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tree wrote:之前幾年香蕉外銷價格好、產量少的時候,市場上香蕉1斤破40元,怎麼不見蕉農來救消費者?先把菜蟲、米蟲、果蟲的問題解決再說吧。不然水果過剩要救果農,稻米過剩要救稻農,蔬菜過剩要救菜農,是要這樣救到什麼時候.(恕刪) 可惜沒辦法種 "房屋" ..台灣房屋過剩 到處空屋但是 房屋就是不會跌 ..
county wrote:只怪他們選錯邊...坐錯位置啦 人家退輔會都可以幫榮民加薪六百公務員也加薪3%台灣就農民最可憐那個農委會不知道在作啥的勞委會也好不到哪邊去真的很奇怪台灣最大的票源就在這兩方偏偏都像是沒爹沒娘似的
甲刷啦 wrote:為什麼公務員要加薪.............他們在金融海嘯時也沒有減薪放無薪假.......為什麼????????????....(恕刪) 上面的事情比較重要 , 我自然會做 .至於蕉農的事...我也是看報紙才知道 ! 你們為何不早告訴我呢(錯在你們這些蕉農) ???
最近看日本節目很多日本的地區農會組織會在某些鄉鎮(或大都市)設立直銷中心由農民自行將作物上架價格當然是比經過中盤大盤剝削的便宜但是也可以讓農民活得下去這種直銷中心應該是可行的這種制度如果台灣施行1.中大盤會跳出來說....你敢做,農會的票就沒了2.利委會跳出來說......政府與民爭利
sirber821 wrote:外公就是蕉農我娘說小時候看他開著鐵牛將一車車的香蕉往高屏溪裡丟眼眶都紅了.......... 我外公不是蕉農小時候看蕉農穿著沾滿香蕉汁的衣服一個招呼一個去碊酒家我眼紅了.........------------------------------------------在1940至1950年代,這十年是台灣香蕉的黃金時期,而旗山的香蕉因特有的香味,讓日本人趨之若鶩,因而讓青果社收入占台灣整體外匯1/3,僅次於台塑、南亞,因而造就許多「香蕉大王」-陳查某、盧廷等人。當時香蕉一公斤約6~7元台幣(現在也差不多是這個價格),蕉農收入一年20萬,若以當時公務人員薪資500元來計算回推現在的幣值,蕉農年收入至少上千萬台幣! 可以想見,在當時聚集旗山的酒家女,看到沾滿黑色香蕉汁衣服的蕉農,就是「金主」的象徵!
seatree wrote:之前幾年香蕉外銷價格好、產量少的時候,市場上香蕉1斤破40元,怎麼不見蕉農來救消費者?先把菜蟲、米蟲、果蟲的問題解決再說吧。不然水果過剩要救果農 我記得小時候 好像有看過香蕉乾還是啥的 現在都沒看到了過剩是不是也可以把香蕉拿來加工 變成香蕉乾 還是研發香蕉果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