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1013 wrote:
Mobile 01...(恕刪)


我是中国人,技术移民澳洲一年多了。
现在感觉,中国人完全没有必要移民美国或者澳洲。事实也是:身边的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有回国的打算。我自己也打算待两年回国。

前几年媒体天天叫喊说有钱人都在移民。但就我的观察来看,并非如此。少数移民的有钱人仅仅搞一个海外身份,真的愿意在这长待的很少。
中产阶级在澳洲或者美国的收入也往往达不到自己在中国的收入水平。再加上文化上的隔膜感,很多人就回中国了。

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北方城市有雾霾。但我感觉华东或者华南还好,也就是冬天差一些,还可以忍。而且pm2.5指数其实每年都在改善。
whero wrote:


70年限问题﹐很...(恕刪)

温州的事已经有了结果,自动续期,不收费,不影响正常的房屋交易。
dancingra wrote:
不要只会看表面上的硬...(恕刪)

浙江是取消农业户口比较早的试点区,但并不是你说的什么都被国家收回,而是村民变“股民”,原来村里的资产继续以股份的形式存在。
我觉得台湾看大陆的问题在于,总觉得大陆老百姓可以任由政府宰割不能反抗,而事实是我们很多建设也是卡在和村民谈不拢赔偿问题搁浅的,村里有什么事老人协会自发坐在村口耗太常见了。
照片这片规划的是镇里的湿地公园,隔壁村(以他们的地为主)赔偿没谈拢,搁置几年了。

Molonlabe wrote:
這些都是小事,需要有共識,時間,與人才。

而中國這三樣都有,所以歐美各國才會擔心。



請問,

台灣上下有共識嗎?

台灣還有時間內鬥與自以為是嗎?



至於人才,台灣連留住人才都很困難了,遑論招攬人才...

找個國外的人才,若不是被點名肥貓,就是想辦法內鬥推倒...

總是見不得別人好,不是嗎?




這下臉打得可重了!


你可以像瘋狗一樣對周圍的一切憤憤不平‧可詛咒你的命運‧但是等到最後一刻到了之時‧你只能輕輕放手

新疆大陆人 wrote:
感覺醫療保險大陸沒...(恕刪)


不是这么一刀切吧,应该要看省和工作单位
拿我之前在国内的经验是最差的是2000以下自付,2000以上付10%;好的单位,不用多好,比如大型外企国企,有补充医疗保险,就付一个挂号费,大概3、4元吧,其他什么都不用付。我在之前的单位因为颈椎不好,长期去做按摩,每个月都花几千,都给报了,一分没掏
這是最新的2016年國民經濟統計數字。

全國,還缺若干個省,缺的幾個北方省份經濟增長率都不怎麼樣的,最慘的遼寧聽說是今年增長率-5%,新疆西藏應該還好,因為有不少補助:


廣東,今年深圳、汕頭的增長率很高,廣東的貧富差距可能全國最大,深圳的人均GDP是梅州的7倍,第8名江門的人均收入就已經在全國平均數左右了。
但廣東和其他富裕省份比如江蘇、浙江的GDP統計應該有很大疏漏,收入被嚴重低估。發達地區的小、微企業往往少報收入以便逃稅,窮的省份沒有那麼多小型企業,所以統計的反倒更准。
本來第一梯隊是廣州、深圳、東莞、佛山、珠海,但東莞前幾年騰籠換鳥搞的挺慘的,這一年來逐步好轉,尤其是華為的生產研發基地搬遷去松山湖,接下來應該開始恢復了:


福建,漳州增長很多,全省各地的貧富差距很小,最富的地區不到最窮地區的兩倍:


江蘇,除了蘇北幾個地區比較窮外,全省都很富:


浙江,也是富裕而發展均勻,沒有很窮的地方:


遼寧,今年重工業產能過剩在調整,總體形勢很不好,最惨的煤铁工业地区跌去20%以上的产值,只有大連一枝獨秀(跟別的省比也不行):


前100名的城市,4個直轄市外,其他的應該都是地區級城市,統計口徑為直轄市/地區的總量,即包含該城市下轄各縣級單位的量,這張表應該不是很准,比如廣東汕頭從廣東省的表格看,數字已經超過這張表的最後幾位,但並沒有列入:


說各實話:你拿懶叫比雞腿不覺得好笑嗎?
國家大小,資源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的,怎麽比較,以平均水平來看,台灣人文還是稍微領先的,硬體完全不能比,慘敗,但,台灣還是有很多優勢的,重點是如何發揮我們的優勢,不過政黨惡鬥倒是台灣最大問題。
國家大小,資源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的,怎麽比較,以平均水平來看,台灣人文還是稍微領先的,硬體完全不能比,慘敗,但,台灣還是有很多優勢的,重點是如何發揮我們的優勢,不過政黨惡鬥倒是台灣最大問題。
中國大陸的排隊文化。大概 需要很久很久的時間才能追上台灣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