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台灣人 學會上廁所
衛生紙丟哪裡,原本是生活裡不起眼的小舉動,但在台灣導遊的耳提面命下,似乎成了台灣人該具備的國民外交「禮儀」。網路上的公民運動「我們的希望地圖」中,不少人鄭重許願:「希望台灣人可以學會怎麼上廁所」。
到底,衛生紙的落點該是垃圾桶或是馬桶?台灣公廁裡的指示也是「一國兩制」,高鐵和部分場所要求直接丟馬桶,衛生棉等才丟垃圾桶。在住家之內的私領域,同一家人也有不同看法。
衛生紙丟哪 夫妻倆大吵
李姓夫婦就曾為了衛生紙去向大吵一架。李太太堅持,「衛生紙會塞住馬桶」,規定小孩一定要丟進馬桶旁的垃圾桶;李先生則認為衛生紙裝在垃圾桶不衛生,清理時實在很臭,主張直接丟入馬桶沖掉。
真相是什麼?造紙業者陳忠民說,市售衛生紙可在水中溶解,適量丟進馬桶不會阻塞,台灣人習慣把衛生紙丟進垃圾桶,是全世界的特例。這習慣由何而來,並風行全台,已經不可考。
台灣觀光客 嚇到日本人
日本旅台作家青木由香說,台日民眾對衛生紙落點的堅持,真有文化差異,她至今還有點錯亂。她曾經到東京一家飯店,當天有七、八百位台灣人住宿,結果老飯店的廁所,因為無垃圾桶可丟衛生紙而慘不忍睹。她也在書上說:「給所有的台灣人:為了不要滿地堆滿使用過的衛生紙,請認真、頻繁地打掃。」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周志浩說,歐美、日本等國家的公廁垃圾桶是讓女性丟棄衛生棉,有時還貼心地提供不透明塑膠袋裝用過的衛生棉,包起來衛生也不惡心;衛生紙則是直接丟進馬桶沖掉,有的公廁還有「衛生紙丟馬桶」的清楚標示。
衛生紙落點 文明的指標
如廁後的衛生紙赤裸裸攤在垃圾桶,會散播病菌嗎?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秉穎說,就算衛生紙沾了病毒和細菌,只要不碰觸,倒是不用擔心傳染。
「衛生紙的落點,顯示城市和人民的文明程度。」主婦聯盟董事長顏美娟、台北市議員簡余晏、台灣衛浴文化協會理事長吳明修等民間團體和民意代表,發動了衛生紙丟馬桶的「文明生活運動」,希望改善公廁文化,提升台灣的觀光形象。
簡余晏說,科學證明馬桶是衛生紙最好的歸宿,身為首都的台北市應率先示範,在全市公廁加註標示,宣導正確的衛生習慣,杜絕「滿廁黃金紙」現象。
每年清廁紙 要花三億元
她表示,據造紙公會估計,國內每年用掉的廁所衛生紙高達十六萬噸,每年清運處理要花近三億元,相當可觀;若丟進馬桶沖掉,這筆錢就省下來了。
台北市衛生下水道工程處說,衛生紙丟馬桶不致阻塞化糞池和下水道,終端的汙水處理廠也只會增加汙泥量。環保局官員表示,衛生紙丟馬桶有垃圾減量效果,前台北市長馬英九曾推行這項運動,最後不了了之;如何讓民眾清楚認知什麼可以丟馬桶、什麼不能,是推廣上的困擾。
自動販賣機 應賣衛生紙
矛盾的是,許多公廁自動販賣機只賣面紙,若未提供衛生紙,民眾情急之下只能用面紙,無異提高了馬桶阻塞機率。台北市公廁除了全面提供衛生紙,市府也將協調廠商,把販賣機的面紙改成衛生紙。
【2008/04/21 聯合報】
本報民意調查發現,無論居家或在外,大多數民眾早已習慣將如廁後用過的衛生紙投入垃圾桶,讓馬桶沖掉的只占極少數。
使用公廁時,九成二的人會把衛生紙扔進垃圾桶,只有百分之六丟馬桶;在家中將衛生紙直接投入馬桶者比率略高,但也僅有一成一,八成九民眾仍是丟垃圾桶。
擔心馬桶阻塞可能是衛生紙丟垃圾桶的主要原因。調查發現,近半數(四成九)民眾不清楚目前所使用的衛生紙丟進馬桶可以溶解,僅五成一有正確認知。
此外,只有三成民眾知道將廁所衛生紙丟垃圾桶是「台灣特例」,其他國家很少這麼做。
