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捷運車廂之大小受到月台長度跟軌道中心至月台邊緣寬度影響,
然而內湖線與木柵線屬於同一系統捷運,
那內湖線之設計將受到木柵線之規範影響,
採用中運量系統。
總不能木柵線跟內湖線設計不同的系統,
內湖線採高運量系統,
(第一車廂跟最後一個車廂的人要從哪兒下車

同一列車到了木柵線,
捷運車廂超過月台長度,
並且捷運車廂有可能碰撞到月台邊緣。
(超級碰碰車

(以上是以不變更木柵線沿線之車站月台與軌道為前提。)
我想車廂改於對向兩側式座椅,
應該是以減少座椅可以提高更多旅運量為出發點所設計。
不過值得深思的是.....
當初規劃大台北捷運交通路網時,
其旅運量評估與預測是否不當?

設置第一條捷運時,是否有不當之處,而被外國顧問牽著鼻子走?

以上為個人的愚見,如有不適之處,望請各位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