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生常因為出遊請假,老師不高興了---更新

一個問題,帶出形形色色的父母
我想必然也教育出形形色色的下一代

常常看新聞,有時不禁令人感嘆
-現在人往往自己最大,别人算什麼東西,進而惹出許多紛爭。
(漸漸少了同理心)

看了此篇,也略知一二為何會如此了

私心覺得,拳大這類的父母,應該多生些小孩
對社會很有幫助~

灑落金色陽光 wrote:
一個問題,帶出形形色色的父母
我想必然也教育出形形色色的下一代
常常看新聞,有時不禁令人感嘆
-現在人往往自己最大,别人算什麼東西,進而惹出許多紛爭。
(漸漸少了同理心)
看了此篇,也略知一二為何會如此了
私心覺得,拳大這類的父母,應該多生些小孩
對社會很有幫助~



撇開請假這件事不談
公式其實可以代入任何事件


前面幾十頁我看到了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好像有一種氛圍

天才可以不受框架約束
用框架去約束可能會毀了一個天才
框架是用來約束沒才能的庶民
沒才能的庶民必須有自知之明乖乖受框架的約束
小朋友因為課業很棒,所以他必然是個天才,長大後必定比沒才能的庶民更有成就

也許如此
但我的經驗是,上面根本不如你想像中的那樣



根據成年人的世界來看
上述根本沒那麼簡單啦!(談下去就談不完了)
我看多了很多認為自己很強很棒的
但組織(公司、企業主)根本不這樣認為 (其實你真的沒很厲害、普通員工而已)


哪有姑娘不戴花 wrote:
神邏輯那公司請假有...(恕刪)


沒有教師資格沒資格說自己是老師?
這是法律給予教師的權利?

父母的權利也要依法才能行使

父母對於未成年之子女有保護及教養之權利義務
就民法1084條第二項對嗎?

家庭教育各有文化理念不同
學校如果跟家教不一致
那個應該優先?

哪有姑娘不戴花 wrote:
神邏輯那公司請假有...(恕刪)


至聖先師孔子說

孝子之事親也 居則致其敬 養則致其樂


父母應該配合子女或子女配合父母?

kantinger wrote:
至聖先師孔子說孝子...(恕刪)


孔子說的是幼童嗎

此處所謂的孝子應當是可以賺錢奉養父母的年紀

還是你觀察到全台灣3~12歲的小朋友的父母都要小朋友以父母為重為第一?

不要平常呵護小朋友呵護的要命

到討論要請假了就說要配合爸媽
請事假不就是遵守規則了?
AW2042 wrote:
老師也是在上班工作,碰到不照遊戲規則來的家長覺得不高興,很正常。
Liebestod wrote:
不知道你有沒有仔細看完這棟樓,我對小學生洗廁所的看法!
時代在變現在都2015年了,
我轉貼2004年09月30日 對岸教育學者對類似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整棟樓我有完整看完
至於你的是哪篇我沒特別注意

國小的廁所我最近在假日的時候陪著孩子去過
都是沖水的馬桶或蹲式廁所
以目前孩子的生活水準和習慣
只要每天有人打掃不會髒得太離譜
學校老師也不會放任孩子自己去掃
一開始都會教
等到上了軌道後才會走開
如果負責的打掃的同學皮一點
老師多半還會多盯一下
自己使用的廁所讓一個12-13歲的孩子們自己去打掃
我並不覺得是過分的要求

也許我們的觀點不一樣
如果大家也都覺得讓孩子掃廁所沒必要
家長要出錢另聘工友負責清潔工作
我也沒意見
尊重多數人的決定

唸書時我掃過廁所
也不會介意自家的孩子負責掃廁所

----------------
這棟樓的討論其實代表的就是兩派不同的人生態度
自我主義強一點的
:我照規則來,請假是我的權利,老師的要求沒道理
群體意識強的
:請配合共同的作息,別造成他人的困擾

一邊看重自己
一邊顧及他人
誰對?誰錯?
難論
哪一派 社會成就高些 成為社會賢逹之士也難說
我只覺得自我主義太強的人不好相處
但多元的社會
尊重不同的存在吧~

huang123 wrote:
孔子說的是幼童嗎此...(恕刪)


孝經有分幾歲的嗎?

robin0222 wrote:
請事假不就是遵守規則...(恕刪)


對小學生來說,學期中為了遊玩請事假,是尊重了的學校得請假規定,但卻是濫用了規則。

js4042 wrote:
對小學生來說,學期...(恕刪)


會嗎?

國民教育階段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辦法

家長考量其子女學習之最佳福祉
得依法為其子女選擇受教育方式及受教育內容

家長覺得好
課業跟得上
又能增廣見聞

教育部的法令對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