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如果沒有機車氾濫, 整個國家印象是不是更優雅 清淨 有氣質?

tansywen wrote:
唉~你自己說拿歐美國...(恕刪)


算了啦,你也提不出一個機車密度和台灣一樣高卻可以號稱是先進國家,至少我找不到,你的英法加在這幾篇我反駁你幾次了,你也只會提這三個,一直打空包彈。
只會看到人家給機車族的權利,卻沒看到人家在後面管制。
台灣這種在機車問題上政府疏於管理,人民自我要求極低的國家。別說開放了,連管制都做不好,你還好意思和人家比。
你以為沒機車的國家都人間天堂,處處有公車坐?
退一步來說好了,我們對機車的管制,不能先從都會區做起,不要事事都拿偏遠地區來當擋箭牌。


還有,如果你下一篇還是只有英法加,開放了機車路權,我們要學習,這種內容的話,你就別回了,先找個上面我請你找的國家,再來講好了

tansywen wrote:
我說的就是廣東飛車搶奪這一部分啊,
我還知道大陸有些地方高速公路是可以騎機車上去的,
北京內環禁摩,大牌也都不發了,北京有因為這樣比較不塞車嘛?(恕刪)



既然只是廣東,就不要擴展到整個大陸啦。大陸是在太大太大了。一個城市,一個省份不能代表一個國家。

15年前,我也聽說過廣東飛車賊蠻多的。

不過我們這裡,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無錫這一帶,沒什麽飛車賊,當年會禁摩和飛車賊沒有關係。


我小時候,我爸爸有過一台重慶產的YAMAHA,不過後來城區禁摩以後就不怎麼開了。當年禁摩最主要的原因是市區越來越擁堵,汽車越來越多。原本交通就已經很混亂,要是大量的機車在城區道路上和汽車一起行駛,會讓交通更加混亂不堪。

不過除了主城區,其實郊區和鄉下還是可以開摩托車。上海的話,其實內環以外就可以開摩托車。

之前去考汽車駕照,有一位一起學車的朋友就有摩托車駕照,貌似摩托車年審還挺嚴,不比汽車松~~~

以我的駕車經驗而言,在大陸開車,如果在城區的話,最怕隨便亂竄馬路的行人和電瓶車。

去鄉下開車,最怕行駛在機動車道的摩托車···


不用沒機車拉,把二行程的跟超過十年以上
牌照全面回收,不准上路,要不要報廢隨便你
反正沒牌照不准上路,空氣就好很多了.

汽車跟公車年限跟環保期數也規範
t30314 wrote:
算了啦,你也提不出一個機車密度和台灣一樣高卻可以號稱是先進國家,至少我找不到,你的英法加在這幾篇我反駁你幾次了,你也只找的到這三個,一直打空包彈。
只會看到人家給機車族的權利,卻沒看到人家在後面管制。
台灣這種在機車問題上政府疏於管理,人民自我要求極低的國家。別說開放了,連管制都做不好,你還好意思和人家比。
你以為沒機車的國家都人間天堂,處處有公車坐?
退一步來說好了,我們對機車的管制,不能先從都會區做起,不要事事都拿偏遠地區來當擋箭牌。


還有,如果你下一篇還是只有英法加,開放了機車路權,我們要學習,這種內容的話,你就別回了,先找個上面我請你找的國家,再來講好了...(恕刪)

你的論點一直在先進國家機車比較少這個邏輯上面,
但這個邏輯根本就是錯的,
所以我照你的邏輯來說,先進國家機車少,
那麼北韓、衣索匹亞最進步、胖子最多,
俄羅斯人均比台灣少,他算先進國家嘛?
台灣是因為沒有進步所以機車變多,
還是因為機車變多所以沒有進步?
你能說清楚嘛?
還是要說一次,你所謂的先進國家機車少,那是因為歐美絕大多數的國家冬天會下雪,
加上地大當然依賴汽車,這就是我說的因地、時制宜,義大利機車也不少啊!
台灣對機車管制已經很多了,禁行機車兩段轉與遍地的汽車專用道路,
宜蘭假日開放機車專用道給大客車使用,在在說明政府在打壓機車的用心,
計畫中的蘇花替與淡水新建道路都是排除機車使用的,
換句話說就是鼓勵開車啊,台灣地小就不用學美國處處汽車優先,
這樣叫做與先進國家看齊?打腫臉充胖子而已,
真是開個車就認為開車最大代表自己進步?
另外你自己提歐美國家,我提英法美加已經是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其中三個了,
如果英法美加都不算是歐美國家的話,
那請問這四個國家是在哪裡?
答不出來的話也不用回了。


alinbaobao wrote:
既然只是廣東,就不要...(恕刪)

哈~是沒錯,我指的是廣東搶案很多,也曾經與來自北京的網友聊過那邊的禁摩的狀況,
他們是一定會提到搶案這部份,接著就是行駛範圍、停牌、與大牌很貴這些事,
不過聽他們說騎上高速公路的機車旅行真的很酷~
看來禁摩與禁行機車還真的是兩岸有志一同的事。
tansywen wrote:
你的論點一直在先進國...(恕刪)


