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批評的人是不是今年北北基聯測的參與者???
我剛好是考生的家長
今年的制度跟往年不一樣
但我覺得更好
學生之前先經過很多元的管道進入高中職
最後剩下的學生才參加北北基聯測
北北基聯測 大部分學生只需要考一次 不用挨到第二次
只有那些自認為自己大失常的學生
又或者很在意差距一兩個志願的學生 才會參加第二次
考完北北基之後
又分申請入學及登記分發兩種
申請入學放榜後 才決定要不要參加登記分發
申請入學 只能申請一所
申請上了還是可以放棄 參加登記分發
登記分發就完全按照自己選填的志願去排名
跟以往的聯考一樣
會有高分低就的現象
是申請入學的學生 申請上了分數較低的學校
選擇申請上的學校 放棄之後的登記分發
但分數高低其實是登記分發後才會知道的結果
只要是申請入學不外乎三種現象
低分高就 高分低就 與分數剛好在分數區間上
只有高分低就的家長才會出來抱怨
但說穿了 那些抱怨的家長本來就該知道會有這種情況阿
他們為了安全起見 選擇了相對安全可以上的學校去申請
本來就可能出現高分低就
放棄登記分發 本來就是在賭"低分高就"
現在登記分發的分數一出來 發現自己虧到了
才跳出來說 這次有問題
但申請入學的精神本來就是要打破明星學校排名
讓排名較後面的學校有機會收到分數較高的學生
讓界線模糊
這些對分數與學校 斤斤計較的家長
如果希望不要高分低就 本來就應該參加登記分發
你分數到哪 就進哪
不要自己發現虧到了 就跳出來吵鬧
搞得原本一個不錯的考制 因為這次失誤又斤斤計較的家長出來吵
變得人人喊打
這些家長就是願賭不服輸的人
利用這是第一次 可以吵吵鬧鬧 果然有糖吃了
我的考生也算是高分低就的
但願賭就要服輸
對大部分國三生而言
一個班級有近1/3到1/2 早就確定學校了
有95%的學生在五月22日以後
就結束這次的煎熬
北北基學生 一點也不可憐 還很幸福
我覺得這個制度很好 應該繼續辦下去
千萬不要因為少數斤斤計較又不服輸的家長停辦
hel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