒亂臭因該是共識!!!!所以在台灣就要習慣髒亂臭?那路不平,貪官多,司法不公,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反正台灣以前就這樣啊!
"公有士林觀光市場"哪裡是"士林夜市"!!!根據台北市政府市場處的資料,士林夜市其範圍分兩部分:一是捷運劍潭站對面的臨時集中市場,商店集中於室內,整齊排列,吸引許多夜市人潮;另一是以陽明戲院為中心,擴及文林路、基河路,以至大東路與大南路都是士林夜市的範圍內。所以士林夜市範圍到底有多大?我們該用Google空照圖看一下:紫色區域是陽明戲院為中心發展出來的商圈,市場處所提到的集中市場,其實是後來蓋的,本來是把紫色區域裡,一個傳統市場的攤販(士林夜市發源地,紅色方形的那塊),集中到那邊,成為公有士林觀光市場,也就是圖中的橘色區域,看招牌名稱為「士林觀光市場」。那邊的雞鴨魚豬的腥味、臭味很重,偏偏吃飯最重要的是色香味俱全,沒事去一個地方吃飯還一直傳來異味,這實在是很破壞胃口,這個不待我來說,看網路上早有人抱怨此事,這大概是市政府打算把橘區攤販遷回去的主因吧,觀光客去那邊(橘色區域),大概也是來一批、死一批。大家所喜歡逛的是紫區,這個地方啊,實在是有很多不錯的東西可以吃,光只是陽明戲院前就有不少攤位,就先從戲院前的炸雞排談起,最出名的該是豪大炸雞排,蜜酥雞排,醃料特別,口感好,油脂豐富。另外,還有賣起司馬鈴薯,這很值得嚐嚐,那裡還有間賣蔥油餅的老攤,面對陽明戲院,左手邊巷口還有賣河粉煎的老攤,這也是至少十幾年了,還有三攤賣生煎包的,每一家都至少存在十年以上,最有名的應該就是上海生煎包...各著名攤商所在位置的示意圖:所謂的地下化,是指要把橘色區域遷回紅區而已! 那些攤販美食露天的位置都不變啊! 何來地下化的士林夜市??請大家搞清楚再砲....
魔神啊 wrote:請大家搞清楚再砲... 有人搞不清楚嗎...就是最早鐵皮屋的那一些搬到現在地址(當初就有說是臨時)現在是要正式進駐蓋好的建築只是沒想到有一堆要進地下室 而且一格只有兩坪兩坪給客人坐都不夠了那些小吃是要去哪煮 有中央廚房要送嗎不過士林夜市真的是吃名氣的北部的朋友沒人專程去那吃東西只有朋友來玩和想壓馬路才會去
蛙鳴之地 wrote:圓環是落寞了。但寧夏就這樣崛起了。 也不是吧記得小時候的寧夏路就很熱鬧了圓環跟寧夏路可算是相連接的商圈而且以前的寧夏路,還不只是吃的現在吃的攤位多,反而其他攤位就都沒了就一個夜市而言,能吃也要能玩呀
魔神啊 wrote:就先從戲院前的炸雞排談起,最出名的該是豪大炸雞排,蜜酥雞排,醃料特別,口感好,油脂豐富 為什麼士林有名的食物會變成雞排而且豪大到底哪裡好吃?真要說戲院附近的小吃,青蛙下蛋應該還要老牌得多你有提到的蔥油餅,也真是實惠又直接的美味
劍潭捷運旁邊的夜市占的地點好賣的東西就很單一化啊也不便宜經營也沒用心況且只有劍潭捷運旁的觀光夜市遷下去士林廟口那邊的和電影院那邊的都還在原來地方啊我覺得比較好吃的都在那耶更不用說劍潭站旁的觀光夜市本來是臨時建立也不是自然形成的由原來的士林觀光市場遷過去要改建再牽過去其實這改建計畫早就知道會地下化了只是好不容易由觀光市場偏僻的角落遷到捷運出口又有馬路又有停車場,交通又方便,又卡在整塊士林夜市的入口一整個人潮灌爆這麼好的點不用用心,價格一直漲,大家都賣同樣的東西,每天一開門還是一堆觀光客會上門想到要再遷回去打回原形心酸啊當然想辦法看能不能留在劍潭站旁啊要遷就遷啊那邊本來就臨時的劍潭捷運站旁邊就改建乾淨舒服點的建築不然一堆老外經過看,一個大鐵皮屋,又髒又亂又濕又黏又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