我笑了,還北韓,北韓是一般人認知的先進國家嗎,叫你找個機車密度和台灣差不多的「一般人認知的先進國家」你也找不出來,你還敢回我。

從幾面幾篇就和你說可比性了,你去算一下歐洲幾國好不好,和那麼多國家比,你的可比性在哪裡,是不是不懂什麼叫比例嗎,還有不知道機車的數量是否和先不先進有絕對關係比,但哪些已開發國家,哪個不是機車很少,你找的出一個已開發國家,機車密度很高的嗎,就算是義大利也台灣少的非常非常多。
再來你又提氣候因素,不看別的,看氣候與我們相近的東南亞好了,唯一一個已開發國家,新加坡的機車少之又少,你看的到嗎?
你要不要看看台灣的機車數量啊,這種數量,不該做分流,不該二段式左轉,懂不懂什麼叫因地制宜,什麼叫國情不同嗎?
機車的功能性拿啥和汽車比,以一般常見的125,安全性、加速性、乘載性哪一點和汽車比。你說的蘇花替、淡水道路等等,哪個不是為了希望盡量提高承載率來達到緩解車流,為了這樣子建出來的道路,機車怎麼適用啊。
還有和你討論一直沒交集性,你只會提機車路權,你是有面對管理不彰的問題,你有看到機車過多帶來的負面影響嗎,你覺得是不用檢討嗎?
如果你只看到機車的優點,不敢看缺點的話,你別回了,你很盲目。

還有補充一下,你的進步如果是指市容上的進步,當然有進步,機車的亂停,本來就是一大都市問題,改善這點不叫進步嗎。
我也從來沒說過汽車優先,從前面幾篇也說過,台灣兩者都需要管制,只是理想交通模式的境界,機車一定會少到幾乎沒有。

netstyle wrote:
不用沒機車拉,把二行程的跟超過十年以上
牌照全面回收,不准上路,要不要報廢隨便你
反正沒牌照不准上路,空氣就好很多了.

汽車跟公車年限跟環保期數也規範...(恕刪)

官還想當嗎?


50年的bmw,哈雷古董車可不可以上路

50年的benz,法拉利古董車可不可以上路


用點腦


RICE 1502 wrote:
官還想當嗎?50年的...(恕刪)


車子有沒有保養,才是廢氣多少的觀念!
至於新舊應該不是重點!

請問你有談到保養良好習慣的這些車主嗎?
多用點心~
t30314 wrote:
我笑了,還北韓,北韓...(恕刪)

北韓機車少,照你的邏輯看當然是先進國家啊!
如果我是錯的,那你怎麼會對??照你的邏輯說的,很好笑吧!
可是你自己又說北韓不是先進國家,又打自己一巴掌,真的很奇怪。

機車少=先進國家

這是你的邏輯從頭到尾都是亂七八糟你自己沒發現嘛?

香港澳門機車也不少啊!
新加坡用車牌與重稅抑制汽機車,
那你是否能夠舉例,沒有機車的先進國家有哪幾國?
講了一大篇你還是說不清楚,

台灣是因為機車太多所以沒進步,
還是因為國家沒進步所以機車太多?

台灣實施禁行機車與兩段轉與數量沒有關係!
因為數量多所以權利少,使用道路面積給數量少的車輛優先使用,
怎麼看台灣都不像是抑制小客車,反而是剝奪機車路權,
台灣管理機車很簡單,就禁止最方便不是嘛?大人做小學生都會的事,

蘇花替、淡水道路等等,哪個不是為了希望盡量提高承載率來達到緩解車流,為了這樣子建出來的道路,機車怎麼適用啊。

看了你這段只讓我搖頭而已。一方面說鼓勵大眾運輸系統,這邊又鼓勵開車了,機車依然沒份。
蘇花替是為了安全取代蘇花公路,但政府認為機車是不需要安全的;
淡北道路是因為淡水往台北的汽車一半以上都只有一個人,這叫做高承載率啊?
相同面積的道路可服務更多的機車騎士!結果因為1人汽車太多大家都塞在一起了,
根據交通部95年做的自小客車使用調查報告, 13.8%的自小客車使用者,通勤距離不到5公里;另外有24.5%的開車族通勤距離只有5-10公里
這些人怎麼不去搭大眾運輸工具啊?

我要說的只是,你覺得台灣沒進步那是你覺得;
但如果把台灣沒進步的原因歸咎於為機車太多實在是沒有根據,
因為你的根據也是來自你覺得的先進國家沒機車的關係,
因為先進國家沒有機車,所以台灣不是先進國家,
卻忘了世界機車大廠都來自你口中的先進國家。


sun911 wrote:
但有些問題卻是因為"數量"而衍生出來的問題
騎樓,人行道,巷弄...等哪裡不是機車停滿滿
不是機車族愛亂停,的確是台灣地小人稠
根本無空間劃出機車停車格

騎樓,人行道停滿機車的狀況我個人認為影響了步行+大眾運輸族的路權
也影響了市容

我上下班都坐公車,不含等車時間,單車程大約30分鐘,車錢一個月大約650上下
如果騎車大約10~15分鐘就可以到公司,而且開銷較小
騎車的CP值高,省錢省時又方便
但我還是沒買機車,依舊當個公車族+走路..養成習慣就成自然了


大家也都有目共睹機車數量眾多,但不是每個地方的大眾運輸都那麼發達,所以私有載具暫時還不可少,
但機車的停車規劃,是政府需要解決的,而不是砍掉一堆車位讓機車都跑到行人的空間上。

今天炮口對的是機車,但若是把這些機車換成汽車會是怎樣的場景呢?
比較優雅?台灣會一夕變大變出一堆停車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