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美國沒幾次就碰到行車攻擊的鳥事

ishtar wrote:
關於這點,我個人很支...(恕刪)

我還發現一點,我去商城停車場,我發現,只要你要倒車出停車格,美國人都會等你說(他沒有要停),這點和台灣習慣不太一樣....
之前網友有提過,說實話,說美國或全世界沒有歧視,那是睜眼說瞎話,但是至少美國會去做一個 damage control, 以老美來講,一個 Asian 去美國工作,我們所做的,就是一個外來客搶了他們的工作,他們不高興,當然是非常有可能的。

什麼是guide line ,什麼是Damage Control? 如他們的EEO/EEOC ,說到做到,而台灣呢?能進步的空間真的不少,小時候騎車去十八王宮,什麼都沒做就被惡少上來問七個字,自己在台灣都被霸凌了,反而在國外待了二十五年,從來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台灣一直被稱讚有人情味,到處都是情理法,反而造成了有關係就是沒有關係,而沒關係就是有關係的社會。

小小的離題,要能夠懂得如何放下,才是真的厲害

親愛的馬桶 wrote:
所以到底要聽誰的?

一個說在美國沒有白癡混蛋會莫名其妙的從路邊衝出來,所以遇到路口是不會慢下來的
(難道美國人都不過馬路的?)
一個說行人有絕對的路權,車輛行駛到路口沒減速撞到行人就要負絕對的責任

在美國開車行經路口,真的不必減速嗎?
美國行人有絕對的路權
一但他在路口要過馬路
不小心被沒減速的車輛撞死是誰要負最大的責任?

行人有絕對路權?
車輛行經路口根本不必減速?
這不是很矛盾嗎...(恕刪)



??? 版主連路口要不要減速都要問人. 如何能"確定"自己開到路口不會有習慣性的踩煞車動作?

事實的真相已經死無對證了, 版主在國外遇到敵意逼車已經是不愉快經驗了. 相信部份網友給你的是中肯的回應. 如果版主很累, 其實那麼多人打那麼多字. 相信也很無力..

就讓這篇抱怨文沉了吧
亞利安星人 wrote:
去旅遊住觀光區或求學住大學區的可能體會不到種族歧視的問題,

真的住到華人稀少地區就知道了,

有沒有看過白人要求麥當勞店員把用餐華人趕出去的?

我親眼見過,因為下午時段全餐廳就我們一桌跟他一桌,

只因為他覺得我們不該在那邊用餐,

還好麥當勞店員是熟人沒理他,

對方真的一面罵一面把餐點丟了也不願在同一間麥當勞用餐,

這是在華盛頓特區發生的親身經歷。


另一次是開州際公路跨州訪友,

開到到快沒油找了個小鎮加油站想加油,

對方一看全車黃種人居然不賣趕我們走,

還好後來附近還有個小鎮有沒人的自助加油站。


與其在網路上把美國人捧為先進國家優越人種,

不如實際去美東或中部自由行個兩三個月,

感受會截然不同的。


你的運氣真的很好~

小弟我在號稱全美最鄉下最貧窮的西維吉尼亞住過兩年,都沒遇過你講的事情,

我在美國大概走過二十幾個州,都沒看過比那邊更少華人的地方,

光是我從西維開車到LA,將近二十天,途經十幾個州,一路上吃飯加油住宿都沒人歧視我,

可能是我長得不像亞洲人嗎?

反倒我在台灣,天天都可以看到有人對大陸人外勞菲傭歧視與不理性禮貌地對待...

基本上麥當勞在美國已經可以算是"窮人"才會去吃飯的地方,

在美國我看過財大氣粗的頤指氣使,我還真沒看過吃麥當勞的還可當大爺...

你們用餐時是否有不適當的行為?大聲講話影響別人用餐?沒有排隊侵入別人空間拿番茄醬之類的?

另外在美國通常大部分的州,如果付現,都是先加油再去店裡付錢,

你是在哪州加油?連加都還沒加就先被趕?

我比較想請問你是哪個年代在美國看到這些?






E見鍾情,獨E無二,The Best or Nothing, Only Mercedes-Benz!
親愛的馬桶 wrote:
你們的經驗都被一些人...(恕刪)

並非無視,而是那個議題與我們要分享的東西沒有關係。
今天我們要分享"在美國開車所需要注意的細節",並不是"我們在美國遇到的種族歧視次數"。

今天妳在美國遇到這種事,許多人的第一直覺就是妳們可能犯了某種程度的錯誤,才會招致這件事的發生,反而較少人認為是種族歧視,不是嗎? 那妳有沒有想過為什麼?



