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順道一提
英國倒是有個很糟糕的地方
除了物價高檔 食物難吃
就是她們有很多死小鬼
走在路上會出言攻擊人家,甚至動手,英國當地人據說也是無奈
跟台灣的飆車族到頗為相似
id1241081 wrote:
以前日本統治台灣的時候街道是不是比照日本國內...(恕刪)


日治時期以及剛光復被接收的台南市中正路,

請注意當時的馬路、路燈形式、有無鐵皮屋。





圖片轉貼至摩天漢。
冬天就知道哪裡好過了....
a36jgm wrote:

不過國民黨的復國夢...(恕刪)

有些基礎建設和規劃一開始沒做好以後就很難改變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好了,
人行道的設置如果在早年的都市計畫中沒做好規劃和確實的執行,
現在想要做光是土地徵收這一關就過不了了,
臺灣許多地方都沒有人行道,
要不然就是寬度明顯不足,
寬度不夠就算了,
有些還硬是種了行道樹,
連正常人都步步困難了,
更不必說是行動不便坐輪椅的或者是推嬰兒車、買菜車的婦人。
臺北市這幾年花了不少錢在更新人行道,
但有些地方再怎麼做也做不到令人滿意的程度,
原因很簡單,
初始的都市計畫就很差了,
現在想改也改不了。

另外像是違建的問題,
如果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先進國家的建築幾乎不會出現違建,
沒有違建,建築物給人的感受就顯得清爽許多,
可是我們國家就是可以放任違建數十年,
等到它變成都市景觀之癌了,
連想拆也拆不了,
有沒有想過要拆現有的違建要花多少錢?多少人力?
如果早年一開始就嚴格管制,
怎會到現在這種處處違建的景像?
開板大
放假時,去London,拍一下tube
再來和台灣mrt PK 一下

還好奇問一下,那麼漂亮的地方,晚上9:00以後你敢一個人在外面趴趴走嗎?
對於那種英式住宅.....只能說那裡沒什麼颱風or 地震
我還是比較喜歡台式住宅,有安全感多了

一個地方有好有壞...
怎麼比都輸了
There's no life before coffee.
index wrote:
日治時期以及剛光復被接收的台南市中正路

第一張右邊是日本勸業銀行台南支店~ 現在是土銀--- 基本上當時台灣建築物規劃多仿歐美...
一則說法是台灣為日本明治維新後的實驗地
a36jgm wrote:
不過順道一提英國倒是...(恕刪)

請問一下給死小鬼香煙會不會有事?
因為我有注意到這些小鬼似乎買不到香煙,所以這些小鬼都在注意外國人有沒有抽煙
tommy1223 wrote:
請問一下給死小鬼香煙...(恕刪)

為何要給他們........死小孩.....
一包3~4鎊
還可賺零用錢
kkmobil01 wrote:
為何要給他們.......(恕刪)

一包好像不只3~4鎊 ,好像5鎊多,
因為我注意到只要一停下來抽煙死小鬼馬上跑來要香煙,當然態度是很好拉,
賣香煙的地方都一定有人,而且也沒有香煙販賣機,年輕人抽煙的比率似乎比台灣少很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