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寫過KPI嗎??你怎麼訂整年度的KPI??歡迎各位達人.教教我這位新手

mooni wrote:
在我們公司一定要根據...(恕刪)


這種方式感覺就比較好了,至少有個明確的目標,而不是底下的小嘍囉在訂,最怕的是高層只說個大概方

向就要下面的人做出來,做出來又不滿意或是又要改方向,真的是令人很無奈。
第一次聽到KPI,是在多年前的某公司。
一位新上任的人事主管,馬不停蹄的到各單位去宣導KPI還有相關的實施細節。
聽了一兩場說明會後,上至經理,下至工程師,人人都看著副總怎麼做。
因為KPI是由上而下寫出目標的,
所以經理才會等副總的份寫完才能寫自己的份,
工程師得等到部門經理的份寫完才能寫自己的份。

結果,過了好一陣子,副總連提筆都沒提,
再沒多久,那位人士主管就離職了。
後來KPI在那家公司就銷聲匿跡了。
看了大家的經驗,我有些感想,我本身對 KPI 並無好惡,畢竟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只是一種管理方式而已。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工具本身的問題,而是使用錯誤而造成困擾,尤其這種需要長時間累積經驗的管理方式。

以BSC為例,發明人卡普蘭開宗明義就說了,BSC不是一種績效工具而是一種策略工具,目的是在於 "策略的衡量",用很多面向來監測一項企業策略的執行狀況,看看執行的工作是否方向正確或需要調整,而 KPI 只是衡量的依據而已,就像海水溫度是監測聖嬰現象變化的一項指標一樣。

雖然部份 KPI 會與員工獎懲制度連結而具有績效管理的功能,那是因為一項策略本來就會包含 "執行" 的部份,如果規劃策略時考慮完善,其中執行面的 KPI 就剛好可以取代或連結原本的績效制度,讓BSC整合後變成企業經營管理的統一語言。(意思是:即使不使用績效 KPI,主管和老闆還是需一套方法知道你有多少價值領他的薪水)

如果在訂 KPI 時單單只注重績效面的達成數字,那就與傳統的管理一樣啦,反而使得績效制度變得更模糊惹人怨,而且如同樓上先進所言,有些事情根本不適合用 "達成數字" 來衡量。所以在訂 KPI 時不能用傳統的思維,不是只有績效達成數字,還要包含影響面與因果面的 KPI,才能反應出一項策略或專案在企業內的真實價值,有時一項短期利潤的專案卻會帶來長期的成本,如果 KPI 訂得好並且監測確實的話就可以避免這種事情發生或記取教訓。這與傳統管理方式不同的地方在於,它的目的在於: 不僅關心專案是否達成,更關心執行的專案是否夠正確,從 "把事情做好" 變成 "把事情做對",這才是企業的長期績效,也才是 KPI 管理方式的精神所在。

在一項專案中,不是所有 KPI 跟執行人有關,過程中的數字也可能是自動蒐集得來,不見得都由人員自行填寫,例如環境指標,狀態指標等等。舉例來說,執行 "CallCenter導入專案" 時,"接聽人員請假時數" 這項 KPI 就是一種壓力指標,不代表好壞而且與專案負責人的績效無關,但卻可以用來當作調整CallCenter的組織運作的一種依據。

如同樓上有些先進所言,KPI 管理方式是一種極端現實主義,因為任何事情一旦量化就沒有模糊空間,但其實這種現實主義的原始設計是建立在企業整體利益上--包含員工利益,除非你不幸遇到惡意或不求甚解只求方便的主管或老闆時,那就只會引起投機風氣和帶來災難了,輕忽經營的企業本來就沒有未來,何況加上小孩開大車帶來的混亂。



看完幾位朋友的分享
我個人深深的有一種感慨[半桶水最可怕]
KPI這方式本身並無絕對的對錯(通常制度本身都是中性的)
但是執行者的企圖與方向卻決定了這個制度往哪個方向前進
如果人資部門"挾天子以令諸侯"來執行KPI
恐怕只會把公司搞的人仰馬翻
尤其如果KPI又跟薪資等緊密結合的話
又是一場災難.......

績效衡量如果純粹以KPI達成率來考量
那是一種齊頭式的評量化措施
有些職務真的很難用數據來作為績效成果呈現
硬要套用KPI的結果
不是低估了執行成效
就是簡化了很多過程中必須付出的勞力及心力

而且說真的
為了KPI讓公司幾個部門間開始有了心結
對於整體合諧還真是意外的破壞

WHY1972 wrote:
我公司年年都做績效考核,但是升遷上我只看到二種 KPI:一是「自己人」,二是「年資」
不俱備這二項條件其中之一的人,只能說 .. 要認命


非常同意!

KPI可以說是Bull Shit...

在某家公司, 秘書跟助理可以比PM還偉大, 當公司組織調整時, 砍的是PM, 秘書跟助理的地位
仍然屹立不搖, 為什麼? 也許是國王的人馬吧? 也許是某些主管認定PM的專業性是可以被取代的,
聽說組織還會再調整, 那看來可能秘書或助理要兼PM了, 其實滿可笑的...
Sounds like KPI = Kick/Keep People out Index as well...

My company had been trying to push KPI for 3 years, and the result: Absolute Nothing...

And now, the new HR boss is doing it again

I'd say, the result will probably be the same... No Use...

Except for keeping people out of their jobs...
「旅行不是為了孩子會記得這趟旅程,而是我們旅程的回憶裡有他們。」 - 網友分享
所以我才會說...
絕大多數的公司都用錯 KPI...

要導 KPI 或 BSC... 還有很多前置事項..
最好還是請專業的顧問公司協助..
mooni wrote:
在我們公司一定要根據...(恕刪)


去跟你的老闆說.. 不要訂部門跟個人 KPI...
這是衝突的..
就拿插單來說... 就會造成營業跟製造的衝突..

部門跟個人是要訂能力評分表..不是訂KPI..
noruko wrote:
看完幾位朋友的分享我...(恕刪)


這是人資不盡責的做法
很多人資只做薪資..其他事情不會做..也不想做..
人資應想辦法去提升員工能力..
用員工能力評分表來進行考核
而不是用 KPI...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