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man01 wrote:
還有一個大部分病患的心態也該談談,就是.....
"看病要到大醫院的迷思......"
看看林口長庚........病床要排多久!!!(有關係的不用排的例外)
...(恕刪)
這裡我一定要補充一下:
林口長庚的急診量,每天是全台灣最多患者的。
多少外院患者被送來,急診醫師都消化不完。儘管一直希望適度紓解患者人潮卻徒勞無功。
如果網友們到過醫院來就知道,全院推床不夠躺,去年採購過一批又用不夠。
本來該躺的患者只好坐輪椅(輪以後來都焊上點滴架);本來該坐的患者都變成要站著、、、。
呼吸器也不夠用,跟外院患者說來這裡沒有足夠呼吸器,還是一車一車送過來。
最近又決議改建另一個區域充當臨時加護病房了,不然實在沒那麼多床收重症患者。
我是醫院裡急診委員會的委員,每次開會,大家都在為患者上不去病房傷腦筋。
隔離病人怎麼辦?呼吸器不夠怎麼辦?
另一方面,健保局又會盯急診盯得滿頭包,說看太多人了,
但醫學中心是最後一線,又不能主動推病人(不然不是像邱小妹一樣了)。
有些患者經醫師初步評估後,覺得相對較穩定了,建議可以轉院(到中小醫院比較好住院),患者或家屬又不要。
寧願在走廊呆著、、、。

這應該就是上頭網友說的 "看病要到大醫院的迷思......"
健保局每三個月跟中小醫院結算一次總額,一旦中小醫院服務量超過某個金額後,健保就不給付,俗稱"斷頭";
這時各醫院就會消極收治患者,或是婉轉請患者轉院。
所以轉院潮就出現了。
所以在每一季季末(每年的三、六、九、十二月)最好保佑別生病而到醫學中心(無論是門診或急診),
這三個月患者人爆多 !!小醫院的患者都逐漸湧來了;但健保局也很難防堵。
醫生看診看得人仰馬翻,患者也等太久而感受不佳,
相對於其它月份醫療品質更下降也是可以預期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