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0609 wrote:
2.你也確認有中國熱,所以當時歐洲"大量接受中國哲學及文化"的部分我相信你應該同意,你想問的應該是中國熱是不是與啟蒙運動有因果關係,我這樣解釋正確嗎?
一部分是正確的,精確講,我想問的是:中國熱是不是與啟蒙運動有”相當”因果關係?而非你演示的單純時序上的因果關係.
舉例說明,沒有萊布尼茲他媽就不會有超屌的萊布尼茲,萊布尼茲他媽生下超屌的萊布尼茲這事件,和啟蒙運動有沒有時序上因果關係?當然有啊,可是能不能據此宣稱”啟蒙運動也是萊布尼茲他媽生產的結果”?
中國書籍在啟蒙運動前傳入歐洲,代表性人物”讀書的時候可能就已讀過”,為什麼可以跳躍到”啟蒙運動也是大量接受中國哲學及文化之後的結果”?
煙草普及是在哥倫布時代之後,橫掃十七世紀歐洲,部分啟蒙時代的哲學家已有使用煙草的嗜好,名人逸事中不乏記載,我能不能根據這”時間上因果關係合理”,因此認為啟蒙運動也是煙草風行的結果?
sp0609 wrote:
當然還是有可能"借題發揮"拿這些典籍去修理教會,但是這種先射箭再畫靶的方式在講究邏輯的歐洲哲學家會不會出現?坦白說我很懷疑,一個人這樣幹也就罷了,一堆著名的科學家哲學家都這樣幹就很詭異了,所以我個人是支持典籍引發啟蒙,而非啟蒙借用了典籍.
我不太懂你的意思?此與是否講究邏輯何干?講究邏輯依然可以借古諷今,拿中國文化當晃子偷渡自己的大膽思想,這在當時是很好的對策啊.
假如是典籍引發了啟蒙,後來卻要靠啟蒙的結果回來影響典籍的本源,那真叫禮失而求諸野,考慮到人權法治等西方觀念和古中國清明治世的理想概念模型實在差太多,我比較不支持典籍引發啟蒙這看法,充其量是有影響,被拿來”牽駱駝”,不到引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