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haha wrote:
還是單純只是看到別人有錢就酸
在我看來,多數的人的反應都會差不多吧
(扣掉下跪)
Sorry! 多嘴回應一下下,若有冒犯請見諒

(1)不覺得原PO有任何看到別人有錢就酸的感覺
(2)昨天幾個女同事們討論到這則新聞,大家都一直認為這位『貴婦』太OVER了,不只下跪這一點。
那是VIP DM,聽說是每人寄發一本,該貴婦很厲害,短短10分鐘內收集了54本。
難怪人家會先詢問一下。
另外,我們幾個女生是認為這樣得理不饒人的態度,就算不下跪,單憑鬧上新聞這點,就失去格調,不太值得了。
但是卻成功打響她的知名度囉。
(P.S.
1.除了我比較窮以外,因為身在外商,參與討論的都是年薪150萬以上,家境很好的女同事
2. 我個人是不買Gucci啦,因為覺得中部某百貨的Gucci 幾乎都板者晚娘臉,才不想花錢受氣呢!

Prada, Chanel, Ferragamo, Burberry,LV的服務態度好多了
)
女生騎單車是一種充滿活力與時尚的行為
看媒體的報導也不清楚
昨天找了朋友關切一下到底是怎樣 也渡了一本
可用期已過 所以PO出來吧
DM是給VIP顧客的沒錯 所以有數量上的問題
當然 能找越多來買 就越棒
所以 這本DM 沒有特別的管制 但是有一限定
就是給VIP的顧客
問題出現了 這位小姐怎會有54本之多?
起因是她找了某位認識的百貨人員 要有VIP折扣的DM
這本DM 已經是最後一天可用 所以對方給了她一大堆
而且是已封好 但沒寄出的
這位小姐 拿著這一大堆 跑到g牌 就說 " 我要打十個!! "
說錯..... 那是葉問說的....
她說 " 我要打折扣~!! "
正常來說......妳有折扣券 有錢 ...櫃方當然是很高興妳要買一大堆
但問題出在....這一大堆是那來的? 明明是一人一本....
僵持許久 這位小姐堅決不透露 是那一位給她的...
並對媒體大喊 "我花10分鐘就找來的!"
好吧 要用可以 但要照上面的規定
單筆單櫃 滿20000折4000 不可累計折扣 每櫃均可抵用乙次
不可累計折扣
但....這位小姐就是要累計折扣...
她要以購買的全額 一次折扣54本
也就是要專櫃 把一筆消費 拆成54筆來計算
可是 問題在 就算要拆54筆 至少應該要買54樣
而且每樣都要滿20000
可這位小姐 認為是館方不願接受只有她一人去買 所以不給拆54筆
最後 就是烙人 找媒體 然後互跪的戲碼了
下面把其他回的加上去... 一次看比較不麻煩
------------------------------------------------------------------
另外再說
一開始 這位小姐是要用 30萬....折54本...
當然是不給用....所以才會爆發後續的問題
直到最後 她才買到百萬
54本 x 2萬 = 108萬
也就是至少108萬才可折54本
拆帳要拆幾筆根本不是問題
要怎麼拆 都是可行
前提是 一樣東西就是一筆 單是單筆就是2萬
就算買了5樣東西 也是要滿2萬
你買5樣 有4萬 當然可拆二筆.....
但是拆三筆...也只有一筆是2萬...
一開始就是因為30多萬不給折
後來這位小姐才找朋友一起來買
把金額湊到百萬
百貨公司道歉是在於服務不週
因為要延長到半夜 才把貨調完整來給她湊滿折扣額度
所以可以看到館方道歉是說 ... "對不起 服務不週"
而小姐回跪的那一句話 "對不起 是我買太多"
原因就在這
不然沒頭沒腦的 幹麻要說自己買太多?....
至於為何媒體不把事說清楚??
若說清了 也只是小事一件 何來頭版價值??
更糟的是....媒體自己也知道 一開始這位小姐的金額是無法折54本
但是媒體卻沒有說出來...也沒有把DM內容說出
只說小姐拿錢出來有30萬 但館方不給買...... 一切讓大家去想像
連先後拿多少錢 都還列表出來....先買15 再拿30 最後湊百...
好心的媒體.......連折出多少都算給大家看 .... 於是更添大家的憤慨之心
但是 最後館方還是給她買了
究竟是誰對誰錯??? 大家自己去評斷吧.............
好湯大王 wrote:
會因為這種行為讓店家怕到了
進而讓其他會員喪失原本商家欲優待的尊崇折價
噗~國際名牌這樣就會怕到喔~~
那名牌還是別做有錢人生意好了~免的一天到晚受驚..(恕刪)
前陣子新聞不是有報餐飲業為促銷而在資訊通路印折價券
結果人人都拿折價券來消費
餐飲業者大喊吃不消
所以不是只有有錢人集中消費的精品業會怕而已
如果85萬的現金可以買到100萬的sogo禮券
那太平洋崇光不就是笨蛋?
不
百貨業者高興還來不及
一來現金已入袋
二來業者算準100萬不會全部回收所以還是賺
這在年年都是常態
如果每年都完全回收百貨不就虧死
八十五萬的收入賣一百萬的貨?
但萬一今天有人要鑽遊戲漏洞破壞遊戲規則請問吃虧的是誰
是板上今天吆喝的這些的老百姓
我們不再有優惠可使用
以後也沒什麼滿幾送多少的事情
投機者少去套利的機會不痛不癢少賺一點
你我卻少去省買菜錢的機會
我不得不說句現實話,我覺得板上不少人都是目光短淺只看到眼前的人
請聽我道來
端看板上很多人都覺得這是消費者對上大鯨魚的擂台
許多人看到大鯨魚吃鱉,吆喝助陣的很高興,心裡很爽
但我不得不問
板上多少人拿得出六十萬消費券?
板上多少人可買上幾十個包包?
板上有多少人有那面子可以在十分鐘之內討到54本折價券?
板上有多少人不爽時可以找到大官當救兵?
板上有多少人可以隨時隨地烙一堆面貌不善的人助陣?
她並不是一般的消費者小蝦米,她今天的成功對我們消費者的權益毫無伸張到
她的勝利對我們小老百姓的消費權益毫無指標性意義
在這助陣聲威一個跟我們完全是不同族群的人意義在哪?
反倒是她的成功會使得百貨各級業者往後更小心對付我們消費者
想辦法讓我們一點利益都得不到
今天受害的是誰?
不是那百貨業者
也不是那二手商消費者
是我們
有些人說她明明就是消費者
對
她可說是也可說不是
今天部長夫人被搶皮包兩小時就捉到了,她無官無給職啊,她也是小老百姓啊
為什麼我們也是小老百姓卻捉不到?
我前面已經說到她這種消費者跟我們這種消費者有什麼不同了
好事多率先將台灣電器退貨期改成兩個月是因為什麼?
是因為一堆人咬住給消費者的權益卻當成漏洞理直氣壯
對啊,我們符合遊戲規則啊,我們於法有據啊
會不會哪天烤雞人人都吃到剩一口拿去換時〈我真的看過〉
烤雞退貨期限也改成二十分鐘?
拆封過玩膩的遊戲卡帶拿去退代表的不是對消費者權益的友善
而是轉嫁到所有倒楣乖乖依遊戲規則且付年費的所有消費者
一件事情可以試著從多個面向去看
最後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這話真的被濫用了
哪來那麼多葡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