親愛的馬桶 wrote:
Molonlabe wrote:
第五,在"電影中",敗訴原因不在於車禍,Eric的律師原本是有很大的勝訴機會,但是最後因為Erin在法庭的惡劣態度而敗訴。


我就知道你會這麼說
如果主角一開始對法官平和尊敬的語氣態度被採信接受
還會有後續的跳腳嗎

所以,如果別人不採信妳,妳就有權利跳腳? 難不成"惱羞成怒"是正當的行為?

所謂"給予尊重",是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禮儀,這與"會不會得到好處/有利於我"是沒有關係的。

再者,這也不是重點吧? 因為那只是一部電影,而且這部分的情節與Erin當年遭遇的車禍並不相同。
爭論這個虛構的章節有甚麼意義?

難不成妳相信在不久的未來,台灣的狂犬病有可能造成全世界殭屍化?
妳知道的,這還是布萊德彼特親自說的耶...



親愛的馬桶 wrote:
如果不是有人一再作 只有台灣人會這樣 只有台灣人會那樣 只有台灣人會... 只有台灣人最...
這種不尊重又貶低所有台灣人的小動作
一些分享的常識倒還真的挺不錯

有用的資訊與建議很感謝
但淪為國對國之間的貶低嘲諷就不必了
因為每個國家本身都有一些瘋子不是嗎

妳可以直接點名就是我,不需要玩"對號入座"的無聊遊戲。

你的回答,間接的透露出你對於某些文字有過高的敏感度。
換句話說,當有人拿兩樣事情在做比對,你的情緒與注意力會被無關緊要的事情所影響。

今天會拿台灣跟美國比較,那是因為(1)妳從台灣來,(2)台灣的交通狀況與行車習慣,的確與美國的差異很大。 我拿台灣與美國比較,指出兩者的不同點。 或許在"混蛋白痴"這個用字上比較激動,但是並沒有貶低台灣的意思。

話說,毫無顧忌的從巷內衝出來的汽車與機車,不是混蛋白痴嗎? 除了造成自己的危險,也直接造成他人的危險,這種人不是混蛋嗎?


我在上面也再三提到,身邊有很多剛從台灣來的台灣人,他們在美國開車也出現相同/類似的習慣,然而這些習慣的確是有一定程度的危險性,無論是造成外國人的誤解而引起road rage(發路瘋?),或是影響到基本的行車安全。

我自己也回台灣數次,無論是台北,還是高雄,也親身經歷過台灣的交通的紊亂。

所以我可以體會,也可以了解,一如我前面強調過,為什麼台灣人會有某些危險的開車習慣。但是會養成那種類型的習慣,例如防衛性的開車模式,還不是因為有許多台灣人開車的習慣不佳? 而這是台灣人必須面對的問題。

就上我先前說過,在美國,有些人因為開車習慣不同,吃上了各式各樣的罰單,甚至有的還要上法院。 有一個甚至被"反逼車"而在高速公路上差點翻車。 但是他們都不是壞人,他們只是在不同的地方,用錯誤的方式開車而已。

今天大家身在國外,因為文化的不同而惹禍上身,這樣值得嗎?

所以我會與他們分享,解釋在美國開車應注意事項,也會點出台灣與美國行車習慣的不同。
然而,大部分的人會注意於"討論事項",比對自己的行車習慣,並加以改進。

只有極少數的人會對"國情"敏感。
不過很有趣的是,不知道為什麼,這些人也常常抱怨自己到處被種族歧視。
他們也常常"發現"大多數人感覺不到的種族歧視,而我先前也分享過一次。


台灣有台灣的好,有如美國有美國的好。
但是那並不代表台灣就毫無問題,也不代表美國毫無問題。

今天在交通與行車習慣上,台灣的確比不上美國,甚至世界上許多國家。 這是我們身為台灣人要面對的事實,而不是一句"不尊重又貶低","淪為國對國之間的貶低嘲諷"就可以讓我們忽略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會說"不像台灣",或是"只有台灣",那是因為(1)妳從台灣來,我不說台灣,難道說中國? (2)我有幸到很多國家,也有機會在當地開車,但是我鮮少遇到像台灣一樣的交通狀況。 當然,我去過的國家不多,或許就是剛好沒去過那些有類似台灣交通問題國家。

在亞洲
我在日本,沒有遇過台灣的交通問題。
我在韓國,沒有遇過台灣的交通問題。

在歐洲
我在德國,沒有遇過台灣的交通問題。
我在英國,沒有遇過台灣的交通問題。

在美洲
我在美國,無論是沙漠的亞利桑那,巨大的德州,冰天雪地的麻州,多山的北卡,就算是在紐約市與華人眾多的北加州,也沒有遇過台灣的交通問題。
我在加拿大,沒有遇過台灣的交通問題。

但是,我在墨西哥,有遇到類似台灣的交通問題。



所以,妳說呢?
妳屬於會要"注意"分享與討論的重點的人?
還是屬於選擇持續待在"國情"上打轉的人?





