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 911是個驚天大騙局?


sheauyih wrote:
五角大廈那個..我記...(恕刪)


可是換個角度想,民航機高速撞擊建築物的近距離聲音有幾個人聽過.況且飛機都已經是不正常的飛行(一.那麼低空飛行,二.要撞到地上了),又哪能聽到正常飛機的聲音.

AlgerChen wrote:
可是換個角度想,民航...(恕刪)


飛機不會因為下降聲音就不同..

可以去大園空難現場重啟的奇跡咖啡廳喝喝咖啡,看看大型客機起降~~

煥仔LINE貼圖上架囉https://line.me/S/sticker/17182258
五角大廈的結構資料有夠難查.

我僅將我觀察的提供出來,大家討論..

1,本建築剛完工.可能混凝土剛灌完漿未完全到設計強度
我查了一下是30天到達設計強度,14天到設計強度的2/3
但外牆磚都貼好了,結構物推斷也差不多要30天了,
我不肯定,要有灌漿日期才能推算強度是否足夠

2,最外圈的撞擊缺口,有一邊是平的
屋頂有一到白線,可能那道就是伸縮縫..
這麼長得建築物一定有伸縮縫.會比較弱一點
伸縮縫的意思就是兩邊的結構是分開的.
所以撞下去,那面牆切得乾乾淨淨..
裡面幾道的伸縮縫都在同一個位置.
借圖:


4,本想看是不是剛好有角度窗戶可以穿透,又沒有柱的阻擋.
這樣物體就可以穿透進裡層.而且飛行方向近乎水平.
室內尚未擺放家具.巧合也是有可能.
找了一下3d模型,3d warehouse都不是很精準,所以作罷...看有沒有更精準的.轉角度看看..

5,關於路燈沒有撞斷,這也是有可能的.
主因就是路燈的一端是開放的,另一端也只有簡單的固定..
所以路燈被撞飛了,而不是撞斷,
柱子因為兩端都是被固定住所以被撞斷
這如果有詳細數據也是可以模擬出來的.



CADER 論壇 http://cader.tw
jjhuang.tw wrote:
五角大廈的結構資料有...(恕刪)


如果單獨看一件事,
例如一根路燈能在1/10的撞擊機會是連根拔起,
的確可以用特例來解釋.
但如果連續五根都是一樣情況,機率就只剩下(1/10)^5=十萬分之一.
五角大廈的情況也是一樣,
如果撞擊點正好是混凝土特別弱=1/10,
第二層又特別弱,再1/10....
功夫龍也是特別弱=1/10,
機頭穿透幾層牆壁都正好是窗戶,沒撞上鋼樑=1/10,
溫度高到飛機融光,卻又因灑水沒造成大火=1/10,
機尾因不明原因消失=1/10,
左引擎因不明原因消失=1/10,
右引擎又因不明原因消失=1/10,
其他座椅,行李,...因不明原因沒有拋散出來=1/10.

整件事要這麼多巧合一起發生,隨便乘一乘也知道是幾十億分之一的機率,才會發生五角大廈的詭異情況,
如果一件事有很困難的解釋(每個1/10都要去找出特殊情境的藉口),也有很簡單的解釋(根本沒有飛機),
我們該信那一個?
(而且更巧合的,正好同天有一棟大廈,沒被飛機撞,沒大火,卻在兩間世貿大樓倒下後的幾個鐘頭,也自己倒了)
ps.
臺灣的法官,就能硬掰孤男寡女脫光光蓋棉被,拍裸體婚紗,其實是純聊天的清純男女,
有人肯信機率上可能是他家事,我是不可能去信那種詭辯的玩意兒.
果然世界之大,跟我一樣無聊的也很多,..
還真的有人針對路燈做個整理
http://911review.org/brad.com/pentagon/lightpoles/
路燈不存在機率問題.一個說得通,全部就說得通
我覺得看起來很正常啊.有斷啊.
路燈基座施工圖: http://down3.zhulong.com/tech/new_miniature/3160/20081023152118526.jpg

他拿汽車撞路燈做比較,其實也是不同..
汽車撞的位置較低.對基座產生較多"橫向"的剪力
但是飛機撞的位置較高,產生槓桿作用.
對基座4顆螺釘產生的可就是"向上"的拉力了..


