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刪除文章刪除文章刪除文章刪除deletedelete

bulukaikai wrote:
中央氣象局網頁中,左側的降雨資訊系統連進去的資料是目前可以有小區域經緯座標的。
圖沒有顯示資料來源不足以證明圖是正確的吧。

應是颱風資料庫吧????

bulukaikai wrote:
至於google的高度資料,你用google earth去查查玉山主峰,
看他顯示的海拔高度是多少?正不正確自己去看。

他又沒有講玉山的高度,扯玉山不就是拿張飛打岳飛嗎??
他是拿出高雄的地勢圖,你應該講你在高雄的那一個位置,然後你用xx方法證明地面高度應該是多少,
他引用的google數據是錯的,這樣網友才會信服吧。


其實你有疑問的地方是這張的圖怎麼來的吧,

托你的福,我花了時間玩了一下google earth,其實不難,

首先找到google 地圖的高雄淹水分佈圖,如下圖,存下來用google earth開啟


找到氣象局的雨量圖,我只找到單1個小時南高雄的,而不是累積雨量(所以要問原者,但我不認為他會去偷改,因為沒意義)

再用google earth去開啟淹水分佈圖與剛剛的雨量圖,將雨量圖調稍微透明,將兩者的地形調為一致,後再把
雨量圖調為不透明就得到你要的圖啦!!!!!
這個方式是不是也解釋了你想要他在地圖上標示左營與岡山測站的疑問?-->雖然被google標示的淹水標示,但你還是可以大概知道測站的位置。


bulukaikai wrote:
第二張圖是9/19 0:00~23:30
第三張圖是9/18 0:00~9/20 21:30,
那篇文章已經違反了他自己講的科學證據了,
還有看的價值嗎?

他這兩張圖是偽照的嗎?不然為何沒有看的價值?

P.s 喵的,我打的好累,要去吃肉肉了
虎班喵喵 wrote:
再用google earth去開啟淹水分佈圖與剛剛的雨量圖,將雨量圖調稍微透明,將兩者的地形調為一致,後再把
雨量圖調為不透明就得到你要的圖啦!!!!!


喵喵大真的太神了
抱歉我太笨看不懂
請問北高雄淹水的原因是什麼?
虎班喵喵 wrote:
應是颱風資料庫吧??...(恕刪)


請看清楚我的回文,
我說googleearth的海拔高度是不準確的,
有人質疑要我提出證據,我請質疑的人自己去找。
舉玉山做例子。自己看看google上顯示的海拔和玉山主峰實際海拔差多少。
很抱歉,你們引用的文章中的海拔資料也是用google的,準確度自己查吧。
除非googlemap的資料在那位醫師的文章中引用的那個點正好是正確的。

至於底下的部分,沒經過校正的資料可以這麼套疊及解釋,
我只能佩服了。誤差好幾百公尺的資料都可以這麼引用的話,
那麼全台灣所有的GIS相關公司可以收了。
好歹我說的網頁連結裡還有道路和捷運的圖層,
拿他跟googlemap的街道圖套一下,看看合不合。
看一看那些淹水的點對不對。

至於資料的時間,
拿將近三天(9/18 0:00~9/20 21:30)的降雨資料來解釋9/19的淹水是因為單日降水過多?是天災?
我第一次見識過有這種科學證據解釋法。
你拿9/19之前所有降水資料,跟我說之前下太久的雨,
土壤吸飽了水,或是水溝滿了我都還能接受。
拿三天的資料解釋中間那一天的淹水,
只能說實在太厲害了。
而當資料一有問題時,你怎麼知道用有問題的資料做出來的解釋是正確的?
tayjih wrote:
但連高雄縣都淹了,難不成目前藍軍力捧的楊縣長也無能??

別再只看標題就出來砲了


何時楊縣長變成藍軍了!
分的真快!他還是綠軍的縣長吧!
請問大大們
此次高雄淹大水情況,比照經濟部水利署、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的600公釐雨量"高雄縣市淹水潛勢圖"的誤差有多少?http://www.dprc.ncku.edu.tw/download/main.htm
http://www.dprc.ncku.edu.tw/download/ncdr/高雄縣市600.jpg


在比照經濟部水利署、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的600公釐雨量"高雄縣市淹水潛勢圖"
岡山部份地區淹水超過3公尺深(如下圖)!

要是濟部水利署、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的淹水潛勢圖準確性高的話
或許可建議中央及地方政府大雨前先告知居民預測的淹水狀況,大雨來時依當地雨量來發佈淹水區域緊急警告,以降低災害的損失!

台灣位處地震帶及多暴雨帶
實在是不宜與河爭地,縮減河道加高堤防建抽水站
不然一旦遇到地震,堤防抽水站毀損
又遇到大雨來犯,根本就只能挫a蛋 !
一直以來,台灣人被灌輸的人定勝天,征服自然的心態真的要徹底改變才能永續生存
至於很多的河川湖泊海岸整治,有的是借整治之名與水爭地,然後把地便宜賣給財團蓋樓蓋工廠,這似乎是政治人物的通病
9月20~21日凡那比颱風800公釐以上雨量,破200年防洪頻率(600公釐雨量)造成高雄縣市及台南大水看來
似乎台灣的政客和民眾很多還是無法接受用自然機制(溼地、湖泊、滲水層、低窪農業區)來降低洪害的觀念!
頂多只是政客拿來鬥爭的工具!
當北部政客以此質疑高雄縣市及台南的不當開發,卻忘了自己所處的大台北,山區、河流、溼地、低窪農業區的開發比高雄縣市及台南更嚴重,隱憂不下於高雄縣市及台南,只因大雨沒下到大台北就不用檢討預防,唉~
開發、開發、開發!藍綠兩邊都該打!

