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南部大學同學口中的台北人,但我卻不這麼認為,因為他們口中的台北人大多是指住在台北都會內的都市人,但是我卻是台北縣三峽鎮的人,一個來自台北縣邊陲地區小鄉鎮的小子,所以我都習慣跟別人強調我是來自台北縣三峽鎮,讓對方了解他的家鄉其實發展的甚至比我的故鄉還要好
回憶大一及大二時,我和若干北部同學都會義務帶中南部上來的同學及家族學弟妹去6號水門看雙十國慶煙火及燈會,當時的我其實也不知道6號水門在哪,都是跟著人潮走就自然而然會到達觀賞地點,交通工具是依賴機車(淡水線開放免費試營運搭乘是在我大三時的事),我還記得當時放煙火是許多中南部同學心中的大事,這是他們有生以來第一次觀賞煙火表演,國慶日中午就一直跟我們再三確認幾點在哪邊集合一起下去,我還記得煙火放到一半時同學就很感慨地向我說很多好東西及活動就只有台北有,他們故鄉都是一無所有,我也只能很尷尬地說我的故鄉台北縣也是一無所有。咳!好東西就是台北有!其他縣市可說是一無所有!
退伍後我的工作性質使我全台灣到處跑,針對各個地方的基礎建設等也有較為深刻的認識,說真的全台灣就只有台北市發展的最好,各項建設也發展的相當完善,但是其他縣市呢?說真的!簡直就是一片荒漠!在你家中父母多少會將資源盡量公平地分配給每個子女,但是在台灣卻是台北市得到最多資源,其他縣市分配的卻明顯較少,說真的這是一件很不公平的事!好在這些年也算是有些許改善
觀察這幾次施放煙火的地點,都是在郊區,郊區最缺乏的就是大眾交通工具,不可避免地觀眾大多以自備汽機車等,下場就是交通嚴重打結。而且每年施放煙火的地點都不同,自是無法讓觀眾有一定規則可供依循,因為每年施放地點都是陌生的地區,交通動線等較為陌生,自是容易產生混亂,特別是許多觀眾大老遠地跑來看煙火,看完時已經一身疲憊了,還要趕車回家自然場面就較容易失控。
說真的煙大也不是只有這一次,以前在台北施放時,有時候淡水河上方風不大時也會搞的煙裡看花,特別是短時間內密集施放多顆煙火時更是是嚴重,淡水河施放煙火的好處就是河面上的風有助將煙吹散,這應該是每年選定施放地點時就要好好評估,風是施放煙火時一個關鍵要素。再說觀看的人多,大家知不知道其實有很多觀眾都是來自週邊縣市,這一次放煙火應當若干部份觀眾是來自屏東縣及嘉義地區,所以說中南部民眾其實也是很想要觀看煙火的,讓他們不必出遠門就可以看到煙火也是不錯的。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