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沒有想過, 別人可以顧得好, 為何自己不行.
當孩子在遊戲玩耍時, 有多少父母是全程留意的?
老實說 我出門遇到的有8成都在一旁聊天, 看手機. 等到孩子受傷, 哭叫時才知道.
上週六至科教館時, 在1樓看玩具同時, 忽然聽到一聲很大聲的碰撞地板的聲音, 回頭一看
是一名女童約不到2歲半, 坐跳跳馬時重心不穩向後倒, 後腦直接碰撞地板, 有無傷害並不知.
父親說了一句: 妳怎去玩這個啦!!!
當時她的父親離她不到2步的距離, 但依舊還是發生意外, 原因在於疏忽.
對於小孩最大的危險是父母親的疏忽.
以上是我身為人父; 每天帶小孩的經驗談; 希望您家小公主傷口復原迅速, 不留疤痕.
豆豉英 wrote:
下次我在路上埋幾顆地雷,你採到爆炸了不關我的事,誰叫你出門不先掃雷,你要適應環境...
英叔說的好啊!!!

--------------------
我只想說啦!!
賣玩具的地方!主要的顧客就是小朋友~當然付錢的是大人沒錯!!

在賣場的各個角落包個海綿啊~或是做個保護套會怎樣嘛??
而且~玩具反斗城的處理態度不好吧!!
換成是你們這些酸嘴巴的小孩跌倒~縫個四五針你不會怎樣嘛??
不會當場叫主管出來嘛??不會要求道歉嘛??不會要求改善嘛??
要是今天撞到得是眼睛...瞎了的話那也是父母的錯嘛??
要是今天撞到的是耳朵...聾了的話那也是父母的錯嘛??
要是今天撞到的是小GG...不能生的話那也是父母的錯嘛???
拜託你們講話不要這樣酸好不好!!!
請不要把我對你的容忍,當成你不要臉的資本。
對於許多發言實在是...但這也許就是台灣的消費意識,所以樓主也不用太介意.
我,支持樓主的行動,不管是要求改善或是請求賠償.
對於樓主說的玩具綁上繩子這件事印象不深,
有人說這是"展示/比較尺寸"之類的說詞,老實說我不是很認同,
因為以前去的時候小孩在一些玩具上玩,也沒看到繩子,甚至有類似樂高玩具的地方,還貼心的有個玩具桌椅可坐.
如果這些玩具只是了解尺寸用而完全不能試玩的,那就應該有警語標示或說明,但應該是沒有看到吧!
賣場的設置通常是在迎合消費者,而玩具的消費者是小孩而不是大人(去賣場看看,買玩具的是只有大人自己進來買的多,還是帶小孩的),雖說掏錢的是父母,但是如果小孩對這玩具不感興趣,有哪個家長會願意白花這筆錢,如果反斗城開了這麼多年還不能了解這道理,那後果就堪慮了!
有個想法,國外的反斗城設置,是否也如國內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