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叫的野獸 wrote:
教師組成怎麼會沒差呢?
歐美名校畢業的,paper點數高,研究做的好的 -> 進中研院或台清交成
什麼阿里佈達學校畢業的,paper沒發一兩篇的,申請不上前段班大學的 -> 只好進科大
師資上來說,科大與後段普大可能沒差,但與前段國立大學....
當然,對於沒興趣做研究只想混張文憑畢業出來隨便找工作的學生,老師研究做的怎樣大概是沒差。)
師資??
進去還不是一樣,教你一個研究生該看哪些書,然後你自己看,定期報告
定期跟他碰面
結果研究生懂多少,都是看自己修行多少,有問題頂多問問學長,問問博班的
多少名師在外工作一大堆的,想跟他碰面還碰不到呢
再說他研究做得好,跟學生也沒什麼關係
除非有要讀博班,不然碩班就只是老師的免錢工人性質居多
他paper發得多,研究做得好,就表示會 [認真] 教你嗎,還是把他最近或一生在研究最機密的
那個東西拿出來,教一個小小的研究生嗎

有時間還對研究生認真指導,他不如去外面演講或作學術參訪才會有名氣
或是自己偷偷做他不想跟人分享的研究......
升等看paper,名氣看人脈
教學只是一個人去教書不得已的雜務
換作是你也一樣啦.....
rivadon wrote:
如果是我在挑人學歷不...(恕刪)
沒辦法,一個職缺,人資單位就可能會收到N封履歷
當你面前有上百封履歷時,真的沒時間一個一個去仔細看~先剔除掉一些再說
話說...還是建議先從國立的開始吧...別想說看能力等等,但是現實上就是....怕能力都還沒展現,第一關連面試機會都沒有...
我們也讀過這類的徵選標準,怕有遺珠之憾?可惜衡量時間和成本下,還是這樣做是比較快的,而且還是有一定的程度在~除非主管自己有額外明顯的偏好,特別偏好非國立大學生...
小弟身旁同學滿多人是在人資工作過的(國外人資所),他們也很明白表示這個情形是很普遍...(尤其是大公司)
然後或許...這個網站可以解答這個情形 某大公司的人資主管
個人研究所就讀了兩間
一間是台科大電子所
一間是台北大學企管所
博士班也讀過一間,台大電子但沒畢業
基本上我應徵工作都以台科大電子所為主,台大從來不提,台北大學企管只是順便提一下
找工作方面差異不大,主要還是看專業能力.
本人早期為聯合工專光電畢業,
第一份工作就做系統軟硬設計,工作四年後就獨立作業,並就讀台科大電子所,第六年已經在IC 設計公司當主管.或許個人運氣不錯.
進入台大博士班是台科大畢業那年,頂著台大電子博士班根本完全無用,連找份講師工作都找不到,所以千萬別認為台大比較吃香,讀了兩年在職博班後,感覺是浪費生命自然就放棄了
台北大學企管則是前段時間剛畢業.
說到研究所,找工作跟學校關係不大,跟教授關係比較大,以台科大而言,教授都會介紹工作給學生,而且待遇都不差,以電子所無工作經驗,約在40000~50000左右,所以自己找工作的機會少之又少,除非你不喜歡教授介紹的工作.在台北一堆廠商跟台科大這種學校有合作關係,所以一般畢業生不太需要自己花時間找工作.
台大也一樣,有學長會介紹工作如中科院,中研院,但這些單位薪水都不太好,低於一般行情10000左右,不過還是有不少人會屈就.
基本上找工作還是以個人專業能力為主,若毫無專業能力者,當然只好看學校或用考試方式錄取新人.
一般公司的好職缺,早就被主動積極的學生卡位了,這跟讀科大 普大無關,跟自己本身努力有關.
1.貧困家庭背景的很會找機會,並且努力找出自己的機會
2.只有真正的弱者才會為自己的失敗找藉口,而不是從自己的失敗經驗,反醒後找出自己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