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不斷升值已到30.9,台幣若漲到28元 中小企業倒一半嗎? 台灣的經濟是否會泡沫?


nickhus wrote:
時空背景不再一樣了
就算這幾位"趙鐵頭"等等賢達在世
我想
也無能為力了重整

我個人無知所能想像的重整之路
應該是集權經濟吧

資源終歸有限
糧食水源將來是貨幣替代品
黃金將被取代
...(恕刪)


這說法太革命性了,若是如此,人類將回到原始時代,
糧食及水源決定一國的強弱,若出現這種情況,地球將掀起一陣浩劫
在浩劫後才會走到糧食水源取代目前的貨幣

台灣的內需從以前被看衰到現在

到底是台灣人真的本來就沒能力消費?

還是台灣人被十幾年下來不斷貶值的台幣幣值搞到沒能力消費?


這有點類似雞生蛋 蛋生雞的問題

除非有時光機

不然應該沒人能回答了(彭老例外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HaHaSue wrote:
台灣的內需從以前被看衰到現在

到底是台灣人真的本來就沒能力消費?

還是台灣人被十幾年下來不斷貶值的台幣幣值搞到沒能力消費?


這有點類似雞生蛋 蛋生雞的問題

除非有時光機

不然應該沒人能回答了(彭老例外)...(恕刪)


國際貨幣基金(IMF)2010年十月公布的購買力平價(PPP)每人GDP,預測台灣今年將升至34,743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同時首度超越日本的33,828美元,顯示台灣人的實際生活水準已相對優於日本。

台灣不是內銷力道不足,而是人口少,若想要達到發展內銷市場的能力,以台灣人的消費能力來看可能要達到8000萬人口才俱備發展內需的市場規模.

台灣實際生活水準已經超越日本,意思很明顯在台灣生活,人民幸福指數相當高

相反的中國目前所面臨的則是通貨膨脹率高,加上美國為了刺激出口及提升就業率,不斷的印鈔票,這場貨幣戰爭,其實中國正是內憂外患,中國若是無法控制通貨膨脹率,資產泡沫化將是伴隨的經濟危機
bobbycomboy wrote:
國際貨幣基金(IMF)2010年十月公布的購買力平價(PPP)每人GDP,預測台灣今年將升至34,743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同時首度超越日本的33,828美元,顯示台灣人的實際生活水準已相對優於日本。

...(恕刪)



我看到的另一則新聞:



台灣依PPP計算每人GDP超越日本? 劉憶如:我也蠻驚訝


節錄:

針對經建會表示,根據國際貨幣基金會公布的最新資料顯示,台灣以購買力平價(PPP)計算之每人GDP已超越日本,顯示國人實際生活水準已相對優於日本,經建會主委劉憶如今(20)日在立法院表示,她也蠻驚訝的,但由於目前台灣的匯率不符合PPP的標準,「一定沒辦法跟日本比」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我還記得我有發過台幣走升這問題...結果一轉眼升到30關卡了


HaHaSue wrote:

台灣的內需從以前被看衰到現在到底是台灣人真的本來就沒能力消費?

...(恕刪)


台灣COSTCO的營運成績是全球各國第1名, 英國威士忌老牌子, 台灣銷售量
也是數一數二, 其實台灣人在食衣住行的消費能力真的很可觀....

我也不知有人老要拿2千萬人小國跟這些億來億去人口的美國中國比三小,
只要用心經營, 只賣幾條路幾千戶里民這種小區域的小攤子, 幾年來買車買
房的大有人在.

離題了, 前年到去年已經倒的差不多了, 現在老闆聰明了, 利潤不是從改善營運著手,
而從節流著手, 300人裁掉100人, 多出的工作每人分一點, 公司每月馬上節省300萬支出...

只是日元也跟著漲...很多企業現在應該都對物料很頭痛吧
alalune wrote:
台灣COSTCO的營運成績是全球各國第1名, 英國威士忌老牌子, 台灣銷售量
也是數一數二, 其實台灣人在食衣住行的消費能力真的很可觀....(恕刪)


所以啦

如果匯率不要擺爛

台灣人的消費能力不就更可觀?

省得現在台灣內需整天被看衰小

不過說這些也沒用

一切都是『如果』

也沒人可以搭時光機回到過去扭轉長期以來的台幣貶值政策



說到買樓買房

高雄市鼎山街就有間賣綠豆湯的賣到買樓買房的程度(而且還是透天!)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HaHaSue wrote:
我看到的另一則新聞:
台灣依PPP計算每人GDP超越日本? 劉憶如:我也蠻驚訝
節錄:
針對經建會表示,根據國際貨幣基金會公布的最新資料顯示,台灣以購買力平價(PPP)計算之每人GDP已超越日本,顯示國人實際生活水準已相對優於日本,經建會主委劉憶如今(20)日在立法院表示,她也蠻驚訝的,但由於目前台灣的匯率不符合PPP的標準,「一定沒辦法跟日本比」 。

台灣的生活水準超越日本?不見得!
依PPP計算的每人GDP,不是用來反應「生活水平」的!
在經濟學的統計上,GDP(依ppp計算)是用來反應一地「產出商品和服務的數量」!
也就是說,台灣生產的東西數量除以人口數,超過日本,但不代表生活水準超過日本!

理由是:
1、產出的東西愈多,不見得利潤較高 (ex. 台灣代工品 vs 日本高科技產品)
2、產出的東西愈多,不見得收益能分配平均 (ex. 新加坡的人均GDP達5萬,超過瑞士,但瑞士人的生活水準比新加坡人好上不知多少倍!)

結論:
還在用人均GDP(依ppp計算)來比較生活水準的人,該 update 了!
這個指標真的只是單純的統計!是統計一個經濟體的產量,卻跟百姓的生活毫不相干!
alalune wrote:
台灣COSTCO的營運成績是全球各國第1名, 英國威士忌老牌子, 台灣銷售量
也是數一數二, 其實台灣人在食衣住行的消費能力真的很可觀....

咳...個人覺得.... , 這第一名代表的是"台灣人最痛苦"

所以也很捨得花 , 更敢喝 , 就是為了更痛苦的明天而發洩........

真的...我真的這樣覺得......
bobbycomboy wrote:
台灣以出口為主,新台...(恕刪)

當年美金一口氣從40塊狂貶到27塊時中小企業也沒倒一半. 貶到24塊時正好是"台灣錢, 淹腳目", 股市上萬點, 人人月入數十萬, 物價又便宜的美好年代, 哪像現在
我是喜歡升值啦
反正我又不做進出口生意
也不是製造業

臺灣基本物價還好
可是一些車子、音響、電視就非常貴
升值一些
這些東西會便宜一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