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笨賢 wrote:
當攝耳諦聽,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默念雖不動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
看到您的分享後,剛好也看到同學傳來今天是觀世音菩薩的誕辰,在楞嚴經中文殊師利菩薩評論最適合此界眾生修學的法門,即是觀世音菩薩所說的耳根圓通法門...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楞嚴經所說的二十五種法門皆是修楞嚴大定的法門,是直接以修定的方法來修究竟的、唯心的淨土法門;末學也因修學此耳根圓通而有所助益,所以推廣此法門給此界的有情們修學,頂禮讚嘆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