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iz~ wrote:不知道你曉得這種於能長多大?如果有30cm以上呢?還沒肉嗎? 大哥、你有聽過「換肉率」三個字嗎?任何的動物要成為主要食物、都要去計算他本身消耗的食物與得出的肉品重量稱之為換肉率一旦不符合效益、就算不上主要實用的肉類來源那怕是野生的也是一樣不然依照一些東南亞國家的標準、蟑螂蜘蛛類也是很好的食物來源......垃圾魚之所以肆虐、就是因為他沒有經濟價值真的要吃魚、可以替代的種類不下百種、怎麼看都不覺得哪裡的人有必要去拿垃圾魚當食用魚......你趕緊把你的「據說在南美洲,這是食用魚」的來源拿出來、別貼一些無關緊要的資料、謝謝!PS、本人熱愛釣魚、釣過體長超過50cm的垃圾魚、用大美工刀割開、的確沒有幾兩肉、只有一堆骨頭跟內臟還有硬梆梆的鱗片!
David-Kuo wrote:大哥、你有聽過「換肉...(恕刪) 大哥~請看該篇文章內有關"經濟價值"的部分有說明那並不是不相關的文章一開始說"據說"是因為這是多年前看一本名為"觀賞魚雜誌"裡面文章有提到在南美洲當地是食用魚的一種,因為是多年前看過的文章,有可能我記錯或看錯,所以才用了這麼不肯定的用語請把文章看完吧!你不吃不代表沒人會去吃,就好像我搞不懂法國人為什麼吃蝸牛?
David-Kuo wrote:PS、本人熱愛釣魚、釣過體長超過50cm的垃圾魚、用大美工刀割開、的確沒有幾兩肉、只有一堆骨頭跟內臟還有硬梆梆的鱗片!...(恕刪) 圖呢?matiz~ wrote:就好像我搞不懂法國人為什麼吃蝸牛?...(恕刪) 如果你吃過就不會這麼說了。
matiz~ wrote:大哥~請看該篇文章內...(恕刪) 也是啦、能吃不等於一定要吃.....不過我的確支解過不少垃圾魚、真的看不到肉、尤其他骨頭的分佈、還有內臟的比例這條魚就算處理好,吃起來也頂多像是啃很多硬刺的雞脖子或是雞腳釣魚的人多半很討厭這些外來魚種、尤其是垃圾魚,會吃掉很多魚種的卵.....
David-Kuo wrote:也是啦、能吃不等於一...(恕刪) 這要怪誰?只能怪多數台灣人的觀念偏差,那天在水族館逛,聽到一個女孩子要老闆撈魚,在老闆動作的同時,女孩問"這魚會不會很兇?...."等問題,然後話題一轉,說到"上次買的XXXX很會吃孔雀魚,我就拿去放生了"有這種觀念的人還真不少,曾有一回在淡水竹圍那邊的灌溉溝渠,恰巧看到一尾約20CM的金恐龍竄出水面!加上大大小小的寺廟,玩放生遊戲~台灣的生態早就千瘡百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