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一生就真的只是為了一個不動產嗎? 房子?

將房貸當成理財的一部分即可

看過太多了,手頭上有500萬,一定會看更貴的房子

只要有在賺錢的能力,建議找間房子來買吧!

是不是需用一生的錢去買??
[img]http://wot.comli.com/usa/sygnatury/sungym1.png[/img]
借用樓上自有資金500萬的例子來個另類思考...

如果手頭上有500萬, 然後自己又有能力投資理財的話,
一年獲利10%應該不是問題.
那麼一年50萬的獲利拿來租房子,
可以付得起月租金四萬的房子,
還不必承受房貸的壓力和房屋折舊的問題.

不過東方文化普遍 "有土斯有財" 的觀念,
這種另類思考應該很難被接受吧...
sunland wrote:
借用樓上自有資金50...(恕刪)


但是大大你再考慮獲利10%以上時.

你也要考慮通貨膨脹....

如果有錢可以房子我是說額外的..

投資對地方...獲利肯定超過10%以上.

但是投資錯..就跟股票套牢一樣..

我爸爸的心聲haha
這跟”個人生涯規劃”與”理財觀念”大有關係吧.

人生中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壓力與責任,個人覺得年輕時該用功唸書,能唸多高就儘量唸吧,該玩的時候就放開心用盡力氣去玩,這樣以後也不會有遺憾. 如果在出社會工作後,又要兼顧課業,不是說不行只是可能會蠟燭兩頭燒很辛苦的.

其實沒錯,隨著年紀的增長,生活上各種包袱的壓力只是會愈來愈重. 特別是結婚後,房子,車子,小孩,教育,不低的保險費…,那一樣不花錢呢? 因為結婚後的你不再是單身一個人,你需要考慮的事愈來愈多,漸漸地會妥協於各式各樣的現實經濟之下… 就以買房子來說,現在動輒就上千萬的屋價,常笑說車子才值不到幾十萬, 連停車位就要價幾百萬,真是諷刺…,常看到蠻多上班族都在背總價八九成的房貸,很無奈要背二十年耶! 你可以保證工作永遠都穩定嗎? 萬一中年失業付不出房貸了怎麼辦? 個人寧可年輕多辛苦一點存多些自備款少貸些再買,生活實際一點吧.


誤會了

我的意思是等存到五百萬時
(可能是5~20年的時間)

舉一個實際例子

我弟

中部透天厝550萬,老爸贊助150萬,
貸款450萬(家電裝潢)
月繳約2萬元,跟標會差不多(含水電)
租個新透天厝也差不多這個價錢

未婚27歲月薪約4K ,還有2萬元可規劃使用
預估結婚後一起繳貸款,15年後或許更早就能輕鬆了

但連他自己也說,如果不買房子,20年後也沒把握存到500萬
[img]http://wot.comli.com/usa/sygnatury/sungym1.png[/img]
有個有錢的老爸真好

樓上的朋友
你老弟能繳的這麼悠閒 大概是因為那150萬吧
當然啦老爸能幫你出錢最好不過 我也很想
不然光是頭款一堆人就拿不出來了
不然就是拿出來後 存款剩個位數 月月都要繳房貸
這樣生活會好的起來才有鬼 所以我才會說先學會賺錢再買房子
中部真讚 , 600 萬就有透天厝了

台北市600萬連一個小公寓都有問題

可是工作又偏偏在台北

無奈阿.....................
allency wrote:
中部真讚 , 600...(恕刪)


可是北部不是薪水都比中部高?

irwin8417 wrote:
但是大大你再考慮獲利10%以上時.
你也要考慮通貨膨脹....
如果有錢可以房子我是說額外的..
投資對地方...獲利肯定超過10%以上.
但是投資錯..就跟股票套牢一樣..
我爸爸的心聲haha


通常會理財的話通貨膨脹這項因素可以想辦法抵銷掉,
所以我強調 "會" 投資理財,
因為大部分的國人並不會投資理財 (講到投資理財大部分國人只會想到台灣股市),
而放眼望去國內的信託業者又沒有可以擔此重任的.

擁有房屋有很多額外費用的問題,
房屋折舊, 修繕, 地價稅房屋稅等等,
除非是發展中的新興市鎮或新社區, 房價增值空間還夠大,
不然幾乎都是價值逐漸遞減.
手上的錢都砸在房子上面, 每年的稅費, 房屋折舊, 還要被銀行的本利壓得死死的.
純就資金運用的觀點來說, 細算下去不一定划得來.

當然在傳統觀念下, 有一棟自己的房子在心理上比較踏實.

另外我也知道有人是用這種思維先把錢存夠了再一次買房子,
據當事人的說法是負擔輕很多.

allency wrote:
中部真讚 , 600...(恕刪)

可是住台北朋友說,習慣了台北的先進與便利
很難再適應其他縣市....
所以房價才高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