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死亡、婆婆可請領他的退休金嗎???

私人公司,都是很現實的,
以樓主所提及的這些電子業,每家都是用高分紅來吸引新鮮的肝進去,
講句難聽的話,要是只靠著本薪(三四萬左右),是沒人願意賣命的。
正常班加班到晚上八九點,回到家或是假日還得連回公司看看mail,
事情沒處理馬上被highlight、review,
願意承受這種壓力,還不是看在那份厚厚的分紅,
但現在進入這個行業的新鮮人,大概也沒辦法期待,拼它個十年賺飽飽就退休環遊世界,
前輩和高職等的主管已經先把大塊的肉吃掉,就看有多少渣渣能留下來。


業績好、收入好,公司自然就讓大家穩穩的做,
但是電子業是個大起大落、有景氣循環的行業,總會輪到景氣不好的時候,
那時就會有很多績效評估指標、工作效率評估、工時計算等等的玩意兒出來,
再配合60/55專案,也就是說年資+年紀到了60或55時,主管就會更加刻意查看績效。
手上帶著一群人的主管壓力大,因為要把底下人的績效給逼出來,
但換個方向想,因為有帶人,為了減少離職衝擊,被踢走的機率比較低,
專案類單打獨鬥的工程人員壓力更大,直接由績效評斷價值,
當然,這是所謂的工程師階級,線上作業員就又有不同的評估方式。


至於這年紀退休的人要如何找工作?
要是已經六十上下,靠著先前累積的,應該就會打算退休,
要是四五十歲,就得看自己累積的經歷、實力和人脈了,
但就算有實力,有時候還是得等,
以去年的情況來說,景氣低迷,各公司都不好過,
就算有實力也有認識朋友,在人員縮編和停止招聘的公司政策下,
想當個中階主管也很不容易,這時就只能等待,等著景氣回升。


壓力大、工時長,
看當年的景氣和公司營運,每年可能有厚厚或者是薄薄的分紅、年終,
想要這個的,就會跳進去,
打滾過幾年,改變原先想法的,就會跳出來,
對人生有不同規劃的,就會跳入不同類型的火坑,
就看自己的想法囉。




問這個真是有點誇張,就算沒有在科技業上班,

應該也看過新聞,科技業工作時數12小時以上算是正常(行政人員例外,他們可以比較早下班),

有些還有到16小時的,國外科技業都比較正常上下班,

這樣換算下來,可能我們工作一天等於人家工作兩天,

我們工作一年等於人家工作兩年,但我們還是追不上國外的科技業,

看看韓國就知道了,我們現在被打假的,

這樣的操勞還追不上人家,如果上常上下班,那不用多久就要被大陸打假的了,

所以你是老闆,你要哪種人,

二三十歲的人,有源源不絕的體力和新鮮強壯的肝,

等到四十歲以後,還可以一天操他個十六小時嗎????????

所以四十歲後,升到主管就不用怕,升不上去的人,一定想辦法逼走,

不耐操又要領薪水,隨便再找個年輕的又可以開始操了。

老闆開公司是要賺錢的,不是慈善事業,當科技業大家都在拼命奮鬥超時工作,

有哪家公司敢正常上下班,等著被淘汰摟!


iceberg99 wrote:
不要太危言聳聽 撇除某些真的在政策面上心態有問題的公司 很多電子廠都是自己待不下去撐不下去 或跳槽跳到沒槽
ice娘就在台積電 而且是做二休二班 基礎作業員那種 今年五十有幾
雖然與同事沒有太多主動的往來 但工作態度安分守己 上課加班輪班不遲到早退請假
去年我外公往生 她排休了一個月 今年弄房子也排休了好些天

別人的例子我不想說 也沒資格說 但至少在ice娘身上我看到的是勞資雙方的相互尊重 於是相安無事

我想說的是 世上不公平的事哪裡都有 但絕不可能事事都不公平 或許先反求諸己再來決定要不要責怪別人會更好?



就照妳所提的電子廠基礎作業員的立場來討論,
我相信勞資雙方互信互重的也是有,而且主管越好,給底下人的空間也越大,
這些情況當然最理想,但在這環境中,還是相當現實的。


作業員有個特性,就是待的時間越長,因為經歷的多,對各家客戶的規範就越熟悉,
在這前提之下,被客訴的機率低,也因為熟悉,做事效率快,這是也是各公司喜歡資深作業員的原因。
相對之下,剛進去的作業員,可能年輕體力好能接受加班,
但他大概很難立刻記下動輒二三十家客戶所有的規範細節,
這些都需要時間才能記熟,而且還得花時間熟悉公司的作業流程,
異常單怎麼開?發生什麼樣的異常要找誰、分機幾號?打電話過去要怎麼讓對方馬上處理?
這些對老手來講很輕而易舉的事情,
卻是新手無可避免的問題。


以作業員來講,
現在應該也都有導入績效指標,會照著工作效率、考試成績、有無發生異常、有無發生客訴來決定分數,
遇到景氣不好,公司政策決定要裁員了,
分數低的一定是首當其衝,
再來就是曾經發生過客訴、曾經造成重大異常的,一個一個會被提出來討論,
要是大家分數都一樣,也都沒有發生過異常,但高層就是硬要砍幾個人,那怎麼辦?
假如是你,你會選擇裁掉作業很熟悉、廠內人面廣的老手,還是裁掉剛來半年一年的新人?
而且裁員時有個能對新人用的話術就是:因為你還年輕,找工作比較方便,所以.............


