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例子啊,只不過我們不會去強調,甚至習慣成自然了。你是豬、你像白痴一樣……(譬喻),要告訴他別這樣罵人。你好聰明!你真是太棒了!(感嘆)你像柯南一樣厲害、你長的好像老虎喔、你投球的姿勢好像王健民。(譬喻)可以教他讚美別人。吃東西時,小朋友會說~這湯好燙喔、又好鹹,我不喝了。(觸覺、味覺摹寫)媽媽聽了一定很難過。切蛋糕前~你看,蛋糕上有紅色、黃色、藍色的蠟燭,真美。(視覺摹寫)有沒有修辭,大便還是大便~一坨大便一坨發出陣陣惡臭,蒼蠅在上面飛來飛去的大便不過我會離後面那坨遠一點。我家那隻虎豹母要我喝水,我會選下面那一瓶一瓶礦泉水一瓶冰涼清澈的礦泉水
..我有點淺見大多數的人會覺得這種題目大人都寫不出來其實是因為小時候沒學過修辭學沒有一般人想像中那麼困難舉個社會科的例子來說你問問一般40歲左右的人台灣原住民14族可以說出幾族?我想沒幾個人說的出來這是小學五年級~六年級的範圍大多數國小高年級學生都答的出來為什麼?因為這些大人他們小時候教材裡沒有這些東西同樣的 過去的教材並強調教修辭因此大人們也就不會這些題目這些修辭學的題目如果老師有盡到好好教的義務我認為對於有專心上課的學生而言不會答不出來(不過不可否認 有些老師沒有好好教 或者是有些老師自己也一知半解......)修辭學有另外的問題在於修辭本身是有彈性的有程度上差異 有不同的解讀...我個人認為考修辭學的題目答案應該也有彈性(只是個人觀點)另外其他麻煩的是:有些定義有不同說法例如 排比有的說法是 相同結構的句子出現3次以上才算排比有的說法是 相同結構的句子出現2次以上就算排比(個人淺見是 後者正確)另外有些詞句會兼有2種以上修辭而造成答案會有爭議還有些修辭我認為是不適合在國小作為考題的例如 鑲嵌 的定義較抽象 不容易理解......李家同教授的書我幾乎都看過我欽佩他的胸襟及人文素養但是他的教育觀點我部分認同...部分.....
我覺得並不難!問題是在於 , 老師怎麼引導教學. 如果只是課堂上講解 , 沒讓孩子有時間去找類似的詞句 , 或是在日常生活中 , 能夠多一點的啟發 , 孩子就很容易用背的 , 這當然加深理解的難度.二十幾年前 , 還在讀國小時 , 當時的學校文風鼎盛 , 投稿國語日報是全校學生常會做的事 , 老師總在段考的下午放假的時間 , 徵求願意留下來的學生 , 來上個作文課.幾年下來 , 同學們多能寫上不壞的作文, 並用上一定的修辭程度.其實 , 學而實習之啦. 就像文章也分記敘文 , 論說文 , 紓情文等 , 如果沒下功夫 , 當年不會的孩子 , 即便成年 , 難道就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