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天後又是好漢一條 wrote:降低失業率就是讓你晚一點畢業....4+1實在太厲害啦不如兵役改五年,失業率降更低 這項政策實施以後,可以樂見的是....可以上01打嘴砲的人更多了.....多1年練就砲功, 出社會就不怕被欺負了
kelethin wrote:這方案好像是要讓學生有不同領域的整合能力,所以應該跟直接在讀碩士不太一樣,而且碩士說不定還比較難找工作喔! 更~這樣大學學位還真好拿,只要隨便唸個好畢業的科系四年,再去唸一個很硬的科系一年,這樣就雙學士了!如果文史系的畢業生這麼沒用的話,那為什麼不乾脆把文史系裁掉!反正台灣壓根不打算發展文化產業!在新聞稿裡頭我還真的找不到"不同領域的整合能力"這句話
jaywang4 wrote:更~這樣大學學位還真...(恕刪) 應該是還可以的政策,不過增加的那一年應該要很精實,太容易畢業就等於白白浪費時間。大學生就業的問題在於大多不適合的人也去念大學,如果是去念職業學校或專科,人力供給就會正常點。
nicebalabala wrote:應該是還可以的政策,不過增加的那一年應該要很精實,太容易畢業就等於白白浪費時間。大學生就業的問題在於大多不適合的人也去念大學,如果是去念職業學校或專科,人力供給就會正常點。 問題是,按照現有大學的情形,這種課程要當掉很多人實在難以想像!沒當人的課程會精實?嗯~不要再好傻好天真了!現在的技職體系早就被教改那批人消滅了,專科沒剩幾間,科大和技院的教育方針跟普通大學沒兩樣!
產業的法務、行政及其他非直接創、製造產品的人員…不一定需要非常精通該產業的專業知識、技術…否則直接從事該產業的研發、制造或技術的工作就好了…但這些非直接創、製造產品的人員若具備該產業一定程度的專業知識…同時結合原本所學的專業…除了可增加企、產業願意優先僱用的機會…對學生而言也是提升個人的職業價值…無論是對僱用的企業與員工來說都有正面的幫助…雖然企業對社會有一定程度的社會責任…但企業畢竟不是學校也不是公益事業而是以營利為主要目的…資方在付出成本後當然希望以最快的速度回收…不是每個企、產業都有多餘的人力願意慢慢教導或花較長的時間等待新進員工進入狀況…學生也可在職前透過學習該產業的知識…大概了解該產業的生態是否適合自己…以免浪費、耽誤彼此的時間…由企業提出需求…對該企、產業有興趣的學生自己選擇是否要在進入職場前…先充實相關企、產專業知識以利就職後可以很快的上手同時提升自我的職業價值…比起用納稅人的錢去資助部份濫用22K的不良企業…與養一些少部份沒有上進心的大學生來得好一些…我個人認為是可以試試看的做法…
綠奶茶奇異筆 wrote:4+1 其實不夠....建議應該改成 4+3+2+1 .....畢業之後...人人都是全能的人才............XD XD 這樣出來都28~29歲囉..結果一畢業, 就變中年失業嗎:P
jaywang4 wrote:在新聞稿裡頭我還真的找不到"不同領域的整合能力"這句話(恕刪) 我是在中廣新聞裡聽到的啦!!我還沒有"看"到相關的新聞今天早上在"中廣新聞"又聽到一則新聞,國防部為了讓畢業的役男可以不用枯等兵單,推動提前在6月入伍的措施,還備妥18個營次。只是最後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說,跟降低失業率無關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