CADER 論壇 http://cader.tw
邪惡兩三事 wrote:
會啊,搞不清楚狀況的人就會亂PO一通,唯恐天下不亂
那都是早已經證實是偽造的東西,你這不是栽贓是甚麼
另外請回答因拍攝Loose Control而被捕的製片人是哪位恕刪)



你好壞.....你這樣問我..我沒法回答你耶......


你真的逼我回答你的話...我只好回答你.....










Loose Control的製作人現在正在幫 Missy Elliott(蜜西艾莉特)錄新專輯吧........


<輿論戰上課心得> 輿論戰如何影響民眾的選擇 (呂炯昌)


人民是國家的構成要素,因此在民主國家政府的重大決策通常需要多數民意的支持。而執政者為了使主流民意支持政府的決策,所以必須對輿論進行操控,以全球霸主來說,美國政府操控輿論的主要手段為:

上圖:美國發動的第一次海外戰爭

一、製造假新聞
紐約時報於2002年2月20日披露了美國政府操弄民意的醜聞,五角大廈在國防部長倫斯斐的授意下,成立了秘密單位「策略影響局」(OIS),由Simon Worden將軍負責指揮,任務為製造有利於美國的不實訊息,對國內外媒體提供資訊,以便進行統戰。2003年美國女兵潔西卡‧林區(Jessica Lynch)
被美國特種部隊「英雄救美」獲救的新聞,美國媒體指出林區在被俘前曾英勇抵抗,被俘時更遭伊國軍官凌虐。後來經過查證這是美國政府精心策劃的假新聞,目的是為了營造伊拉克海珊政權的邪惡形象,以消彌國際社會對於美軍出兵正當性的質疑。
此外,聘請公關公司製造新聞也是方式之一,美國國內的公關公司神通廣大,公關公司不僅擅於製造新聞,更深刻了解媒體的喜好及需要。因此美國政府時常委託公關公司模仿媒體,製造出近似客觀而且品質高的新聞以提供媒體播報,透過間接的手段來達到操控輿論的目的。老布希總統任內曾聘請Rendon Group公關公司,負責編造伊拉克士兵洗劫科威特婦幼醫院,並將嬰兒保育箱內的幼兒殺害的暴行,此一假新聞後來也是促成美國國會決議出兵伊拉克的關鍵理由之一。據統計小布希總統首任任內,共花費2.54億美元作為公關費用,約為柯林頓總統任內的二倍。
二、為媒體設定議題
大眾主要傾向於瞭解媒體所關注的議題,而媒體所報導的先後順序,將影響輿論傳播的廣度及深度。美國雖然標榜不干涉新聞自由,但是在伊拉克戰爭期間,美國政府依舊對媒體進行控管,部分媒體因為得罪政府而遭換人。此外美國政府撥列大量公關預算來製造新聞,透過公關公司提供媒體「簡便」的新聞,基於利益考量美國媒體不敢惹麻煩而得罪政府。
而加強與媒體聯繫,政府官員與記者之間越來越熟悉,政府官員透過記者與公眾與社會菁英互相溝通,而政府官員則提供記者重要消息來源,透過這種相輔相成的關係,使得雙方關係越來越密切,也讓政府更有利於操控輿論。
,美國政府利用輿論來操控民意最惡名昭彰的例子當屬1898年的美西戰爭。19世紀末,美國國力已經從南北戰爭中復元,開始進入了帝國主義時期。美國國內的大財團迫切需要開闢新的市場、投資場所和原料産地,於是各種宣傳機器大造美國應當對外擴張的輿論。然而美國向海外擴張的腳步落後其他歐洲國家許多,整個世界已爲其他殖民大國瓜分完畢。美國想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但是因為力量有限,尚無能力與英、法等國抗衡,只有垂垂老矣的西班牙是個好目標。這時的西班牙已是日薄西山,在19世紀初期中南美洲的殖民地紛紛獨立後,昔日的龐大帝國只剩下古巴、波多黎各和亞洲的菲律賓等殖民地。美國決定對西班牙發動戰爭,奪取西班牙僅剩的海外殖民地,把加勒比海變成美國的「內湖」,並在太平洋獲得重要的戰略基地,以便成為遠東及太平洋地區霸權。
不過美國國內的大多數民意與政府及大財團認知不同,在美國多數大眾心中存在著孤立主義的信念,美國開國功臣喬治‧華盛頓總統曾在1796年的《告別演說》(Farewell Address)中,警告美國大眾「不要陷入到錯綜複雜的結盟體系中」。孤立主義者相信美國軍事力量如果不發動戰爭的話不可能影響國際環境,但是孤立主義者同時相信美國不值得為達到塑造國際環境的目的而冒險發動戰爭。

