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與學者反 國光石化 怎不開放 六輕 竹科 中科 南科 全面登陸

twkscity wrote:
台灣農業技術很強,但務農人口卻不成比例,

那天台灣沒人想種田捕魚(污染源太多,沒人買,沒人吃),要向國外進口時,

人口組成也因工業污染和人口政策,只剩中老年人佔多數(稅收來源?生產力?)

接著褔利政策和公務人員也開始大波動,公家裁員和欠薪成為時尚口號,糧食還是得進口,

很不巧的因全球天候異變,小麥和重要食糧作物產量大減(空包彈大增),台灣因為資源有限

,搶不過大國,只得下令全面改種基因作物,大家歡天喜地的,替肚子裡數不清的食品添加物

又新添一項好東西,如此一來,新的基因結合人類原本基因,突破人類身高限制,長到

三米六,成為名符其實的巨人島(復活島石像?),全球新聞媒體聞風競相前來採訪,結果一下

機場才發現被一群三米六的巨人包圍,全數被吃掉(WHY??)。


原來,這個消息是一位倒楣的外國記者,在被吃掉前用手機發了封附照片和影片的郵件回母國,

全球一片譁然,但因台灣當局所有有志之士已全數逃離,只剩一群失去人類意識的巨人在島上橫行,

於是,台灣自此被國際除名,下令任何船隻不得靠近台灣,只有配備重型武器的生物學家和軍隊

被允許登陸蒐集樣本,久而久之,台灣奇蹟人魔島之名,不逕而走。

不得不佩服你有寫小說的能力,但我聽你再屁。農業技術很強?好笑強到台灣可以產小麥去做麵包跟麵食?跟汙染源有關?我聽你再屁。去查查自助餐的米飯有多少是國產。你想太多了!國產很貴的,業者不會用。可是你是不是外食族呢?還是你三餐都是吃台灣米?
就拿之前的香蕉來說好了,是汙染源太多沒人買,沒人吃?我聽你在屁?根本是一堆人不想消費還敢說挺農業?
我還頭一次聽過基因作物可以完全抵抗環境的。好好去查一下了解一下好嗎?基因作物可以讓西伯利亞種小麥?
拜託我知道小說不需相關知識我懂,小說啊!天馬行空是可行的。
willk wrote:
這個情節拍成電影應該...(恕刪)

我覺得沒什麼不好耶!或許可以增加國人米食需求,只是還是要吃的是台灣米才對台灣農業有益處

最強之狼 wrote:
我還頭一次聽過基因作物可以完全抵抗環境的。好好去查一下了解一下好嗎?基因作物可以讓西伯利亞種小麥?


基因作物可以加快糧食生產..甚至可以讓農作物抵擋乾旱等惡劣環境

只是現在糧食危機不是很嚴重..加上基改作物還未被證實對人體無害

基改作物以後讓西伯利亞可以種小麥不是神話...只是你不敢吃而已

ace52950 wrote:
+1
宜蘭光靠農業, 觀光業就薛翻了.
只有台北人一有空就往宜蘭跑, 有聽過宜蘭人需要到外地去吃頭路嗎?(恕刪)


我同事就好幾位是宜蘭人,問他們雪隧通了,觀光業應該很發達
可以辭掉工作回去了.

他們都說 : 回去等著餓死.

一分農地可收成多少稻米?一斤稻米多少錢?
3甲地一年2收扣掉肥料,除蟲可以拿回多少?
台灣只剩農業時能養活多少人口?

現在的狀況是台灣不能再有高污染行業,如果業者往大陸去又被說賣台,到底該如何做?

那些"專家"只會批評而已啦.
willk wrote:
農業產值低是現況.....(恕刪)

沒人說不重視,只是如果你現在都活不了誰管未來?
這跟擁有亞馬遜雨林國家一樣,人民活不下去他才不管你砍雨林會如何。
產值低是現況,也是這現況讓農業人口老化。不知道這些支持農業的可不可以辭去你的工作下來問台灣未來農業盡份心從事我們現在低產值低收入的農業勒!為你所為了將來農業盡份實質努力。而不是坐在辦公室要別人為你的農業要努力。
willk wrote:
農業產值低是現況..但是產值低不代表不需要重視


你把第二段刪掉只挑第一段回是怎樣?

基本上先進國家的農業產值都低
農業是需要重視, 但不是吹牛皮
最強之狼 wrote:
根本是一堆人不想消費還敢說挺農業?...(恕刪)


平時沒選舉

誰會理農民呀

chiang :不用耍嘴皮子,有沒有違規你心理很清楚,如果不服,那也可以,等你當01老闆你想怎麼作都可以。
willk wrote:
基因作物可以加快糧食...(恕刪)

你已經陷入類似太陽能的迷思當中了。
如果基因作物真的像你說得這麼好了,非洲南美洲有糧荒?好好去看看現實吧!基因作物不是這幾年的新東西。
然而作物耕作範圍緯度改變了多少?基因作物不是沒有研究。對人體的很少。對動物得不是沒有,尤其基因作物消費大宗的畜牧業。
很多科技看起來很美好實際上可行性低啊!
最強之狼 wrote:
沒人說不重視,只是如果你現在都活不了誰管未來?
這跟擁有亞馬遜雨林國家一樣,人民活不下去他才不管你砍雨林會如何。...(恕刪)


這樣講好像有點偏激 -- 儘管就某方面來說也沒有錯,求生存本是生物的本性;但是求生存是否要如此這樣地殺雞取卵?恐怕答案應該不會是『YES』~

換個角度來說,如果殺雞取卵的結果是立即性的,也就是馬上就會反應在下一代,高污染產業的支持 & 反對的比例是否會有所變動?


