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於其藩屬國來說,只要沒有不乖+定期納貢,一但發生戰事或內亂就會有人來幫
以現今的觀點來說
對當時的中國稱臣之後會有點像現在的自治區但是可以有自己的國號
一但發生戰爭,中國還必須派兵保護
而納貢的同時還可以取得不少其他資源
古中國跟藩屬國的納貢方式算是一種資源跟文化的交流
給中國皇帝他覺得很貴重的東西 他也會給你你覺得很貴重的東西
但這東西到底珍不珍貴只有當事人知道
而且朝貢隊伍幾乎都是軍商合一,也是一種經商路線的經營
所以為何古中國跟其藩屬國能和平共存有其原因存在
但以上是以古中國有足夠的武力保護藩屬國及經商路線為前提
當武力不足以讓其他國家信服時
可以用掠奪的方式來取得資源的話,哪裡還需要跟你互惠呢
而有時殲滅一個國家或城市也是武力的展現及政治力的展現
所以古中國通常在立國或皇帝即位時,為了展現自己確實有足夠的武力
便會對周邊比較不乖的國家發動侵略(所謂比較不乖可能是沒有定期納貢之類)
可以把美軍與伊拉克當現代教材
古中國有時戰爭的目的並不在於領土的取得而是威信的建立
朝鮮來講,那個地方只有他一個國家
主動出擊的意義並不是很重大,而且北方比泡菜剽悍的民族更多
打一個最弱的民族難道會嚇到其他比他威猛的民族嗎
但是中亞跟中南半島就不一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