1898年2月15日,美國海軍裝甲艦緬因號在古巴的哈瓦納港爆炸沉沒,艦上260位官兵全數罹難,事後美國政府及輿論均指控這是西班牙所主導的攻擊行為,美國媒體開始大造戰爭輿論,藉此提供美國向西班牙宣戰的大好機會。其中以紐約日報最為熱中,以「國人應同仇敵愾,打倒萬惡西班牙」為標題,大肆宣染此一事件,一再敦促政府應該採取行動,紐約日報也藉由「緬因號事件」的炒作,發行量由每日3萬份暴增至百萬份,其他報紙亦跟著附和,美國國內民意由反對出兵轉變為強烈要求向西班牙宣戰,當時的麥肯利(William Mickinly)總統於是在民意的熱烈要求下,於1898年4月25日向西班牙宣戰。


上圖:緬因號.....艦上260位官兵全數罹難

事實上,在美國向西班牙宣戰前2個月,美國海軍艦隊已經在香港待命,國會也徵兵20萬人,隨時向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地展開進攻;而根據13年後公佈的「緬因號事件」調查報告指出,緬因號是因為艦上機房發生意外而爆炸沉沒,並非當初美國方面所稱的遭受西班牙攻擊之說。美西戰爭不但是美國歷史上的首次海外作戰,也因此被史學家稱之為史上最惡名昭彰的輿論操控民意範例。



上圖:建在紐約市的緬因號紀念碑

1964年美國宣稱兩艘驅逐艦在越南外海的東京灣遭到北越魚雷艇攻擊,美國媒體立即大肆報導,製造應對北越發動報復攻擊的輿論,當時的詹森總統立即下令轟炸北越,並出兵越南展開長達10年的越戰。事後證實「東京灣事件」也為美國政府及媒體捏造的,目的跟「緬因號事件」一樣,都是企圖營造輿論以引導美國大眾支持政府的海外作戰政策。
由「緬因號事件」及「東京灣事件」的例子可以看出,當政府與媒體緊密合作時,配合適當時機能塑造出有利於政策執行的輿論,並藉此改變民眾的選擇及認知。


原文網址: 輿論戰如何影響民眾的選擇 (呂炯昌) | 戰略風--王崑義部落格 | wang8889999 | NOWnews 部落格 http://blog.nownews.com/article.php?bid=21332&tid=1303072&tyid=N#ixzz1YFp5SVmO

伸延閱讀:

女兵-傑西嘉‧林奇的“傳奇”人生

轉貼.....阿米仔部落格

「黃色新聞」(Yellow Journalism)的由來

轉貼.....真˙新聞無雙——全台最專業的新聞學教學部落格

討論A:下面這段解釋二三層樓的玻璃問題


The area struck by the plane also had blast-resistant windows—2 inches thick and 2,500 pounds each—that stayed intact during the crash and fire.