說到都會區公園綠地同樣也具有減緩暴雨逕流,讓雨水滲透到地底的作用,就想到這幾年大台北流行將公園綠地及學校操場拿來挖蓋雨水無法滲透的地下停車場(地方建設),除喪失雨水滲透到地底的作用,公園也無法種大樹喪失公園清淨都會空污的作用,再者地下停車場的造價不含土地成本,每個車位(約4坪)造價要100萬以上,如果含土地成本每個車位將達200萬以上

至於未來不只是時雨量破百的天候會越來越多,個人認為缺水的日數也會越來越多
也就是下雨量的多寡也越來越極端,不是缺水就是淹水,可能這幾個月缺水隔幾天卻淹大水
故水資源的分配及利用顯得更為重要!
平地的小湖泊及溼地此時就顯得更重要,除減緩暴雨的淹水程度將過多的水暴雨後慢慢排放入海外,其滯留的雨水以溼地淨化水質儲存於小湖泊,可供缺水期非飲用水如~澆花、灌溉、消防、清洗等使用,才是解決方式。

另一議題是,娜莉颱風襲擊大台北那一次,很多大樓在風災後幾天還是無法運作,問提出在大樓的機房大多設在地下室,跟著被水淹壞了!
當時有學者提出,往後類似的淹水還是無法完全避免,建議新建的建物,其重要機房或住家不要置放於地下室或一樓。
現在新蓋的豪宅很多一樓都無住家,但不知其機房是否也於1樓以上?
mediciaaa wrote:
喵喵大真的太神了
抱歉我太笨看不懂
請問北高雄淹水的原因是什麼?(恕刪)


我不住高雄,所以我不知道淹水的原因是什麼,我本來只是看看大家的說法,
後來忍不住跳進來是因為有些網友的邏輯推理我不能理解。
但我看了k.k2001網友的發言,覺得他講的很有道理,有文有圖證明他的論述。
而不是像別人說沒時間貼圖就說別人的圖精確度不夠,毫無參考性。

我是不知道google裏玉山的高度準不準確,但假設是不準好了,就能說其他地方也是錯的嗎??
一本書裏有一個錯字,代表整本書是錯的???
虎班喵喵 wrote:
那一張圖是中央氣象局的資料,你不知道從那裏抓不代表他不是正確的,
還有要砲人家的資料不準確,請也用圖表說明才能佔上風,
否則只用文字說明大家當你是嘴泡。
VitesseWu網友就是這樣,別人都向他講雨量資料在那裏了,還在那邊裝傻。

...(恕刪)


一天沒上就有人鬼扯蛋,有88左營正確降雨資料嗎?正確是多少?你找不出來就是你裝傻!

左營919一小時最高87mm,
去年88 一小時最大多少,以下圖來看大略是50-70之間沒正確數字,就算中間60mm好了,
就差27mm,去年88怎麼沒淹,27mm足以淹掉一層樓高?那54mm不就要淹兩層樓高?

總之!八成是中央的責任,另外二成是老天的責任,就這麼簡單!

bulukaikai wrote:
至於資料的時間,
拿將近三天(9/18 0:00~9/20 21:30)的降雨資料來解釋9/19的淹水是因為單日降水過多?是天災?
我第一次見識過有這種科學證據解釋法。
你拿9/19之前所有降水資料,跟我說之前下太久的雨,
土壤吸飽了水,或是水溝滿了我都還能接受。
拿三天的資料解釋中間那一天的淹水,
只能說實在太厲害了。
而當資料一有問題時,你怎麼知道用有問題的資料做出來的解釋是正確的?...(恕刪)


除了假資料以外 資料本身沒有問題
有問題的是解讀的方法

詳看裡面的文字敘述
並沒有提到"單日降水過多"
只有推論因雨量太大而造成淹水

也許您覺得這樣推估不夠精確
因為可能有某處 在淹水(19日)之前沒什麼雨
但淹水之後狂下雨
造成整體雨量飆高的假象

(...就當成有吧!)
那我們來討論單日降雨量
其實依那張19日單日降雨量圖表來看
高雄市三民區以北雨量都在400~500mm以上
跟這次淹水的地區會差異很大嗎?
VitesseWu wrote:
一天沒上就有人鬼扯蛋,有88左營正確降雨資料嗎?正確是多少?你找不出來就是你裝傻!

左營919一小時最高87mm,
去年88 一小時最大多少,以下圖來看大略是50-70之間沒正確數字,就算中間60mm好了,
就差27mm,去年88怎麼沒淹,27mm足以淹掉一層樓高?那54mm不就要淹兩層樓高?(恕刪)


喵的咧,自己要與別人嘴泡,別人都給你網站了,自己不會查,不是裝傻是啥???
圖不會看哦,沒有個位數,教授沒教你怎麼算估計值????
咦??你下面怎麼突然又開竅了,知道怎麼反駁別人,你想了一天真是辛苦,很不容易吼~~~~
VitesseWu wrote:
一天沒上就有人鬼扯蛋...(恕刪)..左營919一小時最高87mm,
去年88 一小時最大多少,以下圖來看大略是50-70之間沒正確數字,就算中間60mm好了,
就差27mm,去年88怎麼沒淹,27mm足以淹掉一層樓高?那54mm不就要淹兩層樓高?


我覺得不能這樣算吧......淹水要入大於出之外,還要看容器的形狀吧
Life is poop,pee,fart. Taste your own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