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和前面各位所說的一樣,
人潮還是滿多的,
就連平日人潮都不少,
如果真的要挑人少的話,
建議平日的上午去看人最少,
因為到下午人會愈來愈多。
(有聽到某學生抱怨說:幹麻呀,這些人都不用上班喔....
可能也有人會想說:幹麻呀,學生都翹課囉....)
其實我覺得場地小是主要原因之一,
場地小人就會顯得很擠。
值不值得看其實褒貶不一,
如果有時間有力氣去看看無妨,
不過如果要看得精采,我想分享一些經驗。
這次展出的文物在故宮網站上都可以看到,
其實範圍很廣,從兩河流域、希臘羅馬、到十八世紀的江戶時代都出來了,
如果你本身不是一個歷史通,
那就找個對歷史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去,
不管你是一個人去或跟朋友去,
到門口都可以選擇要不要租導覽機,
除了導覽機、裡面還有定時解說員,
不管導覽機或解說員,一定要選一個!或者兩個都要!
即便你帶個對歷史有興趣的朋友去好了,
如果他不是考古學家,
那你們兩個一定只是嘰嘰喳喳在討論自己的想法而已,
所以一定要有個導覽你才不枉此行!
裡面展出的文物很多,
但所謂的〝重點文物〞其實只有幾樣而已,
重點文物就是解說員或導覽機會講解的,
除了重點文物之外,其他的文物就請觀眾自行欣賞而已。
如果你們人數超過20人,
可以預約解說員,
如果你只是個人,
那上午10:00和下午14:30會有個地方把大家集合,
然後館方派出解說員解說,
服務台的阿姨跟我說:
如果是要跟著解說員的話,她建議在時間開始前先去把裡面的文物都看過一遍,
然後再聽解說員解說。
記住這很重要!
重點文物一定要看,看完了再看其他附加文物,
然後10:00或14:30時再集合,聽解說員解說,
為什麼要先看過一遍呢?
因為太多人跟著解說員了,當你擠到前面時,解說員可能已經移到下個文物去了。
以我來說,
13:00進去,看過一遍,再聽導覽員解說一個半小時,16:00結束。
如果你希望速度快,那至少提早半個小時進去,
看重要文物→如果有時間再看其他有興趣文物→聽導覽員解說→再把其他想看得看完,
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不要〞傻傻地排隊!
跟著簡單的動線走就好,但真的不用排隊,我不了解為什麼看這種展覽要排隊,
大部分的時間都浪費在排隊塞車上面,
不是每件文物你都想看,所以可以直接跳到你想看的文物去,
你會發現冷門的文物前面也擠滿了人,
不是他們有興趣,他們只是被檔在前面而已,
如果每個人都去看自己有興趣的,那就可以早點看完早點出來,而不是被逼著排隊看沒興趣的文物,
你可以去看你有興趣的,但〝重點文物〞一定要看,
因為解說員可能會有解說。
然後看文物的時候,至少看一下文物的名字,
譬如「聖XXXXX守護牌」你至少也要知道它是個守護牌吧,
只看外型卻不知用途不就白看了。
當然你如果有租導覽機應該一開始就能融入吧,
我是沒租啦,
但解說員出現前我真的看得霧煞煞。
其實不用等到解說員出來的那個時間,
現場很多機關團體都會預約解說員,全場都是解說員,你也可以跟著聽,
但你每個解說員都跟,就會沒有系統,
所以還是跟著一個最好。
因為人多,解說員會跳來跳去講解,
你要很有耐心,然後呀,不要在大家等著聽的時候發問,
要問什麼私底下再問(我不是說電話號碼),
結束時給解說員一個鼓掌吧,他們真的很努力、都有一定水準,
如果他有沒講到的別苛責他,他要顧我們的時間、又要等其他解說員讓出位置,
沒辦法全都講啦,如果照這種人潮,每個重點文物都要講的話可能4個小時跑不掉,
說真的,站得很累喔...
導覽機跟解說員的內容多少會重疊,
但導覽機會講每個重點文物、而解說員會活潑地插入一些小故事,各有長處,
有時間、有力氣的可以去看看喔。
看完後我才知道原來在很久以前的羅馬,雙性戀是正常的喲><
難免牽扯民族情緒與市場競爭,
不就有人說了嗎:好的東西當然希望你去英國看。
但對於沒有出國計畫的人來說,既然兵馬俑送到你面前了,
即使小貓兩三隻,如果有興趣也可以去看看,
值不值這個錢就是看它對各人的意義而已。
博物館出展一向褒貶互見,
總是互相揣摩誰付出的多、誰付出的少。
交流嘛,撇開這些東西,還是多給點鼓勵,
畢竟透過整體國民文化素養的提升,
未來我們才更有資格要求他們出借更好的文物給我們。
那該如何提升素養呢?就是有錢有閒有力氣的時候,大家一起去看展覽呀,
先從小的國際展開始看,帶小朋友一起看,
漸漸地培養禮儀、認知,眼界就會大、胃口就會大,
最後、最後、就像各位一樣,乾脆飛到當地去看展覽啦...
(然後人家就更不願意借文物給我們了
)不是啦,是透過人潮的踴躍讓他們知道我們國民對文物的求知若渴,
下次就願意拿更好的東西給我們看。
(可是不能再給他破壞喔)
Kevin4931 wrote:
喔 就是你!!!...(恕刪)

啊哈哈哈 ,沒錯就是偶,
但我也是傻傻地跟著排了快一小時的隊,才發現根本要懂得變通,
畢竟每個人要看得文物都不同,
如果每個人都要從A地到B地那當然就照順序排隊,
但其實有的人要去C地、D地,那你排這個隊反而讓要去B地的人覺得礙眼,
就像去家樂福,有的人要買吃的、有的人要買穿的,就自然不用排隊,
頂多每個人都要拿牛奶的時候,從遠到近稍微排一下,相讓就好。
主要是展場空間太小吧,
否則我們去故宮主館、北美館之類的,也沒在排隊,
看展覽呀,就是放鬆心情,
跟著大概的動線就好,該超車的時候就變通一下囉。
所以我建議想看得東西去瞄幾眼,把它印入眼簾,
然後聽導覽機、或聽解說員的講解,
想再多看幾眼就等人比較少再去看一下,
每個人都保持彈性,說不定大家都有水喝,
不要排了兩個小時,一圈都還沒繞完那就心情更差了。
尤其你看解說員帶著團體隊伍穿梭其中,
一下子就整個插隊到木乃尹、或酒神像,
插隊與被插隊是家常便飯,更是理所當然的,
所以我才說來看這種展覽,沒必要突然排起隊來,
我當時也排的很累,所以勸大家別跟我一樣

比起排隊的問題,大家應該更在乎的是公德心吧,
就是小朋友和學生在展場裡追跑衝撞、甚至好奇的民眾用手觸摸文物,
還有喔,昏暗的燈光是為了保護文物,
請別攜帶閃光燈及相機入內,被抓到就尷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