至於拳大提到的部分,請等我回家在回答。
那是另一個層次的問題。




CA91007 wrote:
你的運氣真的很好~小..另外在美國通常大部分的州,如果付現,都是先加油再去店裡付錢,你是在哪州加油?連加都還沒加就先被趕?.(恕刪)


正想說我住新罕布夏,紐約數年及為了生活美東95號公路南北奔波,除了工作昇遷外,也沒遇過他講的事情...
但是..有關加油,不在外面刷卡的話..不是應該先付錢再加嗎?? 呵呵

Enter Passcode wrote:
之前網友有提過,說實...(恕刪)

離題....
說真的在美國工作至少也幾十年了
聽到的或遇到的好老闆大多都是外國人
反而大多第一二代移民的亞洲人老闆都比較苛薄

忠貞546 wrote:
這樣就叫種族歧視唷?...(恕刪)


我在澳洲就被一群開車的年輕人開窗戶被大罵是狗過,我的朋友們比較慘,有3個都在路上被砸食物(都在不同的時間地點),有1個還是在生日的時候被砸,另外一個是在餐廳吃飯的時候有人經過直接說滾回妳的國家
美國有一個俗稱:DWA:Driving While Asian,就是用來影設亞洲人開車不長眼兼不守交通規則的笑柄。

樓主可能DWA了。
telecatw wrote:
正想說我住新罕布夏,紐約數年及為了生活美東95號公路南北奔波,除了工作昇遷外,也沒遇過他講的事情...
但是..有關加油,不在外面刷卡的話..不是應該先付錢再加嗎?? 呵呵


老實講,我大部分也都刷卡加油,比較少付現,如果刷卡加油,人家哪有這麼閒衝出來不讓你加?

印象中好像只有到了新澤西州加油才是有人服務幫你加油,無法自助加油(現在改了沒不知道)

我遇過先付才能加的,但在東部中部,很多州都是先加再付錢,

進到加油站,可能有按鈕先選擇哪一個加油機,或者是跟店裡的櫃檯招呼一聲你要用哪一個加油機,

然後選擇付費方式,有的付現是加油完後再去裡面付錢,各州規定不同,

我是覺得越鄉下的地方越相信人性(也可能是外來的人較少,比較少人作怪)


另外想補充一個重點,很多人沒搞清楚歧視的原因

很多人都以為種族歧視是歧視你的膚色,你從哪裡來,

這種刻板印象的歧視不敢說是沒有,但是比例來講並非最主要,

絕大多數會覺得被歧視,都是歧視你一些不融入當地的文化禮貌的行為,

以上講很多的開車道德禮節,私人空間的尊重,公共場所的禮貌等等,

文化差異使很多在台灣覺得理所當然,但在國外是絕對不適用的,

當有這些行為出現,被覺得你不尊重人,別人當然也以不尊重回復,

他們的觀念,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也就是不尊重自己,那也不需要尊重他了,

還有,自由是以不影響他人自由的原則下才能行使你的自由,

光是這兩句話,台灣就還有很長的一條路要學習了...

至於講到移民第二代或是已經擁有經濟能力的老闆通常都會對新移民比較刻薄不友善,

我個人看法是就如前面所說,最主要的歧視不是歧視膚色,而是行為,

很多亞洲移民在美國仍是不願適應改變自己的行為,導致刻板映像,如樓上所說的DWA,

而這些第二代完全在美國長大,基本上完全是美國的行為與文化完全融入,

而一些有經濟能力的老闆,則想打入真正的美國主流社會,

但都會多少都會遇到有刻板映像的美國人所給的揶揄或是不平對待,

他們覺得都是這些不融入當地的新移民所帶來的影響,

所以他們在某種程度,對新移民或是在美華人比美國人還更不友善。

E見鍾情,獨E無二,The Best or Nothing, Only Mercedes-Benz!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