五角大廈牆壁不一定,但是大多數的防爆窗被800公里的客機零件打穿

各種資料照片可以顯示有許多玻璃被打穿,這點不管你是不是陰謀論者,都沒有疑慮

唯一說不通的,就是陰謀論者講的零件一定要打穿60公分的鋼筋水泥才能進去二、三樓


討論B:下面這段解釋一樓的直接穿牆的問題



FEMA資料



五角大廈公開資料



把問題拉回一樓,一樓的老鼠洞是合理殘骸造成的,根本不是陰謀

FEMA的調查報告顯示E、D、C的辦公室都有受到影響就是合理的

五角大廈的公開的客機零件散落比對圖,就是合理的,也大致符合FEMA的


一、五角大廈C、D前幾天的施工照片顯示,除了沒有E的防爆加強外,有些內部根本就是毫無險阻


二、客機墜毀現場的老鼠洞塞滿了飛機殘骸與零件
這些扭曲擠壓過後的零件,硬度與強度早就不是陰謀論者嘴巴講的單純薄薄的金屬鋁片拿來穿牆。仔細看一下我貼的原版老鼠洞內的這些零件照片,推估一下800公里的時候,滾在地上一樓,他可以對一般鋼筋牆壁造成甚麼樣的傷害





穿牆有甚麼了不起,這一張照片梁柱都被殘骸打歪了




機尾到哪了
如果有人號稱也看過資料,應該就知道機尾在哪裡....(哦!該不會是那位說要提出官方來源結果閃躲的那一位吧?)



大部分比較輕薄的飛機殘骸到哪裡去了?
一、物理撞擊:科學實踐證明,強大的飛機撞擊力道,會對鋼筋水泥造成破壞,飛機零件也會四散。當然如果你要挑這個案例的毛病,當然就是沒有人拿757去測試撞牆,而是拿戰鬥機,而且原地的速度比不上757的800公里


二、化學燃燒:科學實驗與案例證明,即便沒有撞擊,光是燃燒,飛機就會消失,化學變化我不想再多說





至於德州案例,原本是要來分享大家一起來開智慧的
我從昨天下午一點就不斷提醒網友

飛機引擎零件是不同的,他能夠比機身更耐高溫

也不斷提醒飛機是會因為燃燒而消失不見了

但是引擎比較難,講了N次

有人就是聽不懂,就是在那邊比飛機大小XD

要不然就是說引擎怎麼沒燒掉?(啊你昨天下午十二點發問雙子星的飛機引擎怎麼在,我下午一點馬上告訴你,現在是怎樣又問一樣的問題,你有認真看嗎?有想要了解化學變化嗎?)



告訴網友,這種變化不會因為體積大小有改變

你家裏燒水會因為水壺比較小所以70度就燒開了嗎?

貼案例就是要跟大家分享開智慧,看來我失敗了






如果一個事件給那些沒有基礎物理與化學概念的人去引導

事情會引導成甚麼樣子?我們需要科學家


跟世貿雙塔一樣,五角大廈現場也找到77號班機的引擎零件

你要信物理撞擊、化學燃燒、現場證據。還是還再信什麼陰謀?




100% wrote:
而110層的世貿大廈呢?一棟燃燒了近1個小時,在10秒鐘之內完全坍塌。約半個小時後,另一棟燃燒了1個半小時不到,也在10秒之內坍塌。2棟樓的火勢只蔓延了4層。傍晚,47層高的7號樓在6秒鐘內坍塌。是否太類似、太雷同、太一模一樣了?而且,每一棟樓的坍塌都沒有一絲一毫傷及周圍很近很近的樓群。...(恕刪)


偶也很懷疑

這麼大的大樓

怎麼可以10秒內"夷為平地"

夷為平地喔!!!!

撞擊點上面被燃燒化成灰,還可以解釋

下面的怎麼會倒呢???

而且是垂直的變碎片

真的很令人不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