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軍火酷A0081學長的分享,一位特戰總隊老鬼的軍旅回憶!感謝各位朋友,這是一個老特戰的感激與校正詞:謝謝各位熱心的幫助,並讓我勉力回想當年的時空背景。說實話,我已經是半進棺材的人了,但兒子不知道在想什麼,總拿我的錢去買槍;他的事我就不便多說了…,當兵那時,他也一度想加入空特,他是甲等體位,憲兵或空特都可以…,但我阻止了他。他後來抽到了金馬獎,是陸軍金門防衛司令部野戰防空營X連。退伍後他玩槍,順便來到這網站,見到這網頁。我一直在想說,也許他不停詢問我細想當年的事是在彌補他什麼。但一個人,就有一個人的命或夢,這段話並不是我寫的,我的兒子讀文學。我是個快凋零的空特,要寫,就讓他寫下我吧,謝謝各位朋友們來傾聽一個過氣老兵的廢話:1﹒在民國62-64年間;特種作戰部隊有他的司令部,地點在桃園龍潭,共有四個總隊,司令姓張,為中將。我一開始便為第三總隊。空降部隊則是另外一個不同隸屬的部隊,他們也有四個總隊(或旅級),司令即為言百謙少將。空降部隊就是傘兵,但這是早期的。在我服役1年多以後…,兩個單位合併,言百謙成為司令官。單位合稱為空降特戰部隊,所以我的退伍令,跳傘記錄卡、及格卡或補給證都有他的戳印。2﹒早期當我加入時的特種作戰部隊(非空特)成員十分複雜。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從大陸撤退過來的老兵或新兵,他們大多來自雲南泰緬邊界的國軍游擊隊(93師等):有的是擺夷族,有的是阿卡或苗族等,他們善長山地叢林作戰,有看過《亞細亞的孤兒》都知道,他們是選擇來到臺灣的這批;另一批,則留在金三角。我在當時加入特種作戰部隊被稱為『充員』。但他們對我們態度十分友善,感激這群同袍與友人。3﹒在我那個年代;特種作戰部隊與空降部隊(傘兵)那時的差異在於:特種作戰部隊必須完成傘、山、寒、海此四種特種訓練其中兩項,才可稱為特種作戰部隊。空降部隊不同,他們只需完成傘訓即稱為傘兵。大多數特種作戰部隊山訓中心都集中在梨山、涼山、小格頭。不過,當時我就役一年半時,特種作戰部隊與空降部隊合併了,空特變成技能更多元化;其中駐防或衛戍的地區有:梨山、坊寮新開、大直營區,以及士林跟澎湖。4﹒在彼年,我加入特種作戰部隊時就直屬第三總隊。在此我必須校正,中華民國空特共有四個總隊,2在南,1在北,1在澎湖。我的單位在經過合併後我仍然屬於第三總隊。我的隊徽一樣是【武漢】,由藍白紅的底色且由三條閃電中間穿著一隻劍。我不會忘記那徽紀的,因為我知道它被傳承了下去,沒有斷了香火。5﹒訓練我的教官賀一航據名叫曾新民,他是神龍,跳百多次了。但以特戰標準嚴格判定,他仍舊只是個空降部隊的傘兵教官。6﹒關於我使用的武器;我已回想清楚輕步兵突擊武器確實是M16A1。機槍是A6式,火箭筒已回憶不起來了,請諒解我這衰退的老傢伙。但我知道火箭統無法分段,很特殊的有腳架。有一次我見到一個臺北的同袍,他很壯,也自願幫別人背裝備…,我還記得演習那時我們幾乎沒什麼睡-我想你們可能不相信人可以邊走邊睡,但我們同袍一直推著半睡半走的同伴,這就是一段特戰隊的老黃曆。回想當年演習時,凍傷我們的那個湖:我想到那個湖在那了,它叫『明池』,在桃園北橫。現在已經很漂亮了。該說的我大概回憶完了。讓我們完結了吧;一個老頭就算當年背槍帶米夾水又拿著機槍,30公斤以上的從飛機躍下大聖屏東潮州空降場,衝鋒行軍;他是特戰沒錯,但花開花謝,不是嘛?他就是朵凋謝的花,以我兒子的眼和筆:看看就好,我不像現代連續劇的新兵日記。我想,我最終只是一朵從天上落下的花,翩然飄下,而且還在喃喃地贊歎它盛開的豔麗,就如同空特一樣。
a750828 wrote:我想,我最終只是一朵從天上落下的花,翩然飄下,而且還在喃喃地贊歎它盛開的豔麗,就如同空特一樣。 老兵不死、但只是逐漸淍零!向以前的特戰前輩及現在的特戰弟兄~~~~~~~敬禮!
我記的我還是小中士的時候 聽士官長說 以前有個兵在顧棚場 結果他看到天上有老母雞在飛並且有傘兵跳下來 正當這個兵看的正高興的時候 他發現堋場跑出來一個陌生人 他就跑去棚場內一看 不得了 安官桌上被放了一顆木頭做的炸彈(被滲透了) 這個兵就很生氣的衝出去追著那個陌生人一直打 邊跑邊追邊打(聽說被打到住院) 之後就再也沒有傘兵在我們機場上空看過了.........聽完之後我們也笑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