其實個人還蠻支持你在第205樓 & 第256樓的論點:

我是支持有限度的開發,做好所有得監控。讓對環境的傷害最小,經濟利益最大。可惜的是台灣不管換誰執政這結果好像都一樣。我要通車上班,但住在汙染地區(頭份還有中油煉油廠)。但我會考量到當地人希望經濟有起色,子孫可以不用離鄉背井的心情。
&
問題這重點,好像沒幾個人聽得進去。我前面也說該預防避免得不去監測跟監控,廢水處理法空汙法這些法都罰得輕得要死,標準也不夠嚴。在加上政府根本沒管理。就成了現在這樣給雙方都有炒作議題。反正年底選完這一切後會消失。


意即,發生了這麽些事,政府在哪裡?~


經發有錯嗎?沒有吧~

沒有經發何來生活品質 (包含硬體與軟體,裏裏扣扣各方面...)

環保有錯嗎?

除非人類真的自私到只顧自己這一代,連自己兒女都不顧,不然要求環保,何錯之有?


那...誰的錯?


中科因為環評的關係,被高等行政法院判決停工,無異於在六輕工安事件所衍生的發展 vs. 環保這個議題上再次的火上加油...

只是令人訝異的是,事情發生之後,新聞的重點似乎不外是:廠商大嘆台灣還能投資嗎? 以及 國科會等一竿機關不服判決準備抗告...

卻沒有人質疑何以環評尚未通過,卻還是可以趕工開發?;更甚者,何以政治人物可以插手 & 為何要插手理論上應該尊重專業的環評?


公共政策就因為公共這兩個字,注定了永難與政治角力拖勾的命運;只是當下政府是否有能力 & 有意願 & 有魄力因應,個人深表懷疑...

正如同第254樓:
"T__T" wrote:
反商擁商都是多元的表現,我個人認為是政府無能才導致人民的不信任,如果政府好好執行法律,工廠汙染就依法處分或關廠,不要像現在不痛不癢的罰一點點,也放任廠商繼續汙染,等於是把那些認真做環保的廠商當呆瓜,如此下去大家當然比爛了,最後的下場就是像現在,三輸的局面,而且民間都吵翻了!!...(恕刪)


對照已經勉強可以算是過去式的六輕工安事件,對照應該還可以算是進行式的中科環評事件,乃至於未來式的八輕興建,政府在做什麼呢?

持續的,踢皮球罷了...

是以,回歸上面提過的問題:是誰導致這樣紛爭不斷的局面?個人以為耽溺於政治角力,無力 (抑或者無心?!) 公正地回應如此多元聲音的政府,難辭其咎!!!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錯誤的決策比貪污更可怕!』可悲的是,經過這幾樁事件的印證,政府的決策傾向暫且不論,不斷的Try-and-Error 加上 有選舉才有行政似乎已經內移默化成當權者的行事風格了...
willk wrote:
基因作物可以加快糧食...(恕刪)


基本上,你說的這些,目前都還在努力中,都還是在許多研究者申請計畫書,畫出的大餅。

(我以前在寫國科會的計畫時,也會畫這種大大餅。)

即便可成,還是屬於破壞環境的問題,地球上的原始林,除了亞馬遜之外,西伯利亞和加拿大都是很重要的地區。

在西伯利亞種小麥供應世界,那可能會比我們在台灣蓋石化廠還糟。

就像巴西的農民放火燒雨林,燒出耕地種植玉米、豆類等等,只為了供應美國那些沒見過青草的肉牛和乳牛。

這也是為何看到許多紙製品上,標示使用永續林,盡量不要砍伐原始林。

你把基改作物的問題看的太簡單,不是只有敢不敢吃得問題,而是基因污染的問題。

你以為這些作物不會產生花粉,飄散到其他農田,導致交叉授粉。

這樣的基因汙染有沒有問題,會不會弄出什麼樣子奇怪植物,沒有人敢保證。

所以不論國內外,許多基改作物光要進行田間試驗,除了一堆反對聲音,也有一堆嚴格的審查。

奇怪!!怎麼會有人認為農業是很環保??

可以上網去查查農業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就會發現農業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種類可精彩。

即便有機農業使用的有機堆肥,過程也產生大量溫室氣體。

今天人類除非回到人猿年代,不然進行任何產業活動都是破壞。

有效控制和管理,才是面對任何產業對於環境影響的真正手段。

不過人類幾乎離不開石化產業的影響,上至太空和軍事科技,小至嬰兒用品玩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