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洲線的一個路線設計問題

馬克司威爾 wrote:
以後三重線要跟蘆洲線會合成一條耶
如果這樣搞下去
變成要去三重蘆洲內湖的人全都要擠在一條
加上以後忠孝新生又要往後連結南勢角線
中永和的人要加進來不擠爆才怪

這點可以分兩點討論
首先進入行天宮站
三重線要跟蘆洲線是在左邊
內湖是在右邊
所以在到行天宮之前絕對不會擠在一起
而要去台北火車站和京站轉乘的人會在民權西路站就轉乘
只有要去東區的人才會跟內湖的人強碰
同理
去內湖的人只有要去台北車站或京站才會強碰
所以我各人認為在有兩條縱貫線的情況下對於抒解強碰會很有幫助
而以離開行天宮站
也就是我畫的粉紅線來討論
應該只有在東區的才會上這條線
在善導寺以西而且要往西邊走的人是不太可能會捨近求遠的
所以即使三重蘆洲內湖規劃成一線
應該不會擠爆
原因在於一個往東兩個往西
再說對於住三重蘆洲到內科汐科工作的人來說
也會大大提升放棄開車改搭乘捷運的慾望
至於加入中永和是否會讓我假想的粉紅線擠爆
這點我確實沒有思考到
也無從判斷
niniline1999 wrote:
你台北住不夠久吧,行天宮在松江路,松山機場在敦化北路,差了2km,...(恕刪)



吳宗仁 wrote:
行天宮到松山機場確實在民權東路上...(恕刪)



niniline1999 wrote:
說你住不夠久是指你不瞭解台北市人,
行天宮到松山機場是都在民權東路上
相距2km,台北市的公車是300m,400,設一站,
重要路口都要設站,台北市民生活步驟快,
1km遠都會叫計程車了何況相距2km....(恕刪)







其實很多規劃剛開始不是不好,但是真正執行下去都跟原來的規劃差很多,

最重要的原因我想絕對不是想不到怎麼規劃會比較好,而是利益怎麼瓜分的問題,

台灣不論大小工程,只要有利可圖,就一定有白道黑道多方人馬角力跟圍標綁標等問題,

到最後分贓分出結果,蓋出來的東西也就跟原來的設計天差地遠,例如某轉運站...

回顧台灣近年所有重大工程,哪個不是這樣?

例如:ETC為什麼一堆人罵翻的爛系統能得標?

高鐵為什麼車站要蓋那麼多站在那種雞會生蛋鳥會拉屎的地方?

機場捷運為什麼彎來彎去要停那麼多站?

北捷有些站的距離明明很近,每天上下班時間以外根本很少人搭也硬要蓋一個站在那邊養蚊子,

可惜北捷網站好像沒有公佈各站進出的運量,

不然我想忠義.紅樹林.辛亥.木柵.大湖公園.南港軟體園區等等這些鳥站的營收肯定都是嚴重赤字吧...
niniline1999 wrote:
1km遠都會叫計程車了何況相距2km(恕刪)

剛剛看了一下google map
以1公里為限的話
確實可以考慮在行天宮和松山機場之間多設一站
例如民權復興站

niniline1999 wrote:
規劃即使是同一個機構,光設站意見就一堆,
去了解輔仁大學那帶設站曾經發生過什麼.
柵湖線要考慮機場,基隆河,對岸軍事基地,
沒你想的那麼簡單.(恕刪)

我並沒有修改站的位置和路線
只是將蘆洲線一分為二
並將其和木柵線延伸部分接合
成為"永蘆線"

行天宮在松江路、民權東路,松山機場在敦化南路、民權東路

中間行經的一般道路不算,台北市倆大南北幹道就得經過建國北路與復興北路,坦白說,這之間的距離真不能算近。

再者,若照樓主路線設計,將會穿過復興北路過松山機場車行地下道,有沒有安全上的顧慮?捷運是該高於地下道還是低於地下道?乘客會否有搭雲宵飛車的爽快感?

最後,松山機場旁為空軍基地,誰知基地旁會否有地下碉堡之類的建築?
高丸楊 wrote:
若照樓主路線設計,將會穿過復興北路過松山機場車行地下道(恕刪)

我並沒有修改路線和站點
請回第一篇看我畫的路線圖
而且民權東路和復興北路地下道還差很遠

養樂多殺手 wrote:
忠義.紅樹林.辛亥.木柵.大湖公園.南港軟體園區等等這些鳥站的營收肯定都是嚴重赤字(恕刪)

大眾運輸本來就不能只專注在營收
否則台北捷運賺的錢光付利息都不夠
事實上台北捷運對於台北的高速進化有很大的幫助
很多人都不必擠在路上
也就提升了效率
無形中也增加了稅收

吳宗仁 wrote:
我並沒有修改路線和站...(恕刪)


樓主,你卻定瞭解捷運行天宮站的地理位置?而非行天宮的地理位置?

若照你所繪,從民生東路再轉到民權東路,豈不是呈V字型運轉?這.....這通嗎?!


高丸楊 wrote:
樓主,你卻定瞭解捷運行天宮站的地理位置?而非行天宮的地理位置?



若照你所繪,從民生東路再轉到民權東路,豈不是呈V字型運轉?這.....這通嗎?!



當然是T字站.....照樓主規劃直行民權東路

忠孝新生 你有看到 板南線 跟新莊蘆洲線的月台平行嗎??
吳宗仁 wrote:
大眾運輸本來就不能只專注在營收
否則台北捷運賺的錢光付利息都不夠
事實上台北捷運對於台北的高速進化有很大的幫助
很多人都不必擠在路上
也就提升了效率
無形中也增加了稅收...(恕刪)

北捷隨便一個車站造價動輒十億以上,難道不應該優先蓋在人口比較密集的地方嗎?

大眾運輸是不能專注在營收,但也不能完全無視營收而濫建,否則下場就是像高捷一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