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特種部隊: 關寧鐵騎

medici1045 wrote:
朝鮮之役 明朝能夠擋...(恕刪)


關於這段歷史,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碧血劍後面,金庸寫的袁崇煥的白話歷史.

明朝之亡,亡於昏君,亡於宦官干政,亡於明朝的大國心態(不願與清議和,或不承認對方),
寧可不斷加稅以應邊防日益增加的軍費,也不願意用相對較少的代價與清議和換取和平.
導致民不聊生流寇四起..又不能選賢用能,邊防守的好的大將,殺的殺廢的廢..能不亡國嗎?

Sinfield wrote:
以前discovery有撥,明朝水軍還發明最早的攻艦飛彈,不要懷疑,攻艦飛彈明朝就做出來了,只是導引要近代二戰後才有!

沒有導引?
那這不就只是火箭?
畏權、畏權,大家都畏權~
xieb wrote:
明朝之亡,亡於昏君,亡於宦官干政,亡於明朝的大國心態(不願與清議和,或不承認對方),


這是典型的把責任歸咎於道德問題
中國人講道德講了幾千年
還是不如西方兩百年來的科學、民主與法治

事實上經過較科學化的研究,明朝那時的氣候異常,長時間的低溫與作物歉收
導致整個社會結構瓦解,道德問題應該不是主因
medici1045 wrote:
這是典型的把責任歸咎...(恕刪)


不解...小弟所言和道德好像沒關係耶??
明神宗的長期不作為也沒有任何影響嗎..??
medici1045 wrote:
這是典型的把責任歸咎...(恕刪)

氣候的轉變只不過是加速明朝的滅亡,像清朝一樣不也是因為人治理上的無能,進而被推翻。
http://www.flickr.com/photos/skuldly/
xieb wrote:
關於這段歷史,有興趣...(恕刪)


請回去好好再看一下歷史..........................

為何要殺守城邊將.................................

嘉靖萬暦是罪魁禍首沒錯,但明末倒是很少做錯事,只是局勢糟到無法力挽狂瀾了
xieb wrote:
明神宗的長期不作為也沒有任何影響嗎..??


+1
張廷玉的明史中,對神宗的批判是很重的,
明朝其實是亡在他。

----- 分格線 --------

Discoery在長城影片中,
用外國人的觀點認為,
明朝戚繼光的修長牆圍堵的防禦戰略失當
耗光了明朝的國力。

崇緽不安全感
外猜忌將領,內防內閣學士...
袁崇煥就被拔掉,連帶影響軍心。
袁系將領人心惶惶,
印象中有幾個將領叛逃。

而李自成揮兵進北京前的
該南遷或該決戰,還在遲疑不決,
最後決定出兵,已經擋不住李自成了!

關寧鐵騎最後的指揮官應該是吳三桂吧?
李自成衝進北京城之後,明朝就亡了。
所以,明朝黨滅亡,
不是一個氣候問題,幾年欠收的原因,
是很多偶然串連起來會發生的「歷史必然」
關寧鐵騎時代正處於冷熱兵器交換時代!當領先時代擁有新技術一方必擁有強烈優勢

八旗突然見識新大炮一時也是無法可解決! 最後還是靠高明政治方法瓦解敵人防禦!

明朝亡就亡了罷! 讓百姓日子難過的統治王朝 !留之何用?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
sly-1 wrote:
不知岳飛 岳家軍裏的...(恕刪)


那楊家將排第幾
你怎麼這麼白,難道你天天都~~~~~~~~ 喝牛奶
hsu0523 wrote:
那楊家將排第幾...(恕刪)


這邊提到的關寧鐵騎是約一萬對十萬

據悉岳飛的精兵 背嵬軍 是500對十萬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