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還是大陸的國語比較文雅?


Laohou wrote:
在上海待過四年,回台...(恕刪)


單看電視劇
台灣很多編劇的對白就是市井小民白話
相對大陸就文雅些

或許和編劇的文學素養也是有關
中文程度太低
導致現在愛看電視的小孩
中文水準都如此低落
台灣的語調真的比較溫和
好幾次看大陸的體育節目
他們的女性球評講話聽起來就沒有台灣球評溫和
感覺是比較硬
也許是我們在台灣聽慣了台灣的語調的關係

不知道大陸閩南語系地方的人講北京話是不是也跟台灣一樣的感覺
Laohou wrote:
大陸十年前的一個《理財》雜誌的廣告:「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恕刪)

我一次聽到這句話是國中時期吧..到現在起碼20多年了
台灣於民國50多年就有股市了,大陸又是何時才有這些資本世界的產物?
想也知道是哪邊先創造這句話
也有可能這句話是國外翻釋過來的

之前日本核災造成中國發生搶鹽時,就有大陸網友寫了個對聯倒是有創意

上聯「日本大核民族」
下聯「中國鹽荒子孫」
橫批「有碘意思」
現在網絡裏面有很多文雅,詼諧的流行語,聽起來還很有哲理。

心裏有座墳,葬著未亡人。
心不動,則不痛
孤單--是你心裏面沒有人! 寂寞--是你心裏有的人卻不在身邊。
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陰影,別怕,那是因為你的背後有陽光
人生沒有彩排的機會,每時每刻都是在現場直播

計別情 wrote:
例如:我跟他們鬥地主時...他們會問你還剩幾"片"牌?...(恕刪)


題外話:我家雖非啥地主,但總覺得這種階級鬥爭時期的殘餘詞彙,聽著很不舒服。

把「鬥地主」一辭用來做遊戲名,就彷彿把「殺山地蕃人」一詞當遊戲名一樣,是很有歧視味道的。

這讓我想起:確實有些大陸女孩說話,還帶著「階級鬥爭」的影子。

有個很漂亮的上海女孩子,曾經這麼開口跟我說過:「我昨晚經過一番『思想鬥爭』後,決定OOXX...。」

同樣的意思,我曾聽台灣女孩這麼說:「我昨晚經過一番天人交戰,決定OOXX...。」

就以「階級鬥爭」的有無而言,台灣人說話確實較軟調。

Laohou wrote:
題外話:我家雖非啥地...(恕刪)

你理解錯了,這是詼諧說法,有點點反諷的意思
還有上面說體育報導,大陸方面認為體育就是熱血沸騰的,報導隨著賽情起伏帶動觀眾
如果有球員進球,你還在那裡溫文爾雅報導,會很不搭

Laohou wrote:
我也承認:玩文字,台...(恕刪)


我不這樣認為,光看電影名稱,台灣人在文字上的創造力表現好上許多了,文字與說話都是需要進步的


每次聽到很給力,很牛.....這類形容詞.....真的才"很火"

晉級 wrote:
你理解錯了,這是詼諧說法,有點點反諷的意思...


同胞呀,這詞能不用,儘量不用吧。

當年鬥死多少地主、造成多少家庭破裂。聽在這些人耳裡,詼諧不了的...

lucars1130 wrote:
我不這樣認為,光看電...(恕刪)


我認為電影名稱,是五十步笑百步,台灣比大陸好不到哪去。

舉個例子:在台灣,你把「終極」、「第六感」之類的名字重新排列組合一下,就可以組出一個新中文片名。這並不高明。

lucars1130 wrote:
我不這樣認為,光看電...(恕刪)

單單以編劇來講,台灣差太多了
不是說台灣不行,而是人口比例在那裡
你說的那些給力,很牛都是網絡詞,本身沒有什麽意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