去年裁的很誇張,這是業界的事實,不是危言聳聽,
到縮減加班費、加班轉補休、減少福利,
進展到直接用無薪假,甚至留職停薪等等的方式來減少公司支出,
最後乾脆裁員。
在竹科工作的感受就很明顯,除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無薪假以外,
上下班塞車、找不到停車位的狀況也減輕很多,這都是顯而易見的。


當然我同意被裁的人應該要想想自己被裁的原因,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當做以後工作的警惕也是好事,
但就如你所說,工作中不公平的事情真的很多。
最終還是要看自己對人生的規劃和選擇是什麼。
同一件事做 20 來年,也許說穿了是那份微薄的薪水並不是真的對這份工作有多大的熱情,多想想自己的人生是不是就這樣,如果說這份工作是畢生職志,別人搶不走的,你的表現早超過公司的期許,如果說一心只想平安退休,那自己小心點不要出皮漏,不要被別人知道自己的工作其實對公司不重要
不說別人,就說我自己
資訊業,33歲
我越來越有想轉做小吃的念頭
你可以說我沒技術,不過我國立在職班前三名入學,前三名畢業
你可以說我沒能力,不過60%公家機關我都做過case
但日後安然退休....根本看不到
howardmai wrote:
私人公司,都是很現實的,
以樓主所提及的這些電子業,每家都是用高分紅來吸引新鮮的肝進去,
講句難聽的話,要是只靠著本薪(三四萬左右),是沒人願意賣命的。
正常班加班到晚上八九點,回到家或是假日還得連回公司看看mail,
事情沒處理馬上被highlight、review

願意承受這種壓力,還不是看在那份厚厚的分紅,
但現在進入這個行業的新鮮人,大概也沒辦法期待,拼它個十年賺飽飽就退休環遊世界,前輩和高職等的主管已經先把大塊的肉吃掉,就看有多少渣渣能留下來。
業績好、收入好,公司自然就讓大家穩穩的做,
但是電子業是個大起大落、有景氣循環的行業,總會輪到景氣不好的時候,
那時就會有很多績效評估指標、工作效率評估、工時計算等等的玩意兒出來,
再配合60/55專案,也就是說年資+年紀到了60或55時,主管就會更加刻意查看績效。
手上帶著一群人的主管壓力大,因為要把底下人的績效給逼出來,
但換個方向想,因為有帶人,為了減少離職衝擊,被踢走的機率比較低,
專案類單打獨鬥的工程人員壓力更大,直接由績效評斷價值,
當然,這是所謂的工程師階級,線上作業員就又有不同的評估方式。
至於這年紀退休的人要如何找工作?
要是已經六十上下,靠著先前累積的,應該就會打算退休,
要是四五十歲,就得看自己累積的經歷、實力和人脈了,
但就算有實力,有時候還是得等,
以去年的情況來說,景氣低迷,各公司都不好過,
就算有實力也有認識朋友,在人員縮編和停止招聘的公司政策下,
想當個中階主管也很不容易,這時就只能等待,等著景氣回升。
壓力大、工時長,看當年的景氣和公司營運,每年可能有厚厚或者是薄薄的分紅、年終,想要這個的,就會跳進去,打滾過幾年,改變原先想法的,就會跳出來,
對人生有不同規劃的,就會跳入不同類型的火坑,就看自己的想法

您該不會也是電子業的一員吧~真了解!
最近家人公司好像得了"機"瘟似的,他已經一個多月過著每天18hrs工時的日子了
無法分擔他的重擔,心裡難過的緊阿

sony133 wrote:
同一件事做 20 來年,也許說穿了是那份微薄的薪水並不是真的對這份工作有多大的熱情,多想想自己的人生是不是就這樣,如果說這份工作是畢生職志,別人搶不走的,你的表現早超過公司的期許,如果說一心只想平安退休,那自己小心點不要出皮漏,不要被別人知道自己的工作其實對公司不重要

我看法不太相同耶!比較常聽到的都是:我(認真)工作、就是為了要那份養家活口的薪水!假日自我進修、無薪加班等大部分的人都只是為了"至少裁員時、不會第一個想到我"! 至於對公司重不重要嘛........我是聽過滿多職場經驗豐富的大哥大姐說過:當你在公司時、你就對公司非常的重要!可當你離開了,你就連屁都不是!
什麼工作......是其他人都無法取代的?? 可能我眼界小吧~說真的我還想不出來
fzr0202 wrote:
不說別人,就說我自己。資訊業,33歲
我越來越有想轉做小吃的念頭
你可以說我沒技術,不過我國立在職班前三名入學,前三名畢業
你可以說我沒能力,不過60%公家機關我都做過case
但日後安然退休....根本看不到

對阿! 我的意思就是這樣,一直都很努力也很盡心在工作了,但要做到退休?
似乎遙不可及
不是有人說過 在職場 沒有人 是不可被取代的 除了是公司是你親戚開的
台灣勞工 說穿了根本是弱者 你去告他違反勞基法 有修過相關法規的人 應該都知道罰鍰還比酒駕低
Yuri本名:(ますだ ゆり) 1997 avex tuneに所属 avexとの契約は2008年4月に契約解消していた m.o.v.e 芸能活動を終了
whocantellme wrote:
大家早 ...(恕刪)


平安退休
這年頭粉難吧
公司又不是救濟院
對於那些老闆而言
當然是利潤先決
我們又不是皇親國戚、國王人馬或核心人士
要想撐到退休,把這個心思倒不如拿來增加自己的專長及其它不可取代的技能
還比較實際
現在不都是新制退休金制度了嗎?

除非已經就業10年以上才會選舊制

像我們這種工作8年的都是用新制

所以也不用期望公司的退休金

自己存比較快!
其實真的要取得勞資的平衡

可以考慮德國的制度

例如工時儲存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