若在國內推動衛生紙丟馬桶的「文明生活運動」,成功機率如何?在不會造成馬桶堵塞的前提下,六成三民眾能接受,不過,也有約三分之一的人堅持不願配合。
這次調查於四月八日晚間進行,成功訪問了八百十五位成年人,另二百十四人拒訪;在百分之九十五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在正負三點四個百分點以內。調查是以台灣地區住宅電話為母體作尾數兩位隨機抽樣。
【2008/04/21 聯合報】
造紙業者說,市售知名品牌的衛生紙,經測試都可在水中溶解,適量丟入馬桶不會阻塞,但消費者大半不知。知名衛生紙(如舒潔)、面紙產品已在包裝加註「可丟入馬桶」或「勿丟入馬桶」字樣,提醒消費者馬桶是衛生紙的好歸宿。
衛浴業者表示,國家標準規範要求測試馬桶對衛生紙的沖力,只要衛生紙不過量都沖得掉,跟建築物新舊無關。
業者也指出,衛生紙投入馬桶,或多或少都會吸水,按鈕沖水時,糞便和衛生紙即可被帶走,除非連接馬桶的汙水(糞)管口徑低於標準的四英寸,或汙水管布設的坡度不符標準,才會出現暫時性的阻塞。
生產舒潔衛生紙的金百利克拉克台灣分公司家用紙事業部協理陳忠民表示,一般廁用衛生紙是用磨碎的木材纖維製成,不加藥的纖維有親水性,做成的衛生紙沾水隨即軟化,加上馬桶水流的衝擊,會自然解離分散,不會阻塞汙水管、化糞池或下水道,所以用過的衛生紙丟入馬桶沖掉較衛生,還能垃圾減量。
陳忠民說,如果在紙漿的天然纖維裡加入「溼強劑」,就能去掉親水性,讓纖維溼潤後還能維持一定的強度和韌性,比如面紙、廚房紙巾和餐巾紙都是,所以擦汗、吸油時才不會碎裂。但加了溼強劑就變得遇水不易裂解,所以不能丟進馬桶,否則極易阻塞。
近來部分百貨公司、飯店和餐廳的公廁陸續提供拋棄式坐墊紙,方便使用者墊在馬桶座上,陳忠民說,坐墊紙也摻有暫時性溼強劑,一般而言投入馬桶不成問題,但是否適用每一個馬桶則不敢保證。
提倡衛生紙丟入馬桶,陳忠民認為是正確的作法,但需要造紙廠商、政府、衛浴業者、施工者和民眾等多方面的配合才能奏效,包括用水量少、強調靜音但水流較緩的新式馬桶,沖力不能打折扣;特別是對民眾的教育宣導,才是讓公廁垃圾桶不再紙滿為患的關鍵。
這麼多年的習慣跟觀念,一時也無法改變。
但是能調整的人,就試著做做看吧!
***************************************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707/5/12q2k.html
如廁衛生紙沖馬桶 台灣一年省六億元
更新日期:2008/07/07 12:27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市七日電)國人如廁習慣將衛生紙丟到垃圾桶,台南市政府今天發表衛生紙溶於水,且不會阻塞排水系統的實驗,推動衛生紙直接丟進馬桶的新觀念,預估全國一年可節省新台幣六億元的衛生紙清理處理費用。
市府環保局發表研究指出,國人每天使用的廁所衛生紙達三百四十公噸,丟到垃圾桶後,非常棘手,無法回收,只能清運處理,以每公噸四千六百元計算,一天費用高達一百五十七萬元,一年約有六億元。
環保局表示,國外鮮有人把污穢的衛生紙丟到垃圾桶,都是直接沖進馬桶,但台灣因早年下水道設施及排水系統落後,被教育成把衛生紙丟到垃圾桶,形成特例,不只無法回收,污穢的衛生紙在開放式垃圾桶中,還會散播細菌。
不過,能直接沖到馬桶的只有溶於水的衛生紙,面紙、生理用品及尿布,一概不行,衛生紙也不能一次丟半包到馬桶中,否則還是會塞。
環保局呼籲家中廁所永遠只放衛生紙,不要放面紙,且要釐清兩種紙的用途,如此就能養成馬桶沖衛生紙,面紙丟垃圾桶的習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