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man01 wrote:
還有一個大部分病患的心態也該談談,就是.....
"看病要到大醫院的迷思......"
看看林口長庚........病床要排多久!!!(有關係的不用排的例外)
...(恕刪)



這裡我一定要補充一下:
林口長庚的急診量,每天是全台灣最多患者的。
多少外院患者被送來,急診醫師都消化不完。儘管一直希望適度紓解患者人潮卻徒勞無功。

如果網友們到過醫院來就知道,全院推床不夠躺,去年採購過一批又用不夠。
本來該躺的患者只好坐輪椅(輪以後來都焊上點滴架);本來該坐的患者都變成要站著、、、。

呼吸器也不夠用,跟外院患者說來這裡沒有足夠呼吸器,還是一車一車送過來。
最近又決議改建另一個區域充當臨時加護病房了,不然實在沒那麼多床收重症患者。


我是醫院裡急診委員會的委員,每次開會,大家都在為患者上不去病房傷腦筋。
隔離病人怎麼辦?呼吸器不夠怎麼辦?
另一方面,健保局又會盯急診盯得滿頭包,說看太多人了,
但醫學中心是最後一線,又不能主動推病人(不然不是像邱小妹一樣了)。

有些患者經醫師初步評估後,覺得相對較穩定了,建議可以轉院(到中小醫院比較好住院),患者或家屬又不要。
寧願在走廊呆著、、、。
這應該就是上頭網友說的 "看病要到大醫院的迷思......"


健保局每三個月跟中小醫院結算一次總額,一旦中小醫院服務量超過某個金額後,健保就不給付,俗稱"斷頭";
這時各醫院就會消極收治患者,或是婉轉請患者轉院。
所以轉院潮就出現了。

所以在每一季季末(每年的三、六、九、十二月)最好保佑別生病而到醫學中心(無論是門診或急診),
這三個月患者人爆多 !!小醫院的患者都逐漸湧來了;但健保局也很難防堵。
醫生看診看得人仰馬翻,患者也等太久而感受不佳,
相對於其它月份醫療品質更下降也是可以預期的


兼善天下的心情故事 http://timshea.pixnet.net/blog/
monmon wrote:
還好 您生在台灣 ...(恕刪)


說真的,怎樣算急?怎樣算不急?
我個人有一次非常不好的經驗
某年家父因心血管問題
至台中港路上一家超大型醫院(這樣講好了 講太清楚會不會有事)
做心導管手術 並放支架
過程一切順利 家父恢復得很好
我們全家都很感激相關醫護人員的努力

問題出在領藥時
我發現
怎麼領那麼多的藥
回家後我去查藥典
乃乃低
全部是胃藥
有抑酸的啦 什麼什麼的
反正 只有一種藥是心血管相關的就是了
胃乳12罐(這是禍首 如果不是這12罐讓我抬得半死 我還真不會去查耶)
其他胃藥我記得有6-7種那麼多
我當時的印象就是
如果我父親真的乖乖吃全部的藥
很快就要再回去報到了

現在 我相信這種情形應該不會再發生了吧
不過 還真是令我印象深刻呢
後來我們是去大林慈濟追蹤病情
那裏開的藥就"簡便"非常多
我覺得
醫師跟病患 都很多
裡面良莠不齊的多有
實在不必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有好病人 也有濫病人
同理 醫師也是
不準捏我的下巴
kate166 wrote:
說真的,怎樣算急?怎...(恕刪)

各位以後有去急診可以找一下,一定會掛一張檢傷分類表
看一下症狀...你就知道什麼症狀是哪一級的?
或許你會發現我明明怎麼樣...可是卻是3級...甚至是勸導去看門診哪一級的
timshea wrote:
這裡我一定要補充一下...(恕刪)

最後這兩段話是重點中的重點
各位看倌了解了嗎?
kappatex wrote:
最後這兩段話是重點中的重點
各位看倌了解了嗎?


不是很了解 請申論之
不準捏我的下巴
消化預算, 做足業績 ..... 簡單的說就是 [健保高裝檢] .
林口那家醫院

在台灣應該是最賺錢的醫院之一

來這裡訴苦有什麼用?

找老闆別賺那麼多醫生薪資應該也不少

病患很難分辨病情急診錢比掛號費還多誰願意

要不是當下痛苦才掛急診醫著父母心站在病人的角色思考
版大說的對,台灣人看病真的很怪,藥得要多拿一點,所謂有病治病、沒病強身。
º¤吃不飽-睡不好₪天天都洗冷水澡¤º
cooltyus wrote:
1. 看醫生一定要開藥,不然花了掛號費健保費不拿藥不划算
2. 醫生一定要24小時都精神抖擻,不能連續36小時沒睡覺就想睡覺,要當超人
3. 去急診一定要馬上看到醫生,不管你是腸子流出來還是只是頭痛睡不著,反正花錢是大爺
4. 看門診在外面嫌等太久,在裡面又嫌醫生看太快
5. 健保費可以降價,最好是看醫生不用錢,醫生護士藥師大家都是義務職,不領薪水這樣才有醫德
6. 藥吃下去要馬上好馬上舒服,不然這醫生就是爛醫生
7. 只要醫生不順病人的意就是沒醫德,病人最大病人說啥醫生一定要聽

以上所有的都是01上許多人的心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