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雄捷運的感想

maxboss wrote:
假設今天政府強制明天...(恕刪)


世界上大部分的城市都沒有那麼多機車,其中一部分也沒台北捷運那麼發達
難道他們就不用上班了?
"Life will find the way"
只是我們找的Way很明顯的,可能是相對比較方便卻並不夠安全的Way
更進一步說穿了,就是人的基本惰性,習慣了輕鬆的事物就會習以為常
要改可比登天還難啊
當別人向我伸出手時, 我總是低著頭猶豫該不該從口袋伸出手來, 終於下定決心,準備輕握對方的手時, 才發現對方早已轉過身去, 於是只能用無意義的笑容來掩飾
沒錯我要表達的意思就是樓上說的
我去過的外國城市中
機車也不是說不能騎
不過要騎要當成一台汽車的空間來騎乘
也就是說 停車也要求一樣大的位置 騎在路上也不能只騎路邊 鑽車縫
更不能並排騎在路肩 機車應該跟車一樣要打方向燈才能左右轉 超車 一樣應該保持安全車距
所以功能性跟方便性就不太優
所以國外的機車大都只是休閒用

機車的速度不算慢 保護的功能又差
真的非常危險

交通工具應該是漸漸往更安全 更節能 的方向來發展才是

其實台北捷運當初剛蓋好時
也有很多人抱怨機車可以直接到目的地的比較方便
可是有在留意的人應該有發現
台北當初一連串的限制騎樓禁停 嚴格拖吊機車 紅單猛開
其實就是在替捷運拉抬運量的做法
我朋友當初也是因為一個月內機車連被拖3次 才開始使用捷運

用著用著也就習慣了
yobi25 wrote:
講到這 題外話亂入一...(恕刪)
我一直不懂
為什麼機車這種高肇事率 高致命率的交通工具
為何在台灣沒有限制嚴格一點 反而還規劃機車道這種變向鼓勵的方式

這是打壓不是鼓勵,不要誤會了。
你看有機車專用道的地方周圍一定都是禁行機車。這算啥鼓勵。
高肇事率 高致命率也是政府塑造出來
加上長久忽視機車安全後產生的數字。
機車都被擠在馬路上最危險的區域裡,能不危險?
況且台灣馬路危險也不是因為機車太多,而是駕照亂發的結果。
台灣機車密集跟國外機車少都是因為氣候跟地形造成的結果。
但國外也不是真的機車很少,想想看,真正的機車大廠
每年的生產量絕對超過台灣的三大廠。
那這些車去哪了?總不是生產後就拿去填海或放在博物館吧。
這些地方之所機車少,一個是這些地方都有適當的大眾運輸工具
其實連開車上班的人都不多。而且這些地方多半冬天不允許騎機車。
所以大家買了機車汽車多半是假日使用。
而台灣早年不注重軌道運輸或大眾運輸工具,
有錢的買汽車,中等的買機車,沒錢的買腳踏車。
走大公路主義的政府看到「汽機車」大量成長,就拼命蓋路給「汽車」跑。
然後把「機車」擠到一邊。
近幾年才發現,路不管怎麼蓋都趕不上車輛成長,才回頭想到要蓋專有路權
的大眾運輸工具,然後叫「機車」騎士去搭大眾運輸工具。
現在政府不做配套,捷運蓋好就以為大家會乖乖的去搭捷運,會不會太異想天開了一點。
對於習慣自有交通工具的民眾,如果沒有強烈誘因根本不會乖乖的改搭捷運。
其中的配套,這是政府跟經營捷運的公司要去思考的。
前中鋼董事長林文淵也說話了

林文淵直言,「除了台北市,全台灣沒有一個地方,有蓋捷運的商業條件」,高鐵、高鐵就是兩個明顯的失敗案例。他還說,全台灣可能搭高鐵的人數,大概就是目前的人數,未來也不可能再大幅提高。(新聞標題"林文淵:高捷是下一個高鐵!")
蔡依倫,遥めい,李寶英,河智苑,韓藝瑟,朴寒星,樸敏英,李智雅,尹恩惠,蘇怡賢,韓藝真,宋慧喬,新垣結衣,Tiffany,T-ara,AOA,Rainbow
我愛敗家 wrote:
我住高雄,也會搭高捷...(恕刪)


你確定期機車的成本比較低嗎?
買車的成本
稅金的成本
消耗品的成本
燃料的成本
其實算一算就會覺得機車其實沒多省
小田0216 wrote:
前中鋼董事長林文淵也...(恕刪)


切入點來看反倒是太晚了

還是繼續看其發展吧 一個地區能有捷運系統 其交通便易性增加是無庸置疑的

盈餘?目前北高捷、高鐵都是無解吧

你確定期機車的成本比較低嗎?
買車的成本
稅金的成本
消耗品的成本
燃料的成本
其實算一算就會覺得機車其實沒多省

現在問題在於機車族的量被養大了 多少排擠到了搭乘捷運的量
- - - - -
就我而言(住台中)

我從''台中市''南區跟從潭子出發到(台中)火車站的時間竟然是差不多

是相當不方便的(距離明明就比較短)

捷運的方便性或許要幾年後才看的出來

只是希望以後再建之前能先好好評估 不要浪費了公帑
太多太多的考驗
小田0216 wrote:
前中鋼董事長林文淵也說話了

林文淵直言,「除了台北市,全台灣沒有一個地方,有蓋捷運的商業條件」,........

台灣就是有這種沒有遠見,又要把大眾運輸當成營利機構看待的政客。
以營利的角度來看,全球很多城市都沒有條件。
但如果以公共服務來看,桃園、新竹、中彰、台南跟高雄都可以蓋。
可以增加都市的運輸效率,帶來的效益不是從經營者的財報看得出來的。
況且經營軌道運輸又不是只有運輸方面可以賺錢,周邊投資都可以啊。
嗯...
星期三才入住85大樓
跟體驗一下高捷

高捷
可能因載客量少所以班次少
而且車站好悶啊(也是要省錢)
速度也慢許多

Chiang:你們喔......乖一點啦,女人要持一個家很辛苦,多一點體貼別到外地就想胡來!不要自己搞砸幸福啊!
orea2007 wrote:
但如果以公共服務來看,桃園、新竹、中彰、台南跟高雄都可以蓋。

那為啥綠島不能蓋 屏東也蓋一下好了,南投也可以呀
dove wrote:
那為啥綠島不能蓋 ...(恕刪)


還可以一路蓋